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法乐四联症外科治疗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婴儿法乐氏四联症Ⅰ期矫治手术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统计56例婴儿法乐氏四联症患儿Ⅰ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对年龄、体重、室缺大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肺动脉发育、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肌保护、术后并发症、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手术病死率等15项围手术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1例,病死率19.6%(11/56),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后低氧血症、严重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手术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Logistic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排除病情严重程度的混杂因素后,传统心肌保护方法是婴儿法乐氏四联症Ⅰ期矫治手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婴儿法乐氏四联症Ⅰ期根治手术是可行的,改良心肌保护比传统心肌保护疗效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手术入路及减压的范围.方法改良翼点入路开颅手术治疗22例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术中磨除骨性视神经管周径1/2,切开视神经鞘膜、总腱环及镰状韧带,视神经充分减压.视力恢复评价标准:黑矇、光感、眼前手动、眼前数指和能见标字视力表符号5个级别,术后视力提高2个级别以上者为有效.结果术后3~6月随访,有效率为81.8%.结论改良翼点入路手术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效果良好,
2003年11月,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断分型专家委员会提出空腹血糖受损(IFG)下限诊断标准切割点从6.1 mmol/L下调到5.6 mmol/L,而上限诊断点7.0 mmol/L保持不变.国内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此建议同样适合于中国人群.IFG下限诊断点下调到5.6 mmol/L后,扩大了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对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可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目的 探讨甘氨酸对脑死亡大鼠供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B组为脑死亡大鼠供肝移植组,G组为甘氨酸防护组,S组为士的宁拮抗组.3个组的供者均为脑死亡大鼠,在供者脑死亡模型建立后、供肝冷灌洗时和移植肝门静脉血流恢复时,G组分别给予0.6 mmol、25μmol和25μmol的甘氨酸,S组除给予和G组同剂量的甘氨酸外,并给予士的宁(甘氨酸和士的宁浓度比为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