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谈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d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培养21世纪复合型人才,在教育方式上就应该转变教学模式,从对学生的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英语学科作为一门主要的科目,更应该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对如何进行英语课堂教学优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英语课堂;教学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被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英语学科将是课程教学中一门主要的学科。对英语的素质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在以往的英语课堂中,教学方式单一,很多教师都是按部就班地教学,学生对学习英语缺少主动性,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要想学好英语,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和学生产生互动,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课堂素质教育,也就是优化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提高英语课堂质量。”
  一、改变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
  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呆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特别是对枯燥的英语单词,学生无法提起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读。有教育学者提出:“要想取得优良的教学成果,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只有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以最良好的心态投入到课堂上。尤其是在英语课堂上,如果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调动起来,又怎么会认真去听课或者背单词。英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如果一味让学生在英语单词上死记硬背,是不会取得良好效果的。这时候就要进行师生互动,教一个新单词或者一个新句型,教师可以通过更灵活的方式进行讲解,可以和学生互换角色,让表达能力比较强、胆子比较大的学生上台当小老师,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良好的品格。这样学生就会有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也比较乐意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整个课堂的凝聚力增强了,也就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有些方面做得不好,也不要批评他们,不要打击他们的信心,要对他们正确地加以引导,多鼓励他们,树立他们的信心,才能在学习上或者将来的工作、生活上有自己的主见。
  二、通过情景教学,让教学内容融入情景中
  采用情景教学,就是一种以更加形象、更加生动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年龄还小,初中生普遍都是比较爱玩、调皮的,对于课堂45分钟,很多学生都不能做到聚精会神,因为思维的活跃性,沉闷的教学方式已经吸引不了他们。这时候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创造情景,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例如,在讲解一个单词的意思时,可以借用手势语言进行讲解。比如,天气很热时,教师可以故意一边扇着一边说句
  “very hot”,表达一句完整的句子时,也可以边操作边解说,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另外,还可以借助电教手段进行情景展示,让学生融入情景中,领会其中的寓意,活跃他们的思维,将生硬的知识转化成生动的语言。实践证明,情景教学适应了新课程的需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成主动探索知识,达到了教和学的完美和谐。
  三、让教学方式体现出艺术性
  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艺术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还要把自己的美好情感融入其中,主动地去听、读、写,甚至能流利地说出来。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潜力被挖掘,把学习英语当成一种乐趣,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综合素质也得到很大提高。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实施课堂素质教育,不但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掌握课堂教学艺术,在教学中,要巧妙构思、精心组织。例如,可以教学生旋律动听的英文歌曲,还可以组织学生表演一些英语相声、小品,让学生从中培养审美情趣,充分展现出英语的艺术之美。
  素质教育具有广泛性,而且各个学科都存在差异性。在英语学科,主要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水平。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树立学生的素质观念,通过教学从中得到体现。英语作为国际的一种语言,将会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因此,英语教学要不断改变模式,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为我国各行各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少秋.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谈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1(03).
  [2]李兴江.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4).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高新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在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和习惯。  关键词:生物;自主学习;观念;教学环节;方法和习惯  新课标指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笔者就如何在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本文阐述了企业开展税务筹划的意义,分析了目前企业税务筹划不善的一些主要表现,并对此在税务筹划意识、方法、风险等方面作了探讨。
评课是对教师所授的课进行分析评价,检查教学质量、总结经验的一种方式。从评价的属性上看,几乎都属于终结性评价。本人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认为评课活动还应该体现先进性、人文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特点。下面是我对新形势下评课活动的理解。  一、教师层面的现实意义  一是评课活动让教师了解自己课堂教学的长处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能找出自己努力的方向,从而使教学活动、教学研究不断地向新课程目标的要求迈进
现阶段,我国煤炭的生产过程大部分需要在井下进行开采,而井下工作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加之一些不稳定性因素的存在,井下安全事故时常发生于采掘工作面,基于此,对煤矿井下采掘工
摘 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如能投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那么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师生关系;情绪;社会实践  教学活动离不开对学生情感的陶冶,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者就必须在教学中投入自己的情感,通过一定的情感氛围,融事于理、融理于情,充分调动学生探索、发现的兴趣,拨动他们求真、求善、求美的心弦,最终达到知、情、信、意、行的统一,从而达成育人的目标。思想品德课的
为更好地备考2012年高考,笔者对历年的高考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高考总体情况有如下几个特点。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是什么?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也是人的创造力的基础。想象力并非天生就有,它需要在后天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发展和培养。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让思维自由驰骋!  一、抓住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联想  小学生认识事物主要是从感知形象开始的
多年来,为了彻底改变地理课堂上存在的讲多练少问题,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我积极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更新教学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1)结合生活讲地理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我们注意把生活的某些片段恰当地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如在讲“地球的运动”这一内容时,我们借助地球仪的旋转,提出如下问题:“地球上为什么有昼夜交替现象?”“假如地球自转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