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二、三十年代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兴起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ao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兴起深受历史传统和现实因素的影响。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和德意志民族民族特性是德国法西斯运动兴起的民众基础。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德国法西斯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希特勒的个人政治谋略是法西斯兴起的导火索。
  【关键词】德意志 民族主义 法西斯 希特勒
  20世纪上半叶,法西斯主义成为国际范围内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鼓吹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宣扬和推行独裁统治。到20世纪20年代,法西斯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世界各地都有法西斯组织出现。在1929~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冲击下,希特勒及其领导下的纳粹党利用这一时机,大肆宣传,积极扩充自己的势力。最终他们居然采取合法途径参与竞选,成功掌权,给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一、德国法西斯运动兴起的群众基础
  德国法西斯之所以兴起,与德国历史上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非理性主义的反动思想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而这一切促使德国人形成了重秩序、守纪律、崇尚权威的的民族特性。此外,由于德国的近代化过程是依靠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因而浓厚的封建意识的存在也成为纳粹分子鼓吹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理论依据。
  1、德意志的民族特性:重秩序、守纪律、崇尚权威
  德意志人是古代日耳曼人的直系后裔。919年建立起第一个德意志王朝,以后历经嬗变,1871年取得普法战争胜利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德意志帝国。 其民族经历分裂与统一,并长期在战争中生存。所以,德意志民族意识得以成长。另外长期受到军国主义教育。因此形成德国人的重秩序、守纪律的精神。
  德意志人还有崇尚权威的传统。在德国千年的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腓特烈大帝、威廉一世、俾斯麦……而随着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兴起,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神话与崇拜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这也使得德国人有了一种崇尚权威的民族特性。希特勒认为,法西斯政权继承了德国腓特烈大帝建立的第一帝国、傅斯麦创建的第二帝国的传统,所以自称“第三帝国”,并以专制君主的继承人自居。可见,如果德国没有这种崇尚权威的氛围,希特勒要建立独裁统治,是很困难的。
  2、德国拥有浓厚的专制主义传统
  德国是在19世纪70年代通过对丹、对奥和对法的三次王朝战争中建立起来的。 由于德国的统一都是由统治阶级的上层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通过武力完成的,原统治阶级中王室、封建贵族等传统势力仍很强大,在经济上逐渐演变成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却保留了浓厚的封建军事专制主义的残余。这种历史上的封建残余思想,不仅“为法西斯主义的滋生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也使法西斯政党的上台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必要条件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的不公正待遇、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经济的打击、魏玛德国面对危机无力解决导致人民群众生活的恶化……严酷的现实境遇促使人们“求新”、“求变”。而纳粹运动强大的宣传攻势和周密的组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群体归属”的需求和“激情爆发”的追求,最终促成了希特勒的上台。
  1、《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压制
  1919年巴黎签署《凡尔赛条约》将战争罪责全部推给德国及其盟国,并对德国实行严惩。对疆界的重新划定,使德国丧失了13.5%的领土和10%的人口;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德国军备被遭到严格限制;德国要向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等。这一条约成为德意志民族历史的耻辱。和会刚一结束,德国的复仇主义者便喊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战后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的蔓延,为纳粹党和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2、魏玛共和国统治的虚弱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魏玛共和国在德国成立并颁布了宪法。这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成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是,德意志长久以来的封建残余并没有得到清除。德国人民对这个政府的并不信任。而在魏玛政府内部,矛盾斗争也依然尖锐。政治党派的碎片化导致魏玛共和国执政14年中没有一个政党能够单独执政,一些规模很小的政党,如早期纳粹党,就有可能得到生存的机会。内阁更迭频繁,大大增加了政局的不稳定性。纳粹党充分利用国会之间各党派的矛盾,联合社会民主党反对德国共产党,最终促使希特勒得以成功上台。
  3、经济危机对德国的严重冲击
  在一战后,德国经济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但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以后,通过道威斯计划的实施,依靠美国的贷款,使濒于崩溃的德国经济得以复苏,成为“整个世界经济史中最壮观的一次经济复兴”,人民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德国经济繁荣是短暂的。1929年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迅速影响德国,使德国遭受的打击最严重,工业生产迅速下降,退回到19世纪末的水平。数十万中小企业破产,失业人数高达八百万。德国曾一度有过的繁荣景象,转眼间烟飞灰灭。德国劳动人民生活又重新恶化,同统治阶级之间矛盾又不断加深。
  这次经济危机为纳粹运动的迅速崛起和法西斯最后夺取政权提供了良机。希特勒利用经济危机造成的困境,开展了强大的宣传攻势,笼络和争取德国人民,从而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纳粹党的党员人数也迅速增加。。经济危机所造成的混乱形势是纳粹党最终成功上台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希特勒和纳粹党的政治谋略
  经过1923年啤酒馆暴动的失败,希特勒改变了政治策略。一方面,他利用他的演讲天赋到去全国各地发表演讲,竭力争取城乡小资产阶级群众。另一方面,对于大资本家,纳粹也竭尽争取之能事。1931年,希特勒走遍全国,同重要的企业界人士私下会谈。通过这两手的准备,希特勒不仅赢得了城乡群众的支持,而且德国的大资本家们对希特勒也大家赞赏,愿意辅助他上台。这样,希特勒在国内赢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他的最终上台也木已成舟,无可挽回了。
  总之,德意志以保守的方式完成了现代化改革,这样就使得德国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对德国之后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成立的魏玛共和国在体制上的设计缺陷,使得它不能够很好地发挥政府职能,对到来的经济危机束手无策。陷入绝望的广大人民听信了希特勒的蛊惑,再加上大资产阶级的背后支持,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交织在一起,使得法西斯一时得逞,给人类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也留下了深刻的思索。
  参考文献:
  【1】朱庭光主编:《法西斯新论》,重庆出版社,1994年4月
  【2】【英】迪克·吉尔里:《希特勒和纳粹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3】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商务印书馆1987年中译版
  【4】吴友法:《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与德国法西斯的兴起》,《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4月
  【5】李工真:《德国现代史专题十三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其他文献
让学生不仅学会听歌听曲,还能从中加以欣赏音乐作品,这仅仅是音乐教学的一部分内容,还应包括教师潜移默化地在音乐教学中将乐理知识渗透进去.对于初中生来说,其音乐学习的基
学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入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不断深入,小规模家庭承包经营已经越
摘要:教育是社会永恒的话题,寻求适合儿童发展的新型幼儿园教育模式是当今时代必不可少的旋律。本文通过对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实践现状的调查,分析了我国幼儿园教育方面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进而提出新型的幼儿园社会化教育模式,寻求改进适宜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方法和手段,改进和,革新我国的传统教育实践,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幼儿园教育模式的发展。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知识化时代,知识社会的到来,
俄罗斯著名的思想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人的好习惯就是在银行里存入了一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象欠了别人的一笔利贷,老在还款,老是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培养孩子财富。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呢?  一、父母要一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对孩子品质的形成,行为的培养起重要作用。常听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平时爱看电视,岂不知家长就是个电视
欣赏、评述是中小学美术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美术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这些学生长大后,大部分是不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消费者”,只有极少数人才可能从事与艺术创作有关的行业,即“艺术生产者”。如何让他们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如何让每位学生都能“热爱传统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如何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形成对文明向往的积极态度?美术欣赏,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可是该如何才能把
摘要:有效教学是教学永恒的追求。让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达到最优化,应紧扣教学目标,找准提问的时间和机会,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问题成为启迪学生思考的桥梁,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优化。  关键词:高中语文 有效性课堂 提问方法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无疑则无思。目前课堂上,特别是高年级的课堂常常是设问:即自问自答,很少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为什么?我作了一番调查,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提问时没有讲求提问的艺术。优等生
一味把“道德规范”人为地抬高至“法律规章”,把“道德规范”的内化过程简单地变成人人必须执行的一纸条文,我们的美德教育,还有多少可以称颂的“美感”  道德和法律,都具有约束人的行为、稳固社会的共同特性,但如果用法律规章手段去维护、实践道德规范,那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负作用  美德教育应当自然些美丽些柔情些,少用刚性多用软性,少用规定多用感化,少用强制多用熏陶,要让美德成为滋润青少年心田的甘霖,美感成
UI设计作为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和其他艺术有着很多共同性。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艺术作品。首先,美的艺术品必须是完整的,其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是艺术作品艺术美的必要条件。内容与形式的任何不协调,不适应以至相分裂,都会破坏艺术作品的完整,当然更谈不上艺术作品的艺术美。另外,我门分析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时,曾谈到作品意蕴,意境,风格与格调等问题,应该说,这些因素也都是创造艺术美的条件。 所以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