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RNA编辑的研究始于1986年Banne等[1]对锥虫(trypanosomatids)线粒体mRNA中插入非编码尿嘧啶的研究.此后,又在植物及一些低等生物的线粒体或叶绿体中相继发现了以尿嘧啶插入mR
【机 构】
: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消化病研究中心,美国耶鲁大学分子生物学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NA编辑的研究始于1986年Banne等[1]对锥虫(trypanosomatids)线粒体mRNA中插入非编码尿嘧啶的研究.此后,又在植物及一些低等生物的线粒体或叶绿体中相继发现了以尿嘧啶插入mRNA为编辑模式的RNA编辑.哺乳类中载脂蛋白ApoB mRNA和中枢神经节中谷氨酸受体(GluR)mRNA上发生的RNA编辑,使得RNA编辑的概念拓宽为转录后RNA上发生的碱基修饰和加工过程,包括核苷酸的替换、删除及插入.它所造成的后果:如果是mRNA,则通过移码和密码子的改变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若是发生在tRNA反义密码序列上的RNA编辑,则影响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若是发生在rRNA上,则可能通过RNA分子内部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改变RNA的稳定性及在细胞内的分布.
其他文献
选用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3批活疫苗样品(WHO/Ⅲ参考制品,93/363和3J两批猴体神经毒力实验不合格的疫苗)和1株标准强毒株(Leon),脊髓内注入携带有人细胞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基
报道了新城疫病毒州(NDV)中国标准强毒F48)E8株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据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该基因长1860bp,编码区长1713bp,编码571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有
为了解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过程,观察了大鼠坐骨神经冷冻损伤当时至 4 周后的超微结构。发现冷冻损伤后3 天,除变性神经纤维外,尚有新生轴突,皆由雪旺细胞包裹着。1 周后新生神经纤
应用胞内记录和标记技术, 观察了猫皮质第Ⅱ感觉区(the second somatosensory cortex, SⅡ)内脏大神经代表区的神经元对电刺激内脏大神经的诱发反应及形态特征. 结果表明, 在
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可诱发猴肾Vero细胞的遗传不稳定,在发生表达改变的表达序列标识(EST)中,筛选到1个片段(片段9),它的相关基因表达被阻断后,MNNG诱发的非定标突变率显
以针对人活化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MP140的单克隆抗体SZ51的单链抗体作为导向分子,以单链尿激酶32 kd变体(Scu-PA-32k)作为效应分子,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导向性溶栓剂.通过聚合酶链
在离体灌流的鲫鱼视网膜上,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考察了γ-氨基丁酸 (γ-aminobutyric acid,GABA) 对无长突细胞持续性和瞬变性给光反应的调制作用.实验表明,外源性GABA部分压
应用BSG方法对黄牡丹(Paeonia delavayi var. lutea)8个居群的Giemsa C-带进行了比较研究.8个居群的所有染色体都在着丝点附近显示出了C-带,所有染色体的长臂上都没有显示C-
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和组织存在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apyrase), 但心内膜内皮细胞是否含有apyrase尚无报道.本文旨在研究牛心内膜内皮细胞apyrase的特性.以无机磷
在以cDNA表达外源蛋白时,表达载体中是否含有intron会对表达造成一定的影响.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乳腺定位表达载体pSVL-WAP-tPA中VP1intron敲除,构建了表达载体ΔpSVL-WAP-t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