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的教学体会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91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以学生为导向,以充分发挥每一位同学的潜能为目的,摸清起点、循序渐进、勤于思考、温故知新为最基本的教学原则,真正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做出努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引导;循序渐进;温故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中国的教育开始新的历史起点。小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心智、家庭环境等因素存在差异,因此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也有所差别。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等,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学生多思考的习惯。
  一、善于引导,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对待中学的学生可以着重基本知识以及概念的讲述,并利用习题的讲练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但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以及心智比较稚嫩的原因,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接受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小学生的数学教学必须紧扣学生的兴趣进行导入。
  1、新课引入要以兴趣作为起点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小孩子比较好动,不容易集中精力。作为一名小学老师需要充分考虑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在新知识导入时,与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联系起来。因此,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可以将此方法适度加以运用,召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使他们在对知识极强需求的状态中学习。
  2、问题设计要富于层次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离不开问题,合理的提问以及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小学生本身身心发育还不完善,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鼓励启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课堂问题设计要紧扣教学内容,并以简单易于回答为主,让每个同学都充满自信,敢于勇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果有某个学生回答出来了,或者回答出了具有启发性的想法,老师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积极思考的同学予以充分的肯定,以此激发其他学生学习的热情。
  3、课堂练习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本身就比较爱玩。老师在课堂练习的设计上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上了一堂课学生本身就感觉有些疲劳了,课堂练习的目的是让他们巩固新知识,因此课堂练习一定要适宜适度。课堂时间有限,老师一定要对课堂练习有所选择,选择难度适中的题目。这样做一方面是不会让小学生学些数学的过程中感觉太疲劳,吃力。另一方面是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让学生完成全部练习,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每一次新课完成,课堂作业可以把教学内容的类型题作为练习的起点,在课堂上就可以及时发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遵循以上方法设计练习,符合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规律,教学效果好。
  二、数学教学循序渐进
  数学教学的一个特点是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进度。比如有的知识点比较难,那么老师可以注意教学进度的设计,适当放慢节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消化知识点。
  1、在教学内容的难点处需要循序渐进
  在讲解新课时,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现有的知识水平、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将引入的起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相对应,就是将教材内容降低到学生的起点上,然后再进行教学。例如,我们可以把教材中原来的、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作为引入起点,如在教学五年级《组合图形面积》时,可先帮助学生回顾在前面单元所学习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再教授学生对组合图形进行分割添补的处理进入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适当地弱化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2、在学生易错易混淆题处设计循序渐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能会发现某些题目错的学生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重视这个知识点的作业讲评课和试卷讲评。在作业讲评或试题讲评可以设计如下循序渐进:(1)抓住学生解题时易错、易混淆的典型题目(2)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找原因(3)利用题目的讲评对易错易混的知识进行再次回顾讲解(4)做变式练习进行巩固等。这样的处理可以达到纠正错误、巩固知识、强化数学技能、提高学生能力的功效。通过老师对于易错易混淆的辨析,学生就能容易地克服了本题的难点。
  三、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温故知新
  1、勤于思考
  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它形成的过程中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如六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让学生多经历演示图形的变换过程,通过摆一摆、移一移、转一转、说一说、画一画等活动,亲身经历复杂图形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这些看似简单的环节,其实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动脑的好习惯的开始。
  2、温故知新
  数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也需要我们的温故,只有常常温故,才能更好的学习新知识,因此老师一定要在这个方面加以重视。在教学中常出现这种问题,新知识讲述时,涉及到旧知识的衔接,老师启发学生回忆之前学习过的东西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都忘记了。遗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因此在这个方面,老师研善于引导学生温习旧有的知识。比如,提醒学生,明天老师会提问你们前几天的功课,回去看看书准备一下,或者在作业练习的布置上可以考虑新老掺杂,让学生们积极温故。通过合适的温故,不仅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对已学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向往学习。
  四、结论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积极探索的过程。对老师来说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把握恰当的方法,因材施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化解困难,不断成长的过程。而和谐的互动,恰当的引导则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最好的方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导引学生善于思考、温故知新学好数学,从基本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培养学生更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蒋赛君 一堂小学数学探究性复习课[J] 中学教研(数学)2005(8)
  [2]段国社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 中教研究 2005(6)
  [3]熊川武著 学校管理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学科教育和人生观培养是两个不同发展领域的教育命题。长期以来,在教育行动中这两个命题始终未能做到相得益彰。80年代后,随着日益沉重的应试压力,语文教学中繁琐刻板的字、词、句操练愈演愈烈,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既漠视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审美,也忽略了对学生人生观和品德等方面的有效塑造。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
物理知识来源于人们对实际生活的认识,但又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初中物理是小学综合科部份知识的延伸,是属于自然学科的范畴,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物理这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更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这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赋予全新教育理念的新教材,广大贫困山区中学物理教师感到困难重重,笔者认为这些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面临教育价值观的困惑  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是教育活动的
“学案教学”以实用主义为原则,以我们学校当前的教学实际为出发点,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素质与应试兼顾。“学案教学”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的结合起来,教师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学案”,从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解题技能的培养到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开发 ,对学生学习进行系统的指导。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突出个性和创新,通过师生的教学互动,达到共同提高。  
【摘要】先秦历史散文,或称先秦历史叙事文,是中国叙事文学的主要源头。本文主要对于《战国策》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讨论和分析,希望对于今后的叙事文学中塑造女性形象方面的能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战国策》 女性形象分析 个性特点 细节描写    1 引言  尽管我们今天看到的《战国策》,是西汉时经刘向整理过的本子,但各篇的原始作者,应都是战国人。《战国策》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战国策士游说的言论和行事
作为老师,我们一直鼓励学生要有独立见解,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要人云亦云,即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要真诚地,尽量有高度地看待一个问题。而不是仅仅顺从于他人的思想或某种习俗。这实际上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有人说,批判精神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宏大的批判过程。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可以看到,生物的发展正是源于不断的对自身的批判。西方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批判性
在语文学习中,不少同学提到语文就茫然不知所措,说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不知如何挖掘;语言文字组合千变万化,不知如何深究。其实,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我们不妨从模仿开始,在模仿中先尝试学习语文的妙处,再在模仿中慢慢渗透,然后不断加以自己的创造、创新。  一、在模仿中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1、学语言也可从模仿开始。模仿别人的语言进行运用,模仿别人的思路组织文章,模仿别人的手法进行写作……历年的语文中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师生互动;问题意识;创新能力    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钟声早已敲响,各个地区的素质教育改革已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因各地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教师的综合素质及观念,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和硬环境各不相同,导致素质教育改革的进度也参差不齐,特别是在我们欠发达地区的教改进程更为迟缓,“雷声大雨点小,重形式轻过程,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较为普遍,笔者认为在我们这些硬环境不具备的地区,推进教育教学
实施“关爱”教育,要关怀学生身心和谐,关心学生学业发展,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关照学生人生困惑;要对每个学生倾注父母般而自然的慈爱,对全体学生公正而无私的博爱,对学生学习生活体贴而悉心的抚爱,对学生缺点不足包容而尊严的护爱,对学生身心真挚而尊重的怜爱。本人拟选取工作中的点滴小事,与大家一同分享关爱教育的无穷魅力,    一、真爱是关爱教育的基石    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年
淅淅沥沥的雨丝从早落到晚,南国的雨季是单调而乏味的,但也让人感到春天到来的兴奋。春雨滋润过的大地定是鸟语花香、莺飞草长,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柱,班主任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班主任的工作就如南国的雨季一样,从早锻到晚寝的检查,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到纪律教育,再到心理辅导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调而乏味。可是,如果班主任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多一份
一、物理新课程实验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发生改变    物理新课程教材注重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培养,加强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材中有大量科学探究的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小实验等。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注重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强调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