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高考社会化之利弊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英语社会化的时间表虽未知晓,但势在必行。因涉及面广及影响深远,改革方案一出,便迅速引来热议,各大媒体、论坛纷纷加入,一时间,英语高考成为社会焦点。对此,人们众说纷纭,观点喜忧参半。本文就英语高考社会化的主要利弊,作尝试性分析和归纳。
  一、英语高考社会化之积极意义
  首先,促进英语教育本质回归。考试政策是英语教育的“指挥棒”,对英语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英语的交际应用属性大打折扣,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升学就业的“敲门砖”。应试化的英语教学背离了英语教育的初衷,因此,英语不纳入高考总分或不统一高考,将有助于英语远离应试,回归交流工具的功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死胡同”。
  其次,促进英语教学和测试研究。英语高考社会化,要求相关教育部门和机构,在教学层面上,就课程设置、师资匹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此外,就形式而言,社会化一年多考,类似于现在比较成熟的雅思、托福或BEC考试。但此类考试是由外国考试机构设计的,仅适用于他们国家的具体情况。所以,如何开展和设计英语高考社会化考试,便成了测试学领域的研究新课题。
  再次,体现以生为本。一年多考,打破“一考定终身”,给考生提供更多选择权,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从某种程度来讲,一年多考,有利于考生缓解考试压力,降低高考恐惧感。
  最后,英语培训机构是英语高考社会化的受益者之一。考试次数的增加,培训机构的生源也会增加。生源的增多,要求培训机构扩大师资规模,研发新的对路培训项目。这些转变,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促进了就业。可见,英语高考社会化,具有一定的积极的社会意义。
  二、英语高考社会化之消极意义
  为便于表述,消极意义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
  教师方面:英语高考社会化给教师带来新的顾虑和担忧。
  首先,一年多考,会否降低英语的学科地位?如答案为肯定,势必会造成英语教师的心理失衡,也会导致英语教师收入降低。因为学科地位决定教学工作量,而教师收入的一部分来自教学工作量。收入降低,就会影响到教师对教学的投入,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其次,社会化考试相对传统高考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考试。这就需要教师重新研究并适应新的考试要求,调整教学。这对那些有一定教龄的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负担。因为,调整需要时间和精力方面的投入。此外,英语高考社会化也带来一些连锁问题。如,有的学生第一次就考了理想的成绩,那么这些学生后期是否该继续上英语课?上什么样的英语课?何人何时教这些课?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教育机构必须面对的,而解决这些问题,必然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
  最后,实行社会化考试,责任主体会由此发生转移,这样,新的教育混乱现象会由此而生。考试的社会化,甚至会颠倒办学主体。比如社会办学机构成“香饽饽”,而公办学校教学被边缘化,反倒成了配角。
  学生方面:前面提到,英语高考的社会化缓解了考生的高考压力,也给了他们更多考试机会。但如若把握不好,在轻松的情景下,则考生的懈怠和惰性等坏习惯容易滋生,直接影响学习成绩。
  另外,据教育部规定,英语高考社会化后,英语依然会以高考录取的参考之一而存在。这样,考生会出于竞争而不停考试,以刷新成绩,甚至会有学生为成绩报读培训班。此类做法在时间、精神和经济上,都会给学生乃至家庭带来新的负担。这样一来,改革只会带来新一轮“英语热”。
  三、结论性分析
  此次英语高考改革,目的是使英语回归其语言工具的本质,让更多人能够运用好这个工具。出发点是积极的。另外,作为教育部高考改革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英语高考社会化,对我国未来教育的改革发展有长足意义。
  当然,该方案仍存在诸多不足,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比如,如何社会化?是否参照国内外成熟的社会化考试模式?如何将高中英语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很好地衔接?因此,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在配套改革方面做足功课,多方考量,尽量避免可预见的问题。总体说来,该方案表明了我国相关部门改善英语教育的决心和努力。
  以上就未来英语高考社会化方案的利弊,作了简要分析和归纳。除上述利弊外,肯定还存在其他利弊,期望更多的人关注英语教育,关注英语教育改革,为我国英语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添砖加瓦。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今世界和中国,学好英语,对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无需赘言,英语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和知新的路径之一。不管是作为一门学科来说,还是作为一个认识世界的工具来说,英语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英语教育不可替代,更不可荒废。
其他文献
【摘要】《红字》是一部经典文学作品,作者为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者纳撒尼尔·霍桑。在《红字》作品中作者充分运用了自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跳跃性思维来为读者呈现了一部精彩纷呈的视觉和心灵盛宴。因此对《红字》的研究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开,不同学者从多方位角度来进行作品诠释,取得的成果较为瞩目。新历史主义角度来分析《红字》是近些年新兴研究课题,对解读作者思想情感以及揭示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大学生们的就业越来越困难,对于大学生们就业难的问题有很多种原因,其中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由于缺乏基本的职业技能才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提升大学生们的职业能力能够有效的缓解大学生们就业难的问题,如何有效的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对于高校来说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职业教育的高校英语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 高校英语 教学方法  每年我国都有很多大
【摘要】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领略学习的魅力。而不科学的评价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中等师范英语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注意正确的使用评价,让评价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在此,笔者主要针对如何提高中等师范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质量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991年,麻省理工学院与加州理工学院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资助下,开始联合建设“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经过20多年的努力,LIGO于2016年2月11日宣布其探测到了
I.Liquidated damages provisions of Anglo-American countries distinguished from that in China Liquidated damages provisions in Anglo-American countries are diffe
期刊
【摘要】语言和文化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就必须适当的进行英语文化导入。本文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文化导入原则和方法,目的在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导入原则 导入方法  教育部办公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
期刊
【摘要】运用WebQuest进行英语探究性学习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而且激发学生通过体验性、探究性学习,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文章从WebQuest的理论依据到WebQuest活动的看展和实施,谈谈新课改理念下,使用WebQuest进行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论述如何展开探究性学习和探究活动。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新课改理念 We
【摘要】语言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为了交流而产生的,因此任何一种语言产生都有其文化和环境背景,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环境孕育出了不同民族的语言,同时,一个民族的语言,又是了解民族文化窗口。由于文化和地域差异而引起的交际困难,大多表现为语言在交际中运用是否得体、场合是否得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化形成有着环境和地域的背景,因此,中国人学习英语,首先必须了解英、美、等这些国家的文化背景,否则就是中国式英语。
【摘要】很多职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存在困难,往往不能重视学习。如何转化后进生是现代职业教育学校教育中相当重要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如何转化后进生,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将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后进生如何转化,如何进行心理辅导做一个探讨。  【关键词】知 情 激 化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育是一种艰巨的事业,它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根据二十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