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结合埋疣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液氮冷冻联合埋疣法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液氮冷冻结合埋疣法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液氮冷冻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临床疗效及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治疗组7d开始出现疗效,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10d开始出现疗效,总有效率为62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4+、CD8+治疗前后比较P<001,对照组,CD4+、CD8+治疗前后比较P>005。结论液氮冷冻结合埋疣治疗扁平疣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治疗;扁平疣;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2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49-02
  扁平疣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3所致。目前治疗多采用激光或冷冻去除可见疣体同时给予抗病毒药或中药口服、外洗,一般疗程长,治疗复杂,且复发率较高。本科于2010年7月——2012年1月,采用液氮冷冻并联合埋疣法共治疗扁平疣12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符合扁平疣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50例,女70例;年龄16-55岁,平均221±44岁;病程1月-10年,平均12月。皮疹分布以面部、手背为主,其次为前胸、颈部及前臂。皮疹数量10-100个不等,分散或密集分布,大小不等,如绿豆、米粒大小。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液氮冷冻联合埋疣治疗)80例、对照组(液氮冷冻组)4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及皮疹分布部位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例排除标准:孕妇、哺乳期者;年龄小于16岁者;疤痕体质者;皮疹数量大于100个者;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或严重心、肺、肝、肾、血液系统疾病;不同意本治疗方案者;未坚持治疗及失访者。
  12方法
  121治疗的方法和治疗组的情况选择上臂三角肌下1/3处皮下组织作为包埋位置,手术部位常规消毒,铺孔巾,2%利多卡因针剂局部麻醉,呈豌豆大的皮丘,在皮丘处沿皮纹用小尖刀切开05cm的切口至皮下,可用剥离子深入皮下,分离形成一腔隙,然后选择患者较隐蔽部位的典型新鲜的疣体1到2粒,通常为粟丘疹大小,常规消毒,再用生理盐水清理后用剥离子刮下完整的扁平疣体,创面压迫止血后再用无菌纱布包扎和胶布固定,把新鲜的疣体埋放于已剥离好的三角肌皮下,再用“0”号线缝合切口1-2针,消毒敷料包扎,术后口服抗炎药物,6-7d拆线。在埋疣治疗的同时,选取3-20个较大疣体,用棉签蘸取液氮,直接涂抹于疣体,待疣体发白为一个冻融,每个疣体2-3个冻融。经过7-14d以后,扁平丘疹结痂脱落,脱痂后未消退者,再次重复治疗,一直到扁平丘疹完全消退。术后3-6d创面不接触水,创面结痂不强行剥掉,让其自行脱落。创面外涂红霉素软膏以防感染。面部患者治疗期间禁止阳光曝晒。患者1周复诊1次,治疗6周后进行疗效判定。
  122对照组单独采用液氮冷冻治疗,冷冻方法与治疗组相同。
  13疗效判定标准1-4个月疣体完全消退者为痊愈,疣体消退60%以上者为显效,疣体消退30%以上为有效,疣体消退不到20%或无任何变化甚至增加新的疣体者为无效。
  14120例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随访时抽取静脉血液应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进行检测(试剂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按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正常对照组结果来自30例健康志愿献血者。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通过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经血尿常规、肝功能检查未发现异常现象。
  23不良反应及随访治疗期间,治疗组6例术后局部疣组织植入处皮肤有轻微红肿反应,血象、体温均正常,无特殊处理症状自行消失。治疗组冷冻后皮损处出现水疱3例。对照组冷冻后皮损处出现水疱4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予处理自行缓解。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均未出现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无瘢痕形成。
  3讨论
  扁平疣是由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表皮肿瘤。在人和动物的实验中证实疣的发生和消退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其中细胞免疫对扁平疣的防御机制起主要作用[1]。
  目前对扁平疣的治疗方法很多,临床多以清除增殖性皮损为主,仅从清除皮损着眼,往往采用激光或冷冻治疗,该方法复发率高,对少数皮损尤其摩擦部位容易导致感染[2]。结合文献已报道的内容[3]我们采用液氮冷冻结合自体疣移植术治疗疣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中治疗组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瘢痕,少数出现水疱、色素沉着,均未予处理自行缓解。此外,对120例患者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治疗组,CD4+、CD8+治疗前后比较P<001,对照组,CD4+、CD8+治疗前后比较P>005。
  分析其原因:目前研究显示[4-5],活化的T细胞浸润,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及自然杀伤细胞在疣体消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采用自身组织疣体作为抗原埋入患者体内,充分与患者血液接触,刺激机体产生自身抗体以激发自身免疫反应,通过对T细胞的免疫调控增强免疫监视作用,尤其使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增强,起到杀灭特定病毒从而清除疣体的作用。而冷冻治疗仅通过低温作用于病变组织,以达治疗目的[6]。在本研究中,把埋疣和冷冻相结合,冷冻可以快速去除疣体,而埋疣可以通过激活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从而起到清除残余扁平疣的功能。通过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也进一步证实了患者的T细胞亚群功能在经过埋疣后,T细胞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这对于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本组冷冻联合埋疣治疗比单纯冷冻治疗显效时间早、效果显著、费用低,而且手术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易接受、复发率低,所以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国亮皮肤病学第1版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272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22-224
  [3]李钟灵冷冻治疗面部皮肤病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58
  [4]梁虹,熊腊元,付继成,等自体疣移殖术治疗疣患者临床及免疫学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0,16(3):240
  [5]孙常娥疣移殖手术治疗寻常疣48例疗效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25(3):183
  [6]王玉生冷冻治疗疣的临床免疫反应[J]免疫学杂志,2003,19(3):52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治疗食道静脉曲张对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6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住院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每例患者套扎前后门静脉主干、脾静脉、胃左静脉内径及平均血流速度,测定胃左静脉的血流方向。结果 套扎治疗前后门静脉、脾静脉血管内径无显著统计学变化(P>0.05),套扎治疗后门静脉、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增加,有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前患者门静脉平均血流
【摘要】目的探讨沐舒坦雾化治疗在老年卧床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老年卧床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1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患者痰液粘
【摘 要】目的:对支气管肺炎患者采用不同的雾化吸入法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收治的180例支气管肺炎小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9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试验组:对患者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的改善时间等情况进行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在雾化吸入中以及吸入后1h
【摘要】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行胃代食管食管癌根治术120例。120病例食管癌患者中,男性117例,女性3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0.8岁,胸上段癌10例,胸中段癌36例,胸中上段癌42例,胸中下段癌32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食管钡餐及胃镜检查(病理)确诊,其中Ⅱa期3例,Ⅱb期17例,Ⅲ期55例,Ⅳ期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