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瘤小鼠单次化疗后活体探测肿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u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凋亡(cell apoptosis)见于诸多生理现象和病理情况[1].近年来,细胞凋亡检测技术已有陆续报道[2-4],其中放射性核素标记膜联蛋白Ⅴ体内凋亡显像技术以其无创性、早期性和定量性的优势独树一帜[5,6],其原理是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细胞产生凋亡,而在细胞凋亡早期,由于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暴露在细胞膜表面,导致与其有高特异性结合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膜联蛋白Ⅴ的摄取增加,通过体外射线探测仪器如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可以观察到肿瘤部位的摄取状况,从而判断肿瘤对化疗疗效的反应.细胞凋亡体内显像可以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的监测、预后的评价以及治疗方案的指导,同时在抗肿瘤新药研发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7,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医院管理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统计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医院医疗统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医院医疗统计质量的对策,为进一步发挥医疗统计工作对医院管理的积极作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医疗统计;质量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10-02     随着医院管理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
萝卜和大棒的寓言──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一席谈文赵为民1997年4月,鲜花盛开,姹紫嫣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悄悄亮相中国,与几年前美国经济学大师弗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