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高级技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极其短缺,人才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高级技工学校作为培养高级技工的基地,理应承担起社会责任。高级工的培养要突出特色、服务就业。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别是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需要,提高就业能力。而教材是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主要来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与考核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建设和开发直接影响到高级技工教育的质量。加强高级技工教材建设,加大教材开发力度,提高教材质量是摆在高级技工教育面前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目前高级技工培训教材开发及现状
(一)教材开发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高级技工教育刚刚起步,除了少部分专业(工种)有高级技工培训教材外,许多行业的大部分专业(工种)都还没有根据行业特点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配套培训教材。即使个别专业(工种)有些高级技工教材也不是很完善,更没有形成合理的体系。在高级技工培训中,多数学校要么选用高校教材,要么选用中专或技校教材,这些教材的大量使用很难保证高级技工教学的质量。所以高级技工教材建设与开发的相对滞后,是目前制约高级技工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教材内容过于陈旧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而我们多数教材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过于陈旧,不能适应当前生产的需要。在生产中大量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教材中无反映或反映不多。这样的教材模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高级技工教学要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更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需要。
(三)教材安排不合理,系统性不强、内容重复
目前,高级技工教育的发展刚刚起步,还很不完善。它经历着由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级技工教育的过渡。在教学安排上往往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教材的系统性不强,教学安排不合理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问题。存在中职部分教学内容与高级技工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现象。况且,高级技工课程和教材之间也难免存在着内容重复的现象。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使教学效率不高,严重时还会影响教学质量。
二、教材定位与指导思想
(一)突出特色、结构合理
要培养“基础深厚,技能高移,能力复合,创新能力强。”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级技工教材既不能是本科或大专教材的简单压缩,也不能照搬和套用中等职业教育的教材,而应积极开发和建设一批适合高级技工教育的新型教材。新型教材应以突出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特色,并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的教学体系,充分体现高级技工教育的特点。
(二)理论知识以适用、实用、够用为度,突出应用性与实用性
高级技工教材要以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来确定教材的具体内容。理论教材内容不能过深,要以适用为原则,以实用为出发点,以够用为度。强调教材内容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区别高职高专教材,突出高级技工教育的特点。
(三)便于构建单元模块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多种教学形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要求建立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办学体制,形成职前与职后培训、长期与短期培训、中职升高职和中高职连续培训等多种办学形式。高级技工教育要面向市场,服务社会,建立面向不同层次和多种办学模式的新型教学体制。因此,就需要适用不同办学形式,按需施教的高级技工教材。而模块式教学模式能满足以上要求,更易于适应多种教学形式。同时也利于培训标准的一致性。
三、教材编制的原则
(一)教材的先进性原则
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是教材变革和发展的动力。教材内容要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要用先进的科学观点调整和组织教材,形成先进的教材内容和结构,更加接近当前生产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优化教材体系总体结构设计,使教材结构模块化。
(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统一的原则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的社会,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也很难有所作为。这就要求,一方面必须使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达到一定水平,满足本专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必须使学生掌握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两者应兼顾统一。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做指导,就不能有效地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因此,教材的开发应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互兼顾,理论教材内容不能过深,要以适用为原则,以实用为出发点,以够用为度。技能训练内容应兼顾国家标准和生产实际,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相互贯通相互统一。
(三)循序渐进和兼顾多种需求相统一的原则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更新和积累的速度空前加快,教学中必须解决好有限的学习时间与无限增长的知识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教材中的体现是,内容受教学时间限制,它是有限的,而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是无限的,这就要求对传统的按部就搬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将无限的知识集约化,以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尽快地最有效地掌握其最基本的具有迁移性的基础知识。因此,高级技工教材必须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兼顾多种需求按照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进一步浓缩教材的知识点,淡化学科体系,增加知识能力的综合性,按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实训内容的课题化,将知识点组成一个个模块和课题,每个模块和课题既是教材的一个部分,其本身又是一个相对完整开放的单位,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四)系统化与多样化相统一的原则
为了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高级技工教育教材不应再是高度统一、单一模式化的体系,应该是向系统化、多元化方向发展。高级技工培训教材应形成自己的特色,打破传统的教材以学科体系和章、节结构为主的单一模式,开发出以专业技能培训为核心,以模块化教学为手段,以课题内容为教学主线的新的教材体系。在现代技术发展的条件下,教材形式多样化是教材发展的趋势,由单一的文字教材演变成为以教科书(文字教材)为核心,包括传统教学媒体和电子教学媒体组成的多媒体的教学体系。以挂图、卡片、标本、模型、幻灯、摄影、录像、CD等构成的教材体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随着课件、交互化教材、平台化教材、虚拟技术教材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将使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也更加直观,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也必将极大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大教学的信息量。
总之,高级技工教材建设与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与专业设置、办学体制、课程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素质、实习条件密切相关,这需要广大从事高级技工教育的工作者,认真研究,不断摸索与实践,开发出具有鲜明特色,体系完整的高级技工教材。
(作者单位:新疆克拉玛依技师培训学院)
一、目前高级技工培训教材开发及现状
(一)教材开发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高级技工教育刚刚起步,除了少部分专业(工种)有高级技工培训教材外,许多行业的大部分专业(工种)都还没有根据行业特点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配套培训教材。即使个别专业(工种)有些高级技工教材也不是很完善,更没有形成合理的体系。在高级技工培训中,多数学校要么选用高校教材,要么选用中专或技校教材,这些教材的大量使用很难保证高级技工教学的质量。所以高级技工教材建设与开发的相对滞后,是目前制约高级技工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教材内容过于陈旧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而我们多数教材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过于陈旧,不能适应当前生产的需要。在生产中大量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教材中无反映或反映不多。这样的教材模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高级技工教学要求。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更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需要。
(三)教材安排不合理,系统性不强、内容重复
目前,高级技工教育的发展刚刚起步,还很不完善。它经历着由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级技工教育的过渡。在教学安排上往往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教材的系统性不强,教学安排不合理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问题。存在中职部分教学内容与高级技工教学内容过多重复的现象。况且,高级技工课程和教材之间也难免存在着内容重复的现象。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使教学效率不高,严重时还会影响教学质量。
二、教材定位与指导思想
(一)突出特色、结构合理
要培养“基础深厚,技能高移,能力复合,创新能力强。”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高级技工教材既不能是本科或大专教材的简单压缩,也不能照搬和套用中等职业教育的教材,而应积极开发和建设一批适合高级技工教育的新型教材。新型教材应以突出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特色,并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的教学体系,充分体现高级技工教育的特点。
(二)理论知识以适用、实用、够用为度,突出应用性与实用性
高级技工教材要以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来确定教材的具体内容。理论教材内容不能过深,要以适用为原则,以实用为出发点,以够用为度。强调教材内容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区别高职高专教材,突出高级技工教育的特点。
(三)便于构建单元模块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多种教学形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要求建立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办学体制,形成职前与职后培训、长期与短期培训、中职升高职和中高职连续培训等多种办学形式。高级技工教育要面向市场,服务社会,建立面向不同层次和多种办学模式的新型教学体制。因此,就需要适用不同办学形式,按需施教的高级技工教材。而模块式教学模式能满足以上要求,更易于适应多种教学形式。同时也利于培训标准的一致性。
三、教材编制的原则
(一)教材的先进性原则
科技进步和社会进步是教材变革和发展的动力。教材内容要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要用先进的科学观点调整和组织教材,形成先进的教材内容和结构,更加接近当前生产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优化教材体系总体结构设计,使教材结构模块化。
(二)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统一的原则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的社会,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也很难有所作为。这就要求,一方面必须使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达到一定水平,满足本专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必须使学生掌握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两者应兼顾统一。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做指导,就不能有效地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因此,教材的开发应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互兼顾,理论教材内容不能过深,要以适用为原则,以实用为出发点,以够用为度。技能训练内容应兼顾国家标准和生产实际,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相互贯通相互统一。
(三)循序渐进和兼顾多种需求相统一的原则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更新和积累的速度空前加快,教学中必须解决好有限的学习时间与无限增长的知识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教材中的体现是,内容受教学时间限制,它是有限的,而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是无限的,这就要求对传统的按部就搬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将无限的知识集约化,以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尽快地最有效地掌握其最基本的具有迁移性的基础知识。因此,高级技工教材必须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兼顾多种需求按照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进一步浓缩教材的知识点,淡化学科体系,增加知识能力的综合性,按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实训内容的课题化,将知识点组成一个个模块和课题,每个模块和课题既是教材的一个部分,其本身又是一个相对完整开放的单位,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四)系统化与多样化相统一的原则
为了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高级技工教育教材不应再是高度统一、单一模式化的体系,应该是向系统化、多元化方向发展。高级技工培训教材应形成自己的特色,打破传统的教材以学科体系和章、节结构为主的单一模式,开发出以专业技能培训为核心,以模块化教学为手段,以课题内容为教学主线的新的教材体系。在现代技术发展的条件下,教材形式多样化是教材发展的趋势,由单一的文字教材演变成为以教科书(文字教材)为核心,包括传统教学媒体和电子教学媒体组成的多媒体的教学体系。以挂图、卡片、标本、模型、幻灯、摄影、录像、CD等构成的教材体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随着课件、交互化教材、平台化教材、虚拟技术教材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将使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也更加直观,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也必将极大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大教学的信息量。
总之,高级技工教材建设与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与专业设置、办学体制、课程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素质、实习条件密切相关,这需要广大从事高级技工教育的工作者,认真研究,不断摸索与实践,开发出具有鲜明特色,体系完整的高级技工教材。
(作者单位:新疆克拉玛依技师培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