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入手, 有效推进递层式作文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e_jl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仓颉始作书契,代以结绳以来,中华文化就以博大精深著称。不论是诗经论语还是唐诗宋词元曲,无不体现出古人在文学创作上的极高造诣。优秀的文化需要传承和不断创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正是这一切的起点。《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尤其重要的地位,它在培养学生基础写作能力和初期文字表达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如何改变学生写作困难的现状?笔者认为有以下两方面值得探索:一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终身写作的习惯。另一方面,如何理清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一、激发兴趣,做好小学语文写作的真正主人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并不是说要教授多少知识,而是要将科学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涯中能够自主学习。在目前学生写作难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加强交流和合作,及时评改和反馈,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得到正确引导。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中外教学实际,尝试新的写作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首先命题要灵活,关注实际。注重引导学生关心个人生活问题和社会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展现自我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选择好命题后,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经过讨论后让学生确定文章的大纲,再进行讨论对大纲进行调整,写出初稿。在完成初稿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参与进来,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在完成初稿以后,再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问题,提出不足,再进行修改。这样淡化了老师在写作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完全自主体验整个写作流程,深刻理解写作步骤,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甚至还可以将学生的写作成果装订成册,在学生之间相互传阅,给予学生鼓励。
  更进一步的,可以直接给出创造性的命题,老师给学生创设情境,利用图片或者绘画的方式明晰学生的写作思路。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结成自主学习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话题,一起完成写作任务。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写作是一种社会活动。作者的心中必须有读者,而读者影响作者的作品,这就意味着写作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因而作文教学就应该倡导交际与合作。采用合作写作的方式,不对学生的思路进行任何约束,学生自由发挥可以充分展开想象力,激发写作兴趣和创造力。合作的模式可以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同时增强交际能力,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的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老师的作用是对作文提供意见和反馈,对学生的写作全程支持。作文可以不在一堂课的时间内完成,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自己的想法。基于写作和生活本身的作文能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作的快乐,激发兴趣,对今后的教学有积极的意义。
  二、理清教学思路,熟练运用层递式教学
  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往往在于对学生真实情感的引导,而层递式教学通过分段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综合性的提高,加强循序渐进的作文学习,是当前语文教学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1.改善教学,发散思维。
  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事物的发展千变万化,但只要我们用心寻找,就能找到一些规律。如写作教学,虽有千万种变化,归根到底,无非就是词汇、结构和思想的组合运用。由于小学教育的局限性,小学生在现阶段所掌握的词汇量比较少,对生活的感悟没有完善的理解。这就导致在写作过程中,有了一定的思路却不能很好地表达。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当前的写作教学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往往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一篇像样的作文,我们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背诵词汇,背诵名言名句,甚至是参考优秀作文选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扼杀了学生的思想,给审阅老师带来了极大的审美疲劳。其实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完全能够对学习到的新的知识进行发散性运用,摒弃传统的机械记忆方式。研究表明,人脑对知识的加工越深,记忆效果就越好,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就越长,这就是“加工层次理论”。也就是说,在课堂中直接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发散性思考,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含义和使用的语境,比一味死记硬背有更深刻的了解,对于日后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该知识有更好的帮助。
  笔者在教学《黄河的主人》这一课时,涉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死记硬背的概念学生味同嚼蜡,笔者举了个例子,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描述一份菜的美味:一天课间,甲同学说昨晚和家人去了一家新开的饭店,吃到了梦寐以求的那个菜……原本低下的脑袋顿时都抬了起来。甲同学讲了菜的味道、颜色、口感,真是人间美味。(侧面描写)“我”听后垂涎三尺,心想:今晚也要去吃。果然晚上如愿了。菜还没端上来,就闻到一阵香味,巴不得人都跟着飘起来……同学们都笑了,这种体会感同身受,看来这例子比起难记的概念更吸引他们。菜端上来后,“我”仔细观察了菜的颜色、摆盘,尝了口味(正面描写),吃完后顿觉三月不知肉味。可见这菜有多美味。同学们哈哈大笑,后来再回忆这个描写手法,他们总能一下子记起来。看来对知识进行发散性运用,的确胜过传统的机械记忆,让原本艰难的记忆过程事半功倍。
  2.积累素材,有的放矢。
  有了华丽的辞藻,理好文章的框架,我们还欠缺一篇文章的灵魂,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问题,生活阅历比较少,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思想,一味模仿容易给人带来“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反映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东西可写。其实小学作文的题材一般都是比较贴近生活的记叙文,学生没有素材的关键还是在于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比如写“父亲”,朱自清眼中的父亲是在翻越月台时那蹒跚的背影,所表达的是对父亲的不舍和依恋,学生眼中的父亲也有很多,大多是工作时的汗水,出游时的欢笑,严厉时的皱眉。虽然题材很多,但是大多都浮于表面,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适当加入感悟性的作文训练,从平常的生活场景中发现更深层次的感悟,积累生活的素材,给作文赋予灵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教师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参与到学生的写作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那么学生将不会觉得写作就是死板地完成任务,而成了发自内心的,一篇优秀习作的诞生便成为水到渠成的事。
  参考文献:
  [1]陈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2015(04).
  [2]王利军.对于机械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在高中英语词汇记忆中的比较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2013(06).
  [3]吴彩琴.美国小学作文教学及其启示[J].广西玉林师范学院,2010(11).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国有璀璨的历史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为使中华文明得到继承与发展,我国在小学极端针对性地将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语文教材,使学生能够尽早接触、了解、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上升到对祖国的热爱。本文在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渗透进行分析,通过实际教学案例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课外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外阅读提高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文字应用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还有利于提高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  1.指导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外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进行了有效学习及如何设计、组织、实施、落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下面我就小学语文如何做到有效教学谈谈心得体会。  1.关于识字教学  1.1巧联想,识汉字。低年级学生擅长形象记忆,引导学生通过汉字字形和直观画面的对比,寻找相似点,也可以记住汉字。比如在学习“燕”字时,由于这个字笔画较多,识记、书写起来有难度,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燕子的形体图片和“
摘 要: 语文教育是我国优秀传统美德传承的主要途径,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爱国意识的一门主要学科。在以往的升学压力之下,大多数学校并不能够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要求有足够重视,而仅仅将目光着眼于教学任务进行课程和学期的安排。小学教育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在此时所形成的学习习惯和道德都会对其今后的发展有极大影响。而小学生由于其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的限制并不能够有效调节传统教学给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俨然不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亟待优化更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倾向于将学生视为可持续发展的个体。鉴于此,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认知、学习能力等改善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小学语
摘 要: 教师要善于利用作文资源,有效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拓宽学生思路,教学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论述了以“体验—分享”范式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手段,根据教学实践力图构建“以体验为前提,以多种表达方式为手段,最后实现共同分享习作成果”的“体验—分享”作文学习范式提高教师劳动效率和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 体验 表达 分享 激励 高效作文教学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作文的主体是学
摘 要: 在中高年级小学生作文开始起步、深化提高阶段,作文教学应该以童心引导童趣,以童真捕捉真情,贴近学生实际。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相对较小,教材是学习写作最有效的载体。作者在阅读教学中尽可能地以教材为依据,指导学生在读中积累内化语言,学习写作方法,掌握章法结构,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 阅读 写作 语言 手法 结构  小学作文刚刚起步,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模仿心理,通过仿格,让学生明白掌握文章
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郭沫若先生说:“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一个人一辈子自学的时间总是比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