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的艺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w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问”是一种特殊的交流方。产生“问”这一过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提问式,提问式一种对于事物已经充分了解,并对于事物有了深刻地研究之后才能产生的一种“问”的形式,一般发生在考察过程中;另一种则是“疑问式”,疑问式一般发生在对于事物不能充分理解,并对事物的感知产生与自己本身思维相左的过程中,这种一般发生在对于事物的学习过程中。学科教学也是如此,“问”常常发生在师生间的互动中,充分的“问”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学科学习能力,同时帮助教师更加容易了解学生的学情,以学生为主,进行后续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本就充满了好奇心,对于事物的喜欢探究,所以,以“问”开展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切实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去养成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提升数学学科素养的目的,为学生的后期学习埋好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数学教学、“提问式”、“疑问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259-02
  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好“问”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新课标要求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的地位。而“问”这一方式的教学正好契合了这一要求。通过“提问式”教学和学生的“疑问式”学习相结合,教师可以充分设计教学计划,将学生引入一个个精彩的数学学科问题的预设中,也可以在学生的学习中故意设置障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并逐步的将问题提出来,并随着教师的引导,一步步将问题解决,最终整个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完成。可以说,“问”这一过程,在整個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都发挥着桥梁的作用,搭建起师生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和教师之间有了沟通,教师充分了解到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出最合适的教学计划;而学生则可以通过教师的提问的引导,对于数学学科的知识去进行自主学习,同时也通过自主学习去充分思考问题,提出疑问。可以说,“问”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具体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充分应用“提问式”教学和“疑问式”教学,将“问”的艺术发挥到极致,充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呢?以下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多种方式提问,优化“提问式”教学结构
  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并不能充分发挥好提问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潜意识将课堂以提问连接起来,但是对于提问的预设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引起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厌恶;还有的时候教师的提问仅停留在点一位同学起来回答,无法充分调动起全体学生一起思考,整个课堂就成了教师和一位学生的互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丰富提问的形式,优化“提问式”的教学结构,将学生一起引入教师预设问题中来,一起思考,一起学习。比方说,对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问题,教师可以提问:“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当学生的循着教师提问思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来加以证明:对平行四边形作高,并以高将平行四边形截成两部分,可以发现截成的三角形可以正好放在另一侧和另一部分的梯形凑成一个完整的长方形,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正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底×高,也就正好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所以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S=底×高。教师通过情境预设进行提问,将平行四边形面积问题一步步得到解决,同时也加深学生的理解,切实帮助学生的学科能力提升。
  二、有目的的进行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疑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针对性的,教师可以在提问中故意设置障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对于问题去自发的质疑、学习、解决,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但不好的提问则会使得学生产生逆反情绪。比方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对于问题的答案并不唯一,让学生去自主的分析学习。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如果学校采购了100件小礼品给五年级三个班的同学,那么该按照怎么样的比例去分配这些礼物?随着教师的问题的抛出,学生会想到平均分配和按学生人数的分配,那么教师可以继续提问:那这些分配方式是几比几呢?在这种情境的创设之下,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在进行了自己的思考后,按照自己的思考比例来计算出自己的答案。这种开放式的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去反思,有目的的去提问,让学生在“提问”中不断“疑问”,最终解出最优答案。
  总结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正确处理好“问”,将“提问式”教学和“疑问式”学习相结合,切实帮助小学学生提升数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琳.《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培养策略探究》,学术期刊 《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6年10期.
  [2]张毅.《浅谈开放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学术期刊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年5期.
  [3]保红霞.《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学术期刊 《文教资料》,2015年5期.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Sysmex XS-800i(仪器1)、Sysmex XS-1000i(仪器2)、Sysmex XE-2100D(仪器3)3种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RBC)计数及相关参数——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
分析和计算了光阑在两种典型光路系统的光限幅中对限幅效果的影响,包括光阑的大小和位置.两种典型系统分别为理想望远系统和理想聚焦系统.计算模型基于Z扫描理论及其改进公式
目前用于实现线速数据包处理的硬件设备主要是TCAM.对于如何保持TCAM列表的排序这个问题,通常的解决方案提高了平均性能,但是浪费了TCAM空间.论述了一种改进的算法来管理TCAM
【摘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课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实施教育的重要内涵,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作为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找准创新思维的出发点,以及课堂与社会的结合点,在小学数学这一片天地中积极探索,把创新的精神播散到学生的心田,送给学生一个创新支点,收获一个创新的明天。现就这个课题,浅谈我在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变换
LOISCOS是针对PKI的应用设计、实现的一个COS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地保护私钥在生成、存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该文详细介绍了LOISCOS的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
对利用CMOS图像传感器进行爆温测量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更符合实际测量要求的瞬时多光谱爆温测量系统,并用激光器的特征谱线对系统进行了标定.利用该装置结合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099-02  目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一直是新闻媒体经常涉及的热点社会问题。回顾我们曾经看到的一幕幕:当你看到一个个天真无邪的5岁孩童,每天身后背个小书包,在班级里除了学习幼儿园规定的课程之外,还要进行大量的识字、数学、拼音学习;回到家里,在家长的呵斥下含泪写“作业”;每天还要背上一段三字经、弟子规、
提出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的文本聚类方法.该方法利用NMF分解项-文本矩阵来降低特征空间维数,并得到文本向量在概念空间上的表示,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类算法.实验表明,基于NMF的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们生活必不可缺的能力,对人们的人际交往有着很大的影响。小学作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黄金时期,语文教师要重视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口语交际培养,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做出有力的贡献。农村语文教学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培养,同时农村的教学环境较差,也影响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农村的语文教师,要找出新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