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中国著名品牌乃至世界著名品牌,是众多企业家的梦想。中国品牌化战略的实施就是中国企业梦想的伟大实践。
打造中国著名品牌乃至世界著名品牌,是众多企业家的梦想。中国品牌化战略的实施就是中国企业梦想的伟大实践。当前,品牌经营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将其归纳为“七种病”。
一、品牌认知模糊,品牌战略缺失。许多企业认为,做品牌是以后的事,目前企业要以生存为主,于是眼光紧盯着短期利润,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更不肯为品牌工程而大把“破费”。众多企业对品牌认知模糊,希望自己的品牌一夜之间就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这种急功近利心态的驱使下,品牌推广往往就违背了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先导的基本规律。也有的企业在前期品牌知名度推广上不惜重金,但在品牌的维护、培育、管理上却无所作为、后继乏力,结果导致只有知名度而没有美誉度,甚至前功尽弃、无果而终。
二、一边做品牌,一边却忽视质量。有些企业一边在打造品牌,一边却在生产质量低劣产品去戕害品牌。这些企业不懂得产品质量是品牌的重要基础,也不肯在质量管理上下大功夫。据调查显示,我国产品的质量合格率为百分之七十几,优质率为百分之二十几,而发达国家的这两个指标分别为百分之九十几和七十几。质量是品牌创立、发展的根本,是品牌的生命。放眼全球,著名跨国公司无一不是以产品质量打牌子、创市场、建信誉,同时十分重视产品的创新。我们的企业如果想创建自己的品牌,就应该以超前的眼光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使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推陈出新,从根本上保证品牌永葆青春。
三、误将名牌等同于品牌。名牌一般指的是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而品牌则是给企业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它是商标、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等无形资产的组合。品牌是企业与消费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对其形成的印象。由此可见,建立品牌是一个复杂浩大的工程,包括品牌的整体战略规划、视觉形象设计、核心理念确定、品牌符号运用、品牌场景设计等一系列的工作,需要企业长年累月、兢兢业业地用心经营。
四、错把提高销量视为做品牌。很多企业认为,只要产品热销了,就自然会成就了品牌。实际上,单纯依靠销量是不能将品牌的塔基做扎实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像太阳神、亚细亚、秦池、三株等都曾创造过销量呈几何级增长的奇迹,但最终还是因为没有强大深厚的品牌基础而倒下。
五、营销力不足,品牌国际化受限。营销能力是品牌走向市场的关键。我国企业在产品营销手段和模式的创新方面明显不足,比如广告的设计制作往往落入俗套,难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缺乏核心价值和利益诉求。品牌到底要与消费者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品牌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不少企业存在着一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现象,同类产品的性能和外观都差不多,看不出有什么个性,也谈不上有什么核心价值,因此消费者看不到品牌独特的利益诉求点,这就难以占据消费者的心理空间。
七、品牌文化不到位,品牌形象不对称。品牌形象是品牌内在美与外形美的统一,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感觉是综合的。一些企业在品牌外在形象上花了很大的功夫,但业务交往时却办事效率低下,甚至有的员工还穿着公司制服同客户争吵,这种行为都会极大地损害品牌形象。品牌代表的是价值和承诺,品牌文化对于品牌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我国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时,必须重视品牌文化的提升,重视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培育。
打造中国著名品牌乃至世界著名品牌,是众多企业家的梦想。中国品牌化战略的实施就是中国企业梦想的伟大实践。当前,品牌经营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将其归纳为“七种病”。
一、品牌认知模糊,品牌战略缺失。许多企业认为,做品牌是以后的事,目前企业要以生存为主,于是眼光紧盯着短期利润,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更不肯为品牌工程而大把“破费”。众多企业对品牌认知模糊,希望自己的品牌一夜之间就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这种急功近利心态的驱使下,品牌推广往往就违背了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先导的基本规律。也有的企业在前期品牌知名度推广上不惜重金,但在品牌的维护、培育、管理上却无所作为、后继乏力,结果导致只有知名度而没有美誉度,甚至前功尽弃、无果而终。
二、一边做品牌,一边却忽视质量。有些企业一边在打造品牌,一边却在生产质量低劣产品去戕害品牌。这些企业不懂得产品质量是品牌的重要基础,也不肯在质量管理上下大功夫。据调查显示,我国产品的质量合格率为百分之七十几,优质率为百分之二十几,而发达国家的这两个指标分别为百分之九十几和七十几。质量是品牌创立、发展的根本,是品牌的生命。放眼全球,著名跨国公司无一不是以产品质量打牌子、创市场、建信誉,同时十分重视产品的创新。我们的企业如果想创建自己的品牌,就应该以超前的眼光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使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推陈出新,从根本上保证品牌永葆青春。
三、误将名牌等同于品牌。名牌一般指的是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而品牌则是给企业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它是商标、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等无形资产的组合。品牌是企业与消费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对其形成的印象。由此可见,建立品牌是一个复杂浩大的工程,包括品牌的整体战略规划、视觉形象设计、核心理念确定、品牌符号运用、品牌场景设计等一系列的工作,需要企业长年累月、兢兢业业地用心经营。
四、错把提高销量视为做品牌。很多企业认为,只要产品热销了,就自然会成就了品牌。实际上,单纯依靠销量是不能将品牌的塔基做扎实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像太阳神、亚细亚、秦池、三株等都曾创造过销量呈几何级增长的奇迹,但最终还是因为没有强大深厚的品牌基础而倒下。
五、营销力不足,品牌国际化受限。营销能力是品牌走向市场的关键。我国企业在产品营销手段和模式的创新方面明显不足,比如广告的设计制作往往落入俗套,难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缺乏核心价值和利益诉求。品牌到底要与消费者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是品牌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不少企业存在着一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现象,同类产品的性能和外观都差不多,看不出有什么个性,也谈不上有什么核心价值,因此消费者看不到品牌独特的利益诉求点,这就难以占据消费者的心理空间。
七、品牌文化不到位,品牌形象不对称。品牌形象是品牌内在美与外形美的统一,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感觉是综合的。一些企业在品牌外在形象上花了很大的功夫,但业务交往时却办事效率低下,甚至有的员工还穿着公司制服同客户争吵,这种行为都会极大地损害品牌形象。品牌代表的是价值和承诺,品牌文化对于品牌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我国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时,必须重视品牌文化的提升,重视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