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c8814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跆拳道项目起源于朝鲜半岛,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因其存在较高的观赏性,得到了众多人民群众的关注。跆拳道项目属于技能主导格斗性对抗项目,因此存在一定的运动风险,运动员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因此本研究选取了S大学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关键词:跆拳道;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G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8(b)-0000-00
  1引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新生的跆拳道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逐渐遍及各大城市,由于竞技跆拳道日益激烈,为使我国在这一项目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储备跆拳道后备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高校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人才储备至关重要。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预防高水平运动员在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以及损伤之后怎样进行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选取了S大学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该类运动员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产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发生频率,探究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S大学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35名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作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S大学图书馆数据资源库、中国知网、万方、读秀等数据库,检测与收集高水平跆拳道、运动损伤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搜集到的文献100余篇,为本次论文的撰写提供有力的科学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本研究实际,制定了“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含运动员基本情况、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运动损伤频率、产生损伤的原因等多方面。
  2.2.3专家访谈法
  针对本研究选取了S大学跆拳道专业的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就跆拳道运动员产生运动损伤原因、如何控制和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频率进行了访谈。
  3研究结果分析
  3.1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主要部位分析
  通过对S大学高水平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进行调查,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在被调查的运动员中,所有运动员均有不同部位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跆拳道项目是极易发生运动损伤的竞技项目。在本次调查的S大学高水平跆拳道运动项目员中较为常见的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包括膝关节、踝关节、腰部、腿部等,其中膝关节发生运动损伤的运动员的人数高于其他部位,可见跆拳道项目运动损伤极易发生在膝关节。综合分析跆拳道项目发生运动损伤的部分可知:易发部位均处于腰部以下,原因在于项目自身所存在的特点,在日常训练及比赛中主要使用下肢部分,由于运动员自身下肢力量不足及技术动作使用不够规范、动作变形而引起了运动损伤。
  3.2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分析
  运动损伤发生率就是运动员参与某项运动产生运动损伤的频率,运动损伤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项目自身存在的风险。通过分析数据可知:男女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平均发生率为57.1%,其中男子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为75%,高于平均运动损伤发生率,女子运动员运动损伤率为42%,低于平均运动损伤发生率。通过对教练员进行访谈可知:男子运动员较女子运动员在训练强度、幅度及难度方面均高于女子运动员,因此男运动员比较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3.3高水平运动员产生运动损伤程度分析
  运动损伤按照运动受伤伤情的轻重主要划分为三个类,包括轻度、中度、重度损伤。运动损伤程度的轻重是影响运动员能否继续参与训练及比赛的因素。S大学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多数属于轻度、中度损伤。其中轻度损伤的为3人,占总人数的8.5%,中度损伤的为27人,占中人数的77.2%,重度损伤的为8人,占总人数的14.3%。据教练员反映,重度损伤主要发生在头部因撞击受伤、踝关节重度扭伤、十字韧带撕裂等。
  3.4高水平运动员产生运动损伤的类型分析
  据相关研究表明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产生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有骨折、韧带损伤、肌肉损伤、关节扭伤等多种。在被调查的名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中发生挫伤的运动员人数最多,占總人数的65.7%,常见的扭伤主要包括踝关节、手趾、脚趾扭伤;排在第二的是在比赛及训练过程中发生过挫伤的人数为18人,占总人数的51.4%,常见的挫伤为软组织闭合性挫伤;位列第三的是肌肉扭伤,35名运动员在训练中有17人遭受肌肉损伤,肌肉损伤程度因人而异,主要以肌肉拉伤为主,肌肉拉伤发生最多的是大腿肌肉及韧带处的拉伤;发生皮肤损伤的运动员有13人,占总人数的37.1%,皮肤损伤多数属于擦伤,属轻度损伤。
  3.5高水平运动员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跆拳道项目作为对抗性项目,参与训练及竞赛存在一定的隐风险,跆拳道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及比赛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损伤程度各不相同。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在训练和比赛中均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在训练中产生损伤的原因集中在准备活动不充分这一方面,在被调查的人数中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运动员由于这一原因而产生损伤。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在训练中比比赛中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其中在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于运动员在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在训练中由于运动量过大,导致运动员训练时产生疲劳,进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在比赛中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于比赛中思想不够集中。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S大学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运动在日常训练及竞赛当中时有发生,产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包括,膝关节、踝关节、腰部、大腿等多个部位,其中半数以上的运动员在不同程度上有膝关节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参与跆拳道训练年限越长越容易发生运动损伤,且运动损伤的程度越高;跆拳道运动员产生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包括骨折、韧带损伤、肌肉损伤、扭伤、挫伤等;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分为主客观两个方面,在主观层面运动员本身自我保护意识差,自我把握能力不足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在客观层面教练员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对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把握能力有限是导致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4.2建议
  4.2.1加强队员的思想教育
  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要不断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提高运动员预防运动损伤的能力,加强运动员对赛前准备活动的认识,促使其正确认识赛前活动的重要性。
  4.2.2提高跆拳道训练的科学性
  跆拳道项目自身存在的对抗性致使运动员存在一定的运动风险,教练员科学的训练方法将有助于运动员形成良好的训练习惯,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4.2.3提升教练员自身素质
  学校为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应给予教练员参与教练员培训的机会,促使教练学不断学习先进的训练方法,从而有助于提高教练员自身素质,进而为提升运动员技能水平,提高训练科学性提供人才保障。
  4.2.4加强对运动损伤的防范
  加强对运动损伤的防范主要体现在对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理。在预防方面要强化对运动损伤的监控,定期对运动员进行体指测试,在治理方面要秉承早发现早治疗的宗旨,给予运动员适当的休息时间。
  参考文献
  [1]宋亚平. 静态姿势评估在跆拳道项目运动损伤预防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2]张岳. 北京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与康复训练方法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
  [3]宫恩强. 跆拳道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调查分析与伤病预防[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02):50.
  [4]蔡可心. 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5,(13):25-26.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以湖南省白泥湖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例,随机方式选取40名戒毒人员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取前测与后测数据对比检验工间操对戒毒人员体能康复效果,采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工间操与常规活动戒毒人员的身体素质。分析数据得知,实验组戒毒人员身体素质各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对照组戒毒人员身体各项素质基本无变化。湖南省白泥湖强制隔离戒毒所要针对戒毒人员身体状况,普及及推广工间操活动,促使戒毒人员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
摘 要:该文通过运用体育学、旅游学、民俗学等专业,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深入的研究,旨在借助旅游业来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借助“旅游搭台,体育唱戏”这个平台,使二者相互促进融合,共同进步发展。针对“如何唱戏,如何唱好戏”是我们需要关心、讨论的问题。该文将对山西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进行系统分析,既要实现旅游资源产业化又要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原生态。“旅游 ”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机结合,将会相互
摘 要:OEC模式,即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是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办法,首创于海尔集团。这种管理办法全方位立体化的控制和管理每人每天做的每件事,将其引入该院女子篮球队的培训管理中,将有利于合理组织分配运动员的训练目标,提升运动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达成该院女子篮球队的整体训练目标。该文通过对OEC管理模式在该院女子篮球队培训效能控制中的应用探究,意在寻求高校女
摘 要: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结构及常模制定问卷调查表,对2016级全部新生进行调查后随机选取总分大于160分的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12周(每周3~4次)个性化运动处方,以探寻促进大学生身心干预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科学的运动处方能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随着运动处方实施时间的不断延长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3因子具有非常显著改善。  关键词:运动处方 干预 心理健康
摘 要:“个案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罗兰德·克里斯坦森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在管理学界和法学界运用比较普及。那么,“个案教学法”是否适合普通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呢?本文通过对“个案教学法”的全面介绍,以及具体实例操作应用与演示,旨在展示“个案教学法”在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应用,丰富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水平。  关键词:“个案”教学法 体育理论课 教学 应用  中图分
摘 要: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信息传播方式、思维方式等,互联网的普及也在深刻地改变着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空间和教育过程。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而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更好的对策,使教育者更好的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学生创新创业予以更大的支持与引导。  关键词:互联网平台 高校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摘 要:本文通过对龙岗区实验学校八年级女生体育800米课堂的观察与跟进,总结出八年级女生800米课堂上存在的部分问题。应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个方面出发,分析整理出这四个方面对八年级女生体育课800米项目学习效率的影响,并拟出俱合理性、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与策略。  关鍵词:八年级 女生800m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 要:《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由单纯的基础理论课程向应用基础课程方向转轨,已经为运动生理学界所共识。这种性质的转变,要求必须对《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改革。《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目前的现状是课时较少、内容繁多、概念抽象,研究生不易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健康教育课程目标的要求,对运动生理学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通过优化教学板块、教学课件的制作、革新考核方法等教学改革措施,
摘 要: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随之而来的是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变成了学生综合评价的关键指标。国家大力提倡创业创新的时代背景中,基础教育环节需要更坚实的基础。文中重点研究小学体育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关方式。希望为将来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带来更大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培养学生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
摘 要:太极拳动作结构比较复杂,路线更加变化多端,对教师教法提出了更高要求。武術被确立为“校园教育运动项目”之后,作为武术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认真思考武术到底该如何教,如何练,使学生真正喜欢上武术。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法、实验法及自身的实践教学对24式太极拳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武术 教学方法 校园教育运动项目 再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