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山东省不同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与疾病的现状及区域变化特点,为制定相应的干预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17年,结合山东省地理位置,按东部、中部、西部进行分层,共选取25个县(市),采用抽签的方法在每县随机抽取20个自然村,每自然村随机抽取5户家庭,共500个村2 500户,采用统一调查表,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访谈、土壤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结果 调查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为53.34%,东、中、西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与区域的人均年纯收入呈正相关(r=0.997,P< 0.05).500个村粗死亡率为563/10万,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垃圾、污水处理厂人口覆盖率平均为58.50%和40.80%,东、中、西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土壤中蛔虫卵检出率为17.20%,东、中、西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活蛔虫卵检出率为5.20%,东、中、西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中、西部的蛔虫卵检出率与人均年纯收入呈显著负相关(r=-0.998,P=0.04).土壤重金属合格率为87.40%,东、中、西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土壤中镉合格率为89.00%,东、中、西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东省不同地域的农村环境因素和疾病间明显相关,西部地区土壤中活蛔虫卵检出率偏高;东部地区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是镉;应针对不同地域特点采取相应的干预和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