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新闻媒体版权领域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hui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互联网行业热潮下,新闻媒体内容与传播呈现了高度的互联网化,数字化媒体内容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大量的媒体数据,包括视频、音频、IP创意等媒体大数据,都面临着版权保护的问题。
  对原创者来说,目前版权保护最大的痛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保护难。传统版权登记方式不仅耗时长而且费用高,对于互联网创作者来说,实在不是一种划算的保护方式,因而大多数网络创作者不登记、不保护,导致侵权频发,版权时刻处于危险之中。
  2.举证难。一些互联网环境下的创作盗窃,由于内容的可复制性以及可快速篡改,即使一旦发现了抄袭等行为,抄袭者也很可能在第一时间就通过内容更改删除相关记录,造成无法有效的举证。
  3.维权难。平台投诉手续复杂,法律诉讼成本高,大多数原创者因此选择保持沉默,任由权利被侵。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版权保护领域,主要能为几个关键问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1.时间戳记录保护
  根据“谁先创作、誰先申请,谁就拥有著作权”的原则,通过区块链技术加盖时间戳,使用世界标准(UTC)时间,证明原创作品的发布先后,同时确保存证时间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2.区块链技术保护
  经由区块链网络,将版权登记的“申请人+发布时间+发布内容”三者合并加密上传,版权信息拥有唯一区块链ID。而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技术特性,保证了数据将永久保存,不可篡改。
  3.司法鉴定保护
  为加强版权信息的权威性,区块链版权系统可以与司法鉴定中心平台对接,每一份区块链版权登记信息都可以同步传送至司法鉴定中心,在侵权诉讼时,司法鉴定中心可直接调取文件进行鉴定,从而解决维权取证的问题。
  (申屠晓明文,摘自“传媒评论”微信公众号2018年5月22日)
其他文献
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集体创作的节目《邓丽君和我》(Teresa Teng and I)获得亚太地区广播联盟(ABU,Asia-Pacific Broadcasting Union,以下简称亚广联)2015年广播互动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