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比较阅读例说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ppp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比较阅读则是将内容或者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甚至相反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阅读过程中,读者有目的地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分析、比较、对照和鉴别,从而既开阔视野,活跃思想,又会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精确,看到差异,把握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如把《水浒传》和《荡寇志》放在一起进行对照阅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出两位作者对人物和事件情感态度的不同,人物的人文素养、历史观的不同,以及表现方法上的不同等。初中语文比较阅读的地方有以下几种。
   1、题材的比较
   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不同作家的生平阅历、思想观念、主张见解等各种因素的印象,差异,即使他们所写作品的题材相同,但在选材的角度、立意、构思、情感等方面却存在着诸多的不同。鲁迅先生通过对同题材的《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作品的对比阅读,就得出了以下结论:《儒林外史》“秉持公正,指谪时弊”,“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为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命意在匡世,似于讽刺小说同伦”,但“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言辞,以合时人嗜好”,为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徒做谯诃之文,转无感人之力”,乃至于“丑诋私敌,等于谤书”,为黑幕小说。这就是题材比较的范例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同样是表现亲情的题材,朱自清的《背影》通过对特定情景下一个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中国父亲对儿子悉心照顾的老牛舔犊的情感,日本川端康成《父母的心》则通过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的叙述,写穷夫妻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虽然两个国家的传统、观念不同,亲情的表达方式也不尽不同,但他们对子女的爱是一致的。而梁晓声《慈母情深》和杨新雨《养母》虽然都写的是母爱,但写法却存在差异,这又是关于如何选材的问题了。朱自清和俞平伯都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两篇就是很值得回味的同题材文章。总之,同一题材的作品极其丰富,比较同一题材甚至同一题目的文章,辨析其选材、立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需要把玩的地方很多。
   2、观点的比较
   即使是同题材的文章,因为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观察和把握事物,其出发点、针对性和目的性不同,往往就会写出截然不同的作品来。对同一事物持有完全相反观点的文章的进行比较阅读,正好可以通过明显的正反对照,让读者从文章的思想认识、行文思维、选材角度等方面得到不少的启示,起到了“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的效果。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加拿大的里柯克所写的《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这篇文章运用喜剧性的情节,除了对崇高的母爱极虔诚敬重的歌颂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对西方社会人情世态的讽喻、针砭,对一种特定文化中的人性内核、人性真实的剥露,而这又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东西。相反的,印度泰戈尔所写的《金色花》表达的则又是圣洁的赤子深情,这首诗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捎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须臾不离妈妈的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蕴涵着浓浓的感恩色调。
   3、表现手法的比较
   比较阅读题材相似而表现手法不同的作品,可以体会作者不同的写作目的,领会表现手法为主题服务的原则。如郦道元的《三峡》和吴均的《与宋元思书》都以山水为写作题材,前文中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之势;写水,则绘四季不同之景,作者采用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峰,猛浪,碧水,飞布,猿鸣,渔歌,形色声并举,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卒章引用诗句,表现了渔人漂泊不定的悲伤,衬托了秋的凄凉。后文中,作者则从合写与分写的角度,先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括全文,点出富春江的山之奇、水之异的独特之处。开篇以清幽宁远的笔调映衬游历的闲适随兴之情,让读者也随之进入到优美旷远的胜境,接着作者分写了水的绿、深、清、急之特点和山的高险、奇、密之景象,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进行了白描,突出水之异与山之奇,而且从人的视觉、听觉入手,描物摹声淋漓尽致,使静态的景物和动态的水势,形象的绘画与动听的万籁之声融合得浑然一体,相得益彰,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末了,将写景自然而然地转入到抒怀,作者的感情至此已得到了升华,灵魂得以净化,世间的一切功名利禄,忧愁烦闷于此已消失殆尽,不足为外人道了。篇末追笔,补写出两岸山间的繁茂之状,营造了令人“息心忘返”的哲理境界,与陶渊明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有异曲同工之意,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意境。
   4、语言的比较
   同题材的文章,由于作者的行文风格、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原因,也可以看出作者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方面的不同。舒婷的《童年絮味》是一篇极富情趣的叙事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在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下度过的充满笑声而又略带辛酸的童年时光,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纯真童心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与今天的孩子们对比,引起人们的思考。从语言表达上看,语言富于幽默感,从头到尾,语义翻新,妙语连珠,笔墨酣畅,淋漓尽致。文章写自己给一个不像样的洋娃娃(塑胶面具损坏剥落)“整容”,把为洋娃娃任意化妆说成庄重的“整容”,造成一种荒诞之感,有诙谐的趣味。妹妹在外面被人欺侮,“我”作为她的“绝对权威”,屡屡替她“出征”,大多“告捷”。一系列的话语,属于政治、军事的范畴,用在孩子打架方面,显然是大词小用,含义和小孩子的调皮不相称。但正是这种不相称,不合拍,不一致,产生了一种诙谐好笑的意味。而张洁的代表作《拣麦穗》则以清新、哀婉的笔调,从农村最平常、最常见的生活画面入手,主要写了在农村生活的姑娘们拣麦穗的缘由,展示了一幅农村麦田里广阔的画面,表现了农村姑娘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语言而言,体现了一个“真”字,表现的人物是“天真”,抒发的感情是“纯真”,虽然偶有诙谐幽默的语言出现,但也是“真”的自然流露,她的作品语言从本质上说,则是凝重凄婉。学习这样的文章,可以进一步引发人们对真情的呼唤。
其他文献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品德不良,学习成绩跟不上同龄儿童的学生。教师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成功与失败是教学工作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论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后进生的转化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后进生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基础较好的班级后进生约占5%——10%,基础不好的班级后进生约占10%——20%,要搞好一个班级的管理与教学,就得花一定的心思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只有这样才能
“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经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有关知识。讨论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各抒己见的机会,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化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思品课课堂讨论式教学法开展原则   1、体现
以浙江省生态监测样地数据库中的181个檫木样本实测分布点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最大熵模型理论,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对其在浙江省的潜在适生区进行
在思想品德活动化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生的资源,有利于促进课堂的互动与生成,从而构建高效和谐的课堂。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他们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体,他们又是具有无限潜能和智慧的群体。学生的生活经验、个性差异、思维能力等等都是我们从事思想品德活动化教学的丰富资源。   一、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思品课堂中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   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耶夫说“充分挖掘人的亲身经验进行交流是发展的源泉。”而学生是一个活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发学生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努力创设快乐的英语课堂,鼓励学生多感官的参与教学,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状态中会学、善学、乐学英语,从而提高英语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兴趣 快乐 方法 师爱 艺术 有效  引论: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语言,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小学英语课程的开发也从“时尚”走向了“热潮”。《新课标》明确强调“小学英语课程的重点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
语文学习中写作是重要环节之一.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是新课程标准中指明的语文教学方向.找准写作教学方向,结合学生学习特征,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是
我国的住房制度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从最开始的分房制提出房产商品化,继而提出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三大类。公租房作为政府
英语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内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简言之,它具有以下功能:巩固与延伸的功能,培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的功能,反馈与矫正以及交流的功能。如何有效地规范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一、作业布置应注意的几点   我们既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