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生语文基础,活化语文教学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是一门系统性、人文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无论是从语言文学角度,还是从文化信息方面,都要求学生学习、体验、感悟,才能提高语言组织能力与文化品位,提高综合素养和人文素质。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语文基础、感知能力、理解程度、掌握水平,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使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的感知实际,教学方法切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学过程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乐园。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洞悉学情 活化方法 质效双升
  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针对学生不同的学情,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情相吻合,对教学的内因和外因进行有机调控,通过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能力素质,提高教学效率。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进行初步探讨,与同仁商榷。
  一、把握学情,因势利导,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源。课堂教学实施的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结果。教师要了解掌握学生的语文基础、感知能力、努力程度和提升空间等学情,以及学生对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活跃教学过程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促进教学效率提高和学生成长进步出发,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探究、成长进步的需求,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舞台,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乐园。笔者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注重在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上下工夫,求实效,引导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滋生语文学习情感,引导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中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衔接生活、联系实际中检验所学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思维能力,让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提高语文教学成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笔者教学《芦花荡》一课时,由于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引导学生在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比较法“四法”并举的互动过程中,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感知文中景随情移的写作手法。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的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主人翁优秀的意志品格。另一方面,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剖析主人翁的品质,让学生研究作者的写作方法与写作特点,学会方法,掌握特点。在笔者的引导、点拨下,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充分了解、掌握了文中景随情移的写作手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二、活化方法,优化过程,采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活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技能,学到有价值的语文。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师要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更能满足学生成长进步的需求,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要通过现代媒介学习新型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教学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利用和推广,成為学生最亲近的良师益友,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殿堂。如,笔者在教学《故乡》一课时,一方面以学习描写人物外貌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引导学生开展肖像描写训练。另一方面以学习对比手法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和景物的几组对比描写,进行解读分析,这一双管齐下的方法,使学生耳目一新,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成效,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课文教学的不同特点、不同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等一些故事性强、通俗易懂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采取表演法、故事法,在对话和表演中再现人物的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在教学《被压扁的沙子》、《奇妙的克隆》等科普性较强、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文章时,笔者让学生认真阅读,应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运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补充,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由于有了自主学习的基础,学生在教堂上就会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听讲,提问,对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一听而过,对没有掌握的内容就会刨根问底,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联系实际,注重学法,实现质效双升的教学目的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为教学活动往往都与教学对象密切相关,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感悟能力、不同的思维方式对教学质量有较大影响。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对学生不喜欢的教学内容,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对学生读不懂的字里行间,要千方百计让学生读懂;对学生学不好的诸多方面,要挖空心思让学生学透。教师要注重整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拓宽语文教学渠道,拓展语文教学空间,使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能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发展实际和感知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身于语文学习的各种活动,不断提高能力素质。如笔者在教学《背影》一课时,以问题的方式留下了预习作业,让学生自读《背影》回答问题,课文中描写了父亲怎样的形象?父亲让作者最感动的方面有哪些?等等,在课堂上询问学生读后的感受。当下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朱自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学生的回答不尽满意。于是,用孙道临先生的朗诵拉近学生与作者心灵距离,课上,让学生仔细聆听孙道临先生的朗诵,在听的同时带着情感重新感受父亲的形象,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自己生活中亲人的背影。然后完成同题作文《背影》,有的学生写奶奶,有的写外婆,有的写父亲,有的写妈妈,笔者选择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在课堂上品读,学生含泪读着自己的“作品”。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情景交融,使教与学达到了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尽管教学方法众多,但教师要有选择地运用,使教学方法更加优化,达到质效双升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改进教学理念,活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改进、优化和创新,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提高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微生物学检验》课程的积极性,加强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与临床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文章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综合能力培养和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考核制度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 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改革  《微生物学检验》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1],本课程具备专业性强、实践性强、临床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大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教学班级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提出了对大学数学进行分层次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并阐述了分层次教学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数学教学 分层次教学 教学改革  大学数学是理工科各专业最重要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多门课程。这些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数学理论、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而
摘 要: 文学作品以具体形象表现生活,以热烈的生活情趣吸引读者。不同的作品以不同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融入了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在给学生解读文学作品时,要努力寻找个性美点,挖掘作品内涵,感悟作品情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运用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才能完成语文新课标所赋予的任务。  关键词: 文学作品 个性之美 解读方法  文学作品以语言为工具,以各种文学
摘 要: 初中语文学习是一个在积累中获得知识的过程,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应该在加强语文积累的同时,注重对所积累知识的梳理,让每一个知识都有它的归属地。要想学好语文,积累与梳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积累和梳理,学生可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语文素养,学会为知识分类。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知识积累 知识梳理  积累和梳理是语文学习中必须养成的习惯,语文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