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意识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c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的大学生的理想状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表现为个人理想不断得到加强,社会理想日渐弱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会理想、社会责任意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的相应的措施,旨在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理想信念教育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理想现状
  
  理想可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指一个社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设想和预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当代大学生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的现象,部分大学生理想迷惘,表层理想的多元、多变倾向并对核心层理想产生冲击的现状。表现为:
  1.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同时社会竞争、人们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一部分学生在考学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各种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利益的天平毫不犹豫的倾向于个人,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逐渐形成了以“我”为主。
  2.缺乏人生奋斗目标,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人都是理性的,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地位真正凸现出来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其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及自我责任明显增强,有关国家、社会利益在大学生的头脑里考虑的越来越少。
  3.社会主人翁意识淡化,重个人前途,轻社会思想。一些大学生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这些大学生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
  
  二、大学生社会理想现状的形成原因
  
  1.社会方面的原因
  经济社会的转型造成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体系和道德标准出现了激烈地碰撞与融合,并冲击着原有的传统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意识。诸如假冒伪劣、分配不公、人际关系扭曲等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不断暴露出来。随着大学生与社会的频繁接触,受到的冲击越来越明显。而学校的德育教育方法还是停留在“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上,只注重在课堂的说教而忽视了身教的重要性,注重传递忽视交流,因此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理想,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与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2.家庭方面的原因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生长在溺爱的环境中,只知索取而淡忘了在索取的背后需要一定的付出,还有一些家长自己本身就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至反对这些“虚”的东西,而一切只向“钱”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孩子的道德观、社会责任感……
  3.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型阶段,社会上的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学校的正统教育之间的矛盾在不断的冲击他们,当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越来越多的挫折后,不少同学开始错误的认为老师的教育、学校的教导都是假的,都是虚伪的,在他们心里,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义务离他们越来越远。
  
  三、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大学生的社会理想教育
  
  1.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方面,社会又离不开个人,没有个人,社会就不能存在,就此而言,“社会本质,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如果大学生正确地理解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有利于其社会责任意识的产生。
  2.加强学校对大学生的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作用
  “改变精神价值观点是使现代社会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在当今中国这样一个多元社会里,人们(包括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以集体主义道德为核心的道德价值导向,以便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他们能够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3.使大学生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发展的。没有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没有生产力的提高,没有生产关系的完善,没有精神文明的进步,就不可能有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价值实现的唯一的途径在于推动社会整体利益发展,在于每个人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因此“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大学生如果懂得了这一道理,就会自愿地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邵晓莹.提高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有效性.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03期
  [2]陆海.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教书育人.2007,(11)
  作者单位: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群文阅读不同于传统单篇式阅读方式,其更加注重的是学生阅读上的连贯性和自主性,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文字的归纳和分析能力,实现传统“在阅读”到“会阅读”模式的转变。简要论述了群文阅读的重要价值,并提出了几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教学方法。  关键词:群文阅读;价值;教学方法  群文阅读是建立在教材单元的基础之上,将教学单元内的多篇文章进行融汇整合,贯通成为一个整体目标,在此目标指引下对学生阅读理
批注是我国传统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者在阅读时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是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小学语文教学阅读中的批注发表些浅见。  一、感想式批注  一个人用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我要求学生读完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如,学习了《鲁滨孙漂流记》精彩片段之后,不少学生在“好
人们常说:“栽树栽根,育人育心。”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位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健康型人才,班主任就应当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搭起一座用爱心构建的“桥梁”。  我是一位乡村教师,长期生活在农村。现在在一所地处偏远的农村学校——重庆璧山区丹凤九年制学校任教,在24年教学生涯中,我任了24年的班主任,我与我的学生接下了不懈之缘,深知爱心教育的重要。  “爱心”是润滑剂。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是我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英语教师口语技能的培养逐渐成为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中小学课堂对于英语教师口语技能的要求在细节方面不尽相同,教师和教师培训者需着眼于其不同之处,有理有据、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展和培训,方能培养出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中小学合格师资。  关键词:义务教育;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口语;差别  随着2011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实
每个学生由于受到不同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成绩存在着差异。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存在后进生,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认真负责,特别是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更不能让他们掉队。教师要用爱心打动他们,用智慧启迪他们,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就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用“偏爱”开启后进生心灵的大门。  一、“爱”入其境,了解后进生  后进生的形成是有原因的,班主任需要与后进生进行交流,拉近师生之间
一次语文课,讲授课文《妈妈的爱》。这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用小诗的形式讲述了妈妈对孩子无私无尽的爱。在社会学校里,本课很好讲,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结合家长,或说或写,都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本篇课文无疑是在孩子受伤的心灵上撒盐,这篇无法绕开的课文着实难住了我。备课时我曾设想将文中的妈妈换位成学生的家长,奶奶、姥姥、姑姑、婶婶等亲人,但又推翻自己的设想,这些角色真的无法代替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较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以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我在探索高效课堂的实践中,不断转变教学理念,不断努力学习探索、尝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以期更好地指导和改善教学,这里谈几点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向学生借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的最理
2013年,我新接手了一位退休老教師的班级,并当了这个班的班主任,作为新任的班主任,我并不是很了解这个已经进入转型期的四年级。为了尽快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我从接手的第一天起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班级里和学生交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及学习上的问题。但在融洽的气氛中,我发现有一个学生总是很不融洽,他叫杨洋(化名)。  杨洋总是趁同学不注意时推倒同学或将其他同学的书本文具乱扔在地上,而且还找茬和同学打架。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已经开始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项必备技能。顺应新教改理念,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就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养成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谈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思维;实践能力;新教改;素质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创新意识和
摘 要:说是人类最基本的言语实际行为之一,是思想的口头输出和表达,是人们对外界信息经大脑处理后的一种思想在声音语言上的表达形式。培养小学生开口“说”的能力已成为学习初始阶段的主要目标之一。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之一“哑巴英语”现象作了简单的分析。同时,从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现状出发,分别从“敢学”“乐学”“会学”等方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进行探讨,同时辅以课堂实例,由词到句到语a篇,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