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与不见,全在人心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著名女作家尤今曾回忆起这样一件让自己惭愧的事。儿子从美国留学归来,应聘一家跨国银行的理财专员职位。没过几天,儿子接到伦敦总部电话,约定了日期和具体时间,要和他进行一轮电话会谈。约定通话的那天,尤今看到儿子很早就起来,郑重其事地穿上了西装,还打了领带,站在电话旁边等待着对方的电话。
  尤今和儿子开玩笑:“这次只是电话会谈而已,对方又瞅不见你,干嘛还穿戴得如此正式,犯得着这么大张旗鼓吗?”儿子严肃地答道:“对方虽然看不到,但人家是从办公场所给我拨电话,他衣冠楚楚,我在家穿正装,是对他应有的尊重。再说,我如果现在穿着背心短裤,等会说出来的话可能会随意而不够慎重,这是对方能‘看见’的。”……最后,尤今的儿子毫无争议地争取到這个有很好前途的职位。
  见与不见,全在人心。尊重与信诺,常常不在昭昭明处,而在“看不见”的时候、看不见的地方。
其他文献
一  天啊!只剩一百天了!当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老班凭借一米六五的身材,努力踩上凳子,摇摇晃晃的像个不倒翁,硬是把这高考倒计时牌挂在高得遥不可及的地方时,我慌了:只有一百天了!怎么办?我好像还没有准备好……  为了让903在百日誓师大会上抢得风头,一贯低调、身为班主任的“数学控”克克居然在班里面搞起了“惨绝人寰”的文艺复兴——每人写十句以上的誓词,要求堆积成语,语句通顺,否则不予下课!此话一出,底下一
学什么才好呢?常常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最简单的回答莫过于想学什么学什么,爱什么学什么。然而凡事看似简单,却并不简单。事实上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也不知道究竟爱什么。  学什么难免和流行有关,一百多年前,新学兴起,有些想法的家庭,通常都让孩子去学习路矿。为什么呢?因为这玩意有前途。我们知道的很多名人,像文学家鲁迅,像经济学家马寅初,还有当过国民党要员的陈立夫和朱家骅,都是路矿出身
如果我再勤奋点,妈妈就不用自侮,不用带着哭腔说“都是爸爸妈妈没本事”,委屈得像个软弱的小女孩。  一、  上中学那会儿,庞丽和妈妈的关系很糟。  每天妈妈都会盘问庞丽三到五次:“为什么回来这么晚?”“打电话的那个男孩是谁?”庞丽总是不吭声,问急了,便回一句“你别管了”。  高一下学期,母女俩的矛盾白热化。起因是庞丽的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一日,开完家长会,妈妈跟着班主任走进办公室,半小时后,她铁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