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到大,曲丽霞对于个性服饰的追求,最终促使她开起了这家特色民族服饰店。在永远不缺时尚元素的大连,曲丽霞的服饰店以一股清新纯粹的个性特立独行。也正因其“独一无二”的特色,才会笼络住都市女性对于服饰的刁钻胃口。而曲丽霞“交朋友”的开店原则,也值得其他创业开店者为之借鉴。
爱穿奇装异服,退休后开起“怪店”
今年50岁的曲丽霞,在向记者讲起自己对服装的感情时,眼睛里闪烁着少女般的痴狂。
上个世纪70年代正上初中的曲丽霞,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穿着色彩灰暗的衣服,而是大胆地穿上了当时很时髦的的确良喇叭裤。虽然那条裤子在当年被老师剪碎。但却没有影响曲丽霞对“奇装异服”义无反顾的追求。
走上工作岗位后,即便是身为第二汽车公司一名普通的检查员,她也不忘穿着有特点的服装来展现自己的个性,有的同事甚至直接跟她说:“我要是穿成你这样子我都不敢出门。”曲丽霞却依旧我行我素,为了买到流行时尚的服装,她还会跑到上海、厦门那些更加前卫的城市去“淘宝”。时间长了,大家都了解了曲丽霞豪爽的性格,也开始接受她的“奇装异服”。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一定会穿得与众不同,那些千篇一律的衣服我是不会穿的。”而穿着个性十足的衣服,曲丽霞走到街上总会赢得百分之百的回头率。
转眼到了退休的年龄,曲丽霞开始琢磨着要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我早就想好了,开就开一个‘怪店’。”曲丽霞对“怪店”的解释是,要卖那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听朋友推荐,她准备先到云南去考察市场,当她在云南丽水走进一家家特色服饰店时,那一件件有着云南少数民族风情的衣服,一下子抓住了曲丽霞的心。就开一个西部少数民族服饰店吧。谁让自己喜欢呢。
扮背包客 云南偏远山区“淘宝”
没开店时,朋友们就都说曲丽霞家里衣橱和鞋柜里的衣服和鞋够开一个店的了。这下子,终于开起了自己的西部民族服饰店,曲丽霞彻底陶醉在自己喜欢的服饰世界里,一钻进去就不肯出来。
为做足少数民族的味道。曲丽霞在店面装修上就没少下工夫。吊顶用的竹帘子和彩色吊灯是从云南淘来的,墙纸和装饰用的花边也是从云南买来的。还有泛着岁月光彩的各种少数民族家具和装饰品……她还买来大量与少数民族服饰相关的书籍,供自己和店员随时“充电”,“民族的服饰文化真的太有意思了,”曲丽霞说,很多纯粹的原始的东西在里面,非常有味道。
当然,店里最值得称道的还是曲丽霞从云南千里迢迢一件件淘来的民族服饰。那些被曲丽霞挂在墙上的服饰则被一些熟客称为“镇店之宝”,几乎每个宝贝都有一段特别的故事,其中有传统云南妇女背孩子的背巾,背巾上手工精细的老绣片现在已很难找到。还有那些传统的云南少数民族服装和缀着古老的凤尾绣的布鞋子,其精细的绣工和原始的织法中饱含岁月的痕迹,这些服饰也是曲丽霞的最爱。要知道,这些宝贝都是曲丽霞背着沉重的双肩背包,颠簸在云南偏远乡下的小路上,从当地老乡手里“挖”到的压箱底的纯手工艺品,而有些绣出精美老绣片的手工艺者,早已过世了,“那些手艺也就永远地被带走了o”曲丽霞言语中透露着遗憾。
品茶谈天 和顾客成为好朋友
曲丽霞告诉记者,她开店起初只是想满足自己开一个“怪店”的想法,要的就是与众不同,店里的东西就得是别人没有的。没想到,她的店独特的服饰风格。吸引来一大批同样喜欢“奇装异服”的爱美者。曲丽霞说,来买衣服的人对民族服饰的喜爱,大大超出她的想象,这种喜爱也促使她更加卖力地到云南淘来更多好东西,曲丽霞也对自己的淘货眼光越来越自信。而一些老外对曲丽霞店里的服饰近乎疯狂的喜爱,更让她感到意外。也许正应了那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曲丽霞说,在她开店这两年半的时间里,大部分的顾客都成了她的好朋友。所以,如果到曲丽霞的店里,经常会看到顾客和她分享云南美食的场景。而夏天,她则会泡上一壶茶,和相熟的顾客品茶谈天。“我觉得我店里的服饰和品牌服饰店的不一样。和顾客交流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曲丽霞认为,她就是因为喜欢漂亮而独特的服饰才开这个店,而她的顾客也是因为喜欢她淘来的衣服才走进店,“我开店主要是因为有兴趣,其次才是为赚钱。”曲丽霞说,就冲着进她店的顾客和她共同的爱好和缘分,也得好好交流交流。
现在,曲丽霞的少数民族服饰店也在圈内小有名气了,一些同时参加过展会的外地商人,也慕名找到曲丽霞,让她帮着到云南淘些稀奇古怪的装饰品。来装点店面。一些商场也邀请曲丽霞的特色服饰店进驻,却被她谢绝了,因为她感觉,那样她的店会因为商场的一些要求失去原有的风格,那样她也不能脚步轻松地背着双肩包在云南的村落里“寻宝”了。曲丽霞说,还是现在的状态比较自在随意,她也能够因此淘到更多独一无二的宝贝,带给大连人纯粹的少数民族味道。
爱穿奇装异服,退休后开起“怪店”
今年50岁的曲丽霞,在向记者讲起自己对服装的感情时,眼睛里闪烁着少女般的痴狂。
上个世纪70年代正上初中的曲丽霞,没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穿着色彩灰暗的衣服,而是大胆地穿上了当时很时髦的的确良喇叭裤。虽然那条裤子在当年被老师剪碎。但却没有影响曲丽霞对“奇装异服”义无反顾的追求。
走上工作岗位后,即便是身为第二汽车公司一名普通的检查员,她也不忘穿着有特点的服装来展现自己的个性,有的同事甚至直接跟她说:“我要是穿成你这样子我都不敢出门。”曲丽霞却依旧我行我素,为了买到流行时尚的服装,她还会跑到上海、厦门那些更加前卫的城市去“淘宝”。时间长了,大家都了解了曲丽霞豪爽的性格,也开始接受她的“奇装异服”。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一定会穿得与众不同,那些千篇一律的衣服我是不会穿的。”而穿着个性十足的衣服,曲丽霞走到街上总会赢得百分之百的回头率。
转眼到了退休的年龄,曲丽霞开始琢磨着要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我早就想好了,开就开一个‘怪店’。”曲丽霞对“怪店”的解释是,要卖那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听朋友推荐,她准备先到云南去考察市场,当她在云南丽水走进一家家特色服饰店时,那一件件有着云南少数民族风情的衣服,一下子抓住了曲丽霞的心。就开一个西部少数民族服饰店吧。谁让自己喜欢呢。
扮背包客 云南偏远山区“淘宝”
没开店时,朋友们就都说曲丽霞家里衣橱和鞋柜里的衣服和鞋够开一个店的了。这下子,终于开起了自己的西部民族服饰店,曲丽霞彻底陶醉在自己喜欢的服饰世界里,一钻进去就不肯出来。
为做足少数民族的味道。曲丽霞在店面装修上就没少下工夫。吊顶用的竹帘子和彩色吊灯是从云南淘来的,墙纸和装饰用的花边也是从云南买来的。还有泛着岁月光彩的各种少数民族家具和装饰品……她还买来大量与少数民族服饰相关的书籍,供自己和店员随时“充电”,“民族的服饰文化真的太有意思了,”曲丽霞说,很多纯粹的原始的东西在里面,非常有味道。
当然,店里最值得称道的还是曲丽霞从云南千里迢迢一件件淘来的民族服饰。那些被曲丽霞挂在墙上的服饰则被一些熟客称为“镇店之宝”,几乎每个宝贝都有一段特别的故事,其中有传统云南妇女背孩子的背巾,背巾上手工精细的老绣片现在已很难找到。还有那些传统的云南少数民族服装和缀着古老的凤尾绣的布鞋子,其精细的绣工和原始的织法中饱含岁月的痕迹,这些服饰也是曲丽霞的最爱。要知道,这些宝贝都是曲丽霞背着沉重的双肩背包,颠簸在云南偏远乡下的小路上,从当地老乡手里“挖”到的压箱底的纯手工艺品,而有些绣出精美老绣片的手工艺者,早已过世了,“那些手艺也就永远地被带走了o”曲丽霞言语中透露着遗憾。
品茶谈天 和顾客成为好朋友
曲丽霞告诉记者,她开店起初只是想满足自己开一个“怪店”的想法,要的就是与众不同,店里的东西就得是别人没有的。没想到,她的店独特的服饰风格。吸引来一大批同样喜欢“奇装异服”的爱美者。曲丽霞说,来买衣服的人对民族服饰的喜爱,大大超出她的想象,这种喜爱也促使她更加卖力地到云南淘来更多好东西,曲丽霞也对自己的淘货眼光越来越自信。而一些老外对曲丽霞店里的服饰近乎疯狂的喜爱,更让她感到意外。也许正应了那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曲丽霞说,在她开店这两年半的时间里,大部分的顾客都成了她的好朋友。所以,如果到曲丽霞的店里,经常会看到顾客和她分享云南美食的场景。而夏天,她则会泡上一壶茶,和相熟的顾客品茶谈天。“我觉得我店里的服饰和品牌服饰店的不一样。和顾客交流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曲丽霞认为,她就是因为喜欢漂亮而独特的服饰才开这个店,而她的顾客也是因为喜欢她淘来的衣服才走进店,“我开店主要是因为有兴趣,其次才是为赚钱。”曲丽霞说,就冲着进她店的顾客和她共同的爱好和缘分,也得好好交流交流。
现在,曲丽霞的少数民族服饰店也在圈内小有名气了,一些同时参加过展会的外地商人,也慕名找到曲丽霞,让她帮着到云南淘些稀奇古怪的装饰品。来装点店面。一些商场也邀请曲丽霞的特色服饰店进驻,却被她谢绝了,因为她感觉,那样她的店会因为商场的一些要求失去原有的风格,那样她也不能脚步轻松地背着双肩包在云南的村落里“寻宝”了。曲丽霞说,还是现在的状态比较自在随意,她也能够因此淘到更多独一无二的宝贝,带给大连人纯粹的少数民族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