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从培养学生边聆听边思考的习惯、培养中学生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养成勤于读写,善于积累的良好习惯等语文学常规教学手段来论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
  [关键词]听 说 读写
  
  在素质教育中,还有不少语文教师只顶住升学指挥棒教学,在课堂上把教学内容照本宣科教授给学生,课后则采用题海战术,美其名谓之巩固知识。而忽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种思想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语文能力如何呢?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早就有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应用方面说,是得到一种本领。”这是叶老经过几十年深入探索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托尔斯泰说的更妙:“好的习惯使人成为天才,坏的习惯能使人成为囚徒。由此可知“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的内部规律加深理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自我的真实的语文能力。
  那么,在优化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良好的语文习惯呢?要引导学生“做主人,乐于学,善于学,入轨道。”为此,要切实抓好以下三方面:
  
  一、培养学生边聆听边思考的习惯
  
  目前的语文教学,重写而轻听、说,故不再赘述“写”。语文教学中,带着疑问聆听教师的讲解、范读等,边听边思索,在课外的聆昕、思考则为我们们平时所忽视。目前胎教学的流行,科学证明了人类对世界的最初认识始于听觉。婴儿呱呱附地到成长为一名中学生,随着他们自身知识的增长、生理上日趋成熟,他们进入成长的“烦躁期”,对周围的大部分“声音”开始有点不耐烦,或只停留在听的阶段,但是常常没有作深入思考索。俗语说得好:“身边一切皆学问。”平时收听广播、听别人争辩问题等,如果能边聆听边思索,亦能获得和提高语文能力。例如,当一名中学生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发现电视节目主持人把姓氏中的“朴”读成“piao”如果这学生能深入思考,联系到课堂上老师读“pd”,想到是主持人读对或老师读对,翻开字典,发现主持人念错了,那么这位中学生的语文认识能力就得到巩固、提高。所以中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养成边聆听边思考的习惯,从中获得、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二、培养中学生口语训练
  
  这里所说的练口,主要指练口才、练说话。培养中学生练口的习惯,具体应抓三方面的工作:(1)在静态语境中练基本功。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安排适宜的练口活动的时间,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使之养成良好习惯。练口前要向学生提出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楚、正确流利”。练口开始时要求学生注意讲话时的声调、仪态。先要求把话讲完整、讲清楚,进而要求生动、感人、精彩。这样反复练习,逐步提高,就会养成好习惯,就会练就“说话”的本领。(2)把课上活,促进交谈。学生在静态语境中的说话能力培养固然重要,但当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更多的将是动态的交际语境。因此我们还应注重培养中学生对动态语境的适应能力。培养中学生这种适应能力,要求语文教师必需把课上活,要为各种形式的交谈创造有利条件:(1)创建“对话、答问、讨论”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设计、机智诱导下,捉住机会,利用更多的动态交流语境,积极练口。(2)围绕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钻进去,跳进来,各抒已见,畅所欲言,让学生说起来,争起来,辩起来。做到这些,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活起来。(3)教师要及时发现说、争辩活动中,那些有新意、有创见、高水平的发言,并及时鼓励创新的见解,激励争辩双方,进而让学生形成一种敢说、爱说、会说的风气。(4)样板效应,熏陶感染。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一方面要严于律己,力求做学生在朗读、演讲、辩论等方面的榜样,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寻找常见的高水平的样板,进行学习、欣赏、评论、效仿。例如,收看电视辩论节目、体育比赛实况的解说等等,让学生欣赏高水平的“说话”。学生能认定样板,才能找到差距,学生自然在效仿过程中学到真本领。由于“考不着”、“课时紧”等原因,这个练口历来不大受重视。这种现象若不迅速扭转,语文教学将会落后于时代,愧对未来。因我们面对的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人们在科学探讨、经济活动、人际交往等中,需要谈论、争辩,需要彼此间理解、认可、支持,需要用最简练、最精确的语言来表情达意…”,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口才,所以语文教学应重视练口,培养学生能说会道、能育善辩的本领。
  
  三、培养学生养成勤于读写的习惯。善于积累的良好习惯
  
  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这一,是教师对课文“分析”过多,滔滔不绝的讲授“冲”掉学生的各项语文训练,剥夺了学生自己阅读、感知、理解、消化课文的主动权,长此以往,学生在堂上就少了自己阅读实践。至于课外阅读,要么是被繁重的作业负担挤掉,要么放任自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这个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顽症”只有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语文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实践的主体,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开展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才能不断积累知识,积累经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每一种新体裁的课文后,宜总结此体裁课文应掌握的各种知识点,以后在教授这种体裁的课文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大胆领着学生开展阅读训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结出每篇文章要求掌握的内容。
  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新课标指导下,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中早就制订教育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并就指导学生读、写、听、说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习惯”,就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细心聆听的习惯、有礼貌说话的良好习惯。这不仅是以法的形式突出强调了“习惯”的重要性,向广大师生提出了明确的教与学的要求,而且还明确了开拓语文教学,提高了语文能力的努力方向。也就是说,要想真正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讲评课是高三总复习阶段中的一种重要的课型。以前曾听到本市一知名的物理教师说过一句话:讲评课多讲不如少讲,少讲不如不讲。当时心中有很大的疑问。去年对城区四校刚进入高三的12个理科班进行了一次学生问卷,关于讲评课设计了三个选项:A,发下试卷,学生自己讨论;B精讲点拨;C、对典型错误分类讲评。结果是:60%的同学选B,40%的同学选A,20%的同学选C。这个结果可以说基本上验证了那
信息技术是近年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日渐重要。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1 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
九年级世界历史中,“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与加强”专题的主要考点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下面笔者以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为例,对本专题中易错的考点进行解读。  一、对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的理解  例1.(2014·广东珠海)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反对教会,批判神学而被捕入狱,最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
目前,初、高中学生中存在着一些现象:不管家庭条件好坏挑吃穿、讲派场,稍有得不到满足便和父母吵闹;不爱护环境,乱扔垃圾;明知道是吸烟有害健康却有学生吸烟;懂得法律知识却偷抢、打架等不正常现象。而且这些学生考试成绩很好,学生为什么明知故犯呢,我认为这叫“智高德劣”。这就说明一些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只讲学科内容,片面强调传授知识而忽视学生思想素质是否提高,教育的结果是言行脱节,道理会讲,实际道德行为却没有
【摘要】 《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萨克雷逗趣而又启人深思的小说。通过女性主义的翻译理论探讨了《名利场》译文。  【关键词】《名利场》;女性主义翻译;萨克雷    《名利场》是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萨克雷是著名的英国小说家。自1833年起,萨克雷就在报章杂志上发表文章。萨克雷的主要作品有:《纽克姆一家》、《凯瑟琳》、《当差通信》、《弗吉尼亚人》等。他的最后一
摘 要 介绍了基于ASP.NET的大学生就业交互平台的功能模型及系统实现。  关键词 ASP.NET 就业 交互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7)02—0006-0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
【热点材料】  2019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公开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六个“一号文件”,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党中央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
2010年的中考已经结束了,在度过这个有世界杯做伴的暑假之后,很多初三同学都要进入自己期待已久的高中阶段,开始紧张充实、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那么大家如何尽快进入角色,顺利实现初、高中的过渡,迎接新的挑战昵?下面将就如何做好高中数学学习的准备工作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一、充分了解初,高中数学学习的不同之处。    1、知识内容的不同。整个高中阶段高中数学所学知识包括“集合、函数、三角函数、立体几
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实施课程标准以后,不仅可促进教师对纯知识传授型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彻底的改革,还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学习积极性调动的程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而且它还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够主动、灵活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其重要意义是教育教学工作者所公认的。本文以人教版八(上)十一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第一课时“SSS”判定条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教学
【关键词】教育;老师;电脑;知识    由于农村的大多数学生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电脑,对电脑的了解甚微,那么我们作为农村电脑老师,在面对这些没有任何电腩基础知识的学生时,我们在电脑课的教学上应该怎么去应对,才能把我们的农村电脑课教学搞好?我想面对这样现实,老师的抱怨是没有用的,需要我们电脑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想出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以下是我对农村电脑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精心备课,教学内容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