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活泼、主动地发展思维,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
关键词: 政治课堂 优化课堂 探究性学习 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20世纪中叶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明确提出并大力倡导的。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以探究式为主的教学,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集体协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思维想象,立足于政治学科教材的实际,让学生主动参与、自由表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能够活泼、主动地发展思维。以下我结合教学实践,浅析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情境引入是探究性学习的起始阶段。课堂上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来。心理学实验证明: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能用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具体形象的情境,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激发求知欲望,加快掌握新知的速度。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要开展探究性学习,创设合理的探究情境显得尤其重要。
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采用图片再现、典故引入、表演展示、播放视频等多种方式。如,在讲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时,可以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爱我中华的情感,引起心理共鸣,活跃思维,进而诱发探究意识;而在学习《市场配置资源》时,我让学生准备小品,模拟市场交易的情景。生动的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理解了遵守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此不同的情境,营造了乐学气氛,激发了学生思维,从而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二、拓宽教材领域,组织学生探究新知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科學性和逻辑性很强。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通过探究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学会方法,为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每框都穿插了几个小探究活动,每单元都新增了综合探究课。农村教师在课程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要开展探究活动更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材无非是例子”,依据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要突破教材,向外拓展,就必须收集大量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拓宽探究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感受成功的乐趣。
以前的政治课,老师常常是将教材内容“教”给学生,局限于教材,没给学生思考的自由,没让他们自己探究问题,展开思辨,得出正确的价值观和对待事物的态度。探究性学习,老师不以书本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不但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拓宽了教材领域,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养。
三、开放教学时空,激励学生探究生活
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还要创设一定的探究空间,即一种开放、主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新课程要求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的背景中感悟知识,实现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一个既定的生活事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必然会出现思想交锋、质疑过程,可见,丰富的生活内容能为学生的理论探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精心设计多元性、探究性的问题,构建开放的课堂,可以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契机。
例如:在学习《多变的价格》这一内容时,我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运用“圈、点、勾、划”,标出知识要点,然后重点让学生走出课堂或到市场、商场调查,了解物价水平,或上网查找不同地区的商品价格,或对比季节变化引起物价变化的现象,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写出调查报告,探因究果。学生通过归因分析得到: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的。在这一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整理,形成了知识体系,提高了能力。
开放教学时空的探究性学习,正是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使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
此外,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还应注意,一是不能只规定方向,让学生具体的探究放任自流,使活动缺乏实效和有益的提升;二是不能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使探究活动空有形式。教师应科学合理地确定探究目标,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努力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发现、建构知识,实实在在地搞探究。
由于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随时会出现教师无法预料到的情况,生成教师预设之外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反思教学行为,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增强课堂驾驭的能力。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成功开展探究性学习,就要教师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导向,彻底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生成和感悟,促进学生学会主动探究、独立探究和有效探究。
参考文献:
[1]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于1961年在哈佛大学所作的报告《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
[2]郭能武.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倪兆峰.高中政治探究性学习的探讨[J].文教资料,2011,(26).
[4]张季燕.高中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探析[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2).
[5]张丽萍.高中政治课课堂探究式学习的运用策略[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2).
关键词: 政治课堂 优化课堂 探究性学习 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20世纪中叶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明确提出并大力倡导的。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以探究式为主的教学,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集体协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思维想象,立足于政治学科教材的实际,让学生主动参与、自由表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能够活泼、主动地发展思维。以下我结合教学实践,浅析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情境引入是探究性学习的起始阶段。课堂上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来。心理学实验证明: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如果能用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具体形象的情境,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激发求知欲望,加快掌握新知的速度。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要开展探究性学习,创设合理的探究情境显得尤其重要。
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采用图片再现、典故引入、表演展示、播放视频等多种方式。如,在讲授《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时,可以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爱我中华的情感,引起心理共鸣,活跃思维,进而诱发探究意识;而在学习《市场配置资源》时,我让学生准备小品,模拟市场交易的情景。生动的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理解了遵守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此不同的情境,营造了乐学气氛,激发了学生思维,从而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二、拓宽教材领域,组织学生探究新知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科學性和逻辑性很强。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通过探究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取知识,学会方法,为此,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每框都穿插了几个小探究活动,每单元都新增了综合探究课。农村教师在课程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要开展探究活动更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材无非是例子”,依据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要突破教材,向外拓展,就必须收集大量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拓宽探究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感受成功的乐趣。
以前的政治课,老师常常是将教材内容“教”给学生,局限于教材,没给学生思考的自由,没让他们自己探究问题,展开思辨,得出正确的价值观和对待事物的态度。探究性学习,老师不以书本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不但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拓宽了教材领域,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养。
三、开放教学时空,激励学生探究生活
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还要创设一定的探究空间,即一种开放、主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新课程要求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的背景中感悟知识,实现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一个既定的生活事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必然会出现思想交锋、质疑过程,可见,丰富的生活内容能为学生的理论探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精心设计多元性、探究性的问题,构建开放的课堂,可以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契机。
例如:在学习《多变的价格》这一内容时,我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运用“圈、点、勾、划”,标出知识要点,然后重点让学生走出课堂或到市场、商场调查,了解物价水平,或上网查找不同地区的商品价格,或对比季节变化引起物价变化的现象,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写出调查报告,探因究果。学生通过归因分析得到: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实现的。在这一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整理,形成了知识体系,提高了能力。
开放教学时空的探究性学习,正是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使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
此外,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还应注意,一是不能只规定方向,让学生具体的探究放任自流,使活动缺乏实效和有益的提升;二是不能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使探究活动空有形式。教师应科学合理地确定探究目标,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努力营造探究氛围,引导学生发现、建构知识,实实在在地搞探究。
由于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随时会出现教师无法预料到的情况,生成教师预设之外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反思教学行为,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增强课堂驾驭的能力。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成功开展探究性学习,就要教师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导向,彻底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生成和感悟,促进学生学会主动探究、独立探究和有效探究。
参考文献:
[1]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于1961年在哈佛大学所作的报告《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
[2]郭能武.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倪兆峰.高中政治探究性学习的探讨[J].文教资料,2011,(26).
[4]张季燕.高中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探析[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2).
[5]张丽萍.高中政治课课堂探究式学习的运用策略[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