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学生生物课学习兴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s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精心设计导言和问题、呵护质疑、增加实验来增强课堂气氛,通过教学内容呈现的新颖性、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和学习活动中的合作性,来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激发 生物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64-01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生物学内容广,概念多,课时少,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造成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不高,听课情绪很差。作为生物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好生物学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在长期的中学生物教学中,我针对同学存在的课堂问题不断创新课堂,在创新中不断总结反思,力争让每一位学生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实现创设和谐教学环境的目标。
  一、巧妙处理导言,激发学生课堂热情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通过一个别致的提问、一组逼真的数据、新的科研成果、一句农谚、一个小实验、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事例作为导言,引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生命起源”课的引言中,引用了在十七世纪初盛行的“自然发生论”。范·赫耳蒙特开出的制造老鼠的处方:即把小麦和污湿人汗的衣服都放进容器,以人的蒸汽为能源进行“发酵”,经过21天就会长出活的老鼠。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听课兴趣,为学生愿意积极探索与教师互动提供可能。
  二、精心设计问题,构建可行的思维平台
  只有学生可能思考的问题,才有利于师生交流,唤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杂交育种”中,问:“有一株桃树结的桃口感好但很小,另一株桃树上的桃口感不好但很大,如果有这么一棵桃树,结的桃又大又好吃,那多好啊!你有什么办法得到这样一棵树呢?”从而学生不仅弄清了“杂交育种”,更进一步弄清了“杂种优势”的概念。
  三、精心呵护学生的质疑,提高学生课堂學习的主动性
  学生质疑是对教师讲述内容、书本知识和课外阅读接触的知识提出疑问,并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这是学生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创新精神。对于学生的质疑要保护,要鼓励,要认真对待。我在教学中发现了不少有意义的学生质疑,如一位学生读到《生物教学与实验》中一篇《〈遗传和变异〉教学中课外素材的引入》一文的举例提出疑问,即用牛满江教授在70年代末做的金鱼实验来说明细胞质遗传,该学生认为本实验不能用来说明细胞质遗传。因为此时起作用的是鲫鱼的mRNA,而不是线粒体DNA,其中mRNA是鲫鱼核DNA转录形成的,仍属细胞核遗传范畴。作为高中学生能对刊物上的文章提出质疑,并且做出合乎理论、思维严密的解释,确实可贵。
  四、教学内容呈现的新颖性
  心理学表明:只要学生对呈现材料与呈现方式发生兴趣时,才能最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只有那些形象直观、新颖有趣的认识材料,才能最有效地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开动脑筋,因材施教,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否则,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常会使学生感到疲倦、厌倦,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如“细胞减数分裂”内容,应用flash课件,展示染色体及细胞变化的动态过程,利于学生掌握一个连续的完整的生理过程。“生物进化”内容,学生传看化石及我从网络上下载的化石照片,让学生有“眼见为实”的感觉,等等。这样使不少枯燥抽象的书本知识活跃于形象生动贴切的画面和实验数据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增加学生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教师除了用好高中教材中规定实验,还要寻找教材中包含的实验,如酶的作用与温度和pH值的关系、观察植物的根及根尖的横切纵切装片等等。在实验过程中,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有足够的时间与每位学生交流。这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性和探究性,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教学环境的各个方面的确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施加着潜在而有力的影响,并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发生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们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使各种环境因素都成为积极推进学生学习活动的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学生物学教学法》,周美珍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学论》,李秉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3]《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文萍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也是一门新学科,与学生的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初中阶段打好学习基础,可以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本文分析了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并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优化措施  初中物理知识比较抽象,教学难度高,学生学习比较吃力。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
【摘要】当前新课改进程不断加快,其根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中物理是一门培养学生科学活动的学科,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探究性学习,是响应新课改要求所作出的重要改革。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探究性学习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高中 物理教学 探究型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