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觉得一段旅行之后需要时间来消化在旅途中经历的时光,于是一拖再拖,才发现这是个遥遥无期的过程,于是临近寒冬开始着手写巴黎。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是带着一种憧憬和梦想来到巴黎,但是几百年来无数的人已经用文字表达了对巴黎的感情,那种感情也许是复杂的城市,也许是简单的生活,也许是厚重的历史,也许是浪漫的邂逅。直到真正坐下来回味自己的旅程时,才突然发现这并不是一个用简短文字就可以诠释的城市,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巴黎,也是我喜欢巴黎的原因。
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我决定不再去重复描述卢浮宫的华美,埃菲尔铁塔的壮丽,塞纳河边的浪漫,蓬皮杜博物馆的前卫,或者是努力寻找《悲惨世界》中巴黎圣母院的影子。如果有机会踏上巴黎,你一定不会错过这些陪伴你一生熟悉却陌生的经典,如果你已经到访过巴黎,那么你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回忆,或者此刻你仅仅是从杂志上掠过这些名字,那网络是诠释这些经典最好的工具。 此刻,你读到的是一些你可以做到,却在忙碌的行程中错过的片段。
咖啡飘香的大街
香榭丽舍大街上横冲直闯的逛街之后,找一个街边的咖啡座坐下来,点一杯醇香的咖啡,然后拍几张合影,很多人会把这张照片留作巴黎的纪念。毋庸置疑在全世界最著名的大街,伴着两侧修剪整齐的梧桐树和背景里庄严的凯旋门,每个人都最直观的体验了巴黎。但也许多走两步,错过充斥着忙碌游客身影的大街,找一家街角的小咖啡座坐下,咖啡也许味道是一样的,但感受却大相径庭。在我看来,这是才是巴黎。
巴黎最著名的街景之一其实是遍布全城每个街角的咖啡厅,而你会惊讶的发现每一个咖啡厅都不会遇到门可罗雀的情景,繁忙的时候甚至很难找到一张空闲的椅子。毕竟咖啡是巴黎的一种文化,更是巴黎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法国人会花大把的时间消耗在咖啡厅里,工作也好,聚会也罢,有些人甚至形容说,法国人无论多么忙碌,也不会错过咖啡的时间。而更夸张的事实是,仅仅伴着一杯小小的咖啡,一个法国人便可用几个小时的时间与你畅谈人生。对此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只想说,这一切在我看来是巴黎的一道风景。
相比较宽松的室内,往往咖啡厅室外的桌椅是最抢手的,特别是繁忙的季节,有的时候等一张街面的桌子需要等上几个小时,这也是巴黎咖啡厅的最大特色。法国人偏好坐在室外喝咖啡,而咖啡厅也尽可能的在街边人行道上有限的空间内摆上最多的桌椅。事实上空间并不宽裕,因此真的坐下来的时候会觉得拥挤狭窄。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习惯于坐在室外。另外,室外的桌椅就好像电影院一样统一面向街面摆放,背靠着玻璃窗向街道一排排延伸,宽裕点的咖啡厅可以排上3-4排,不宽裕的也就一排简单的椅子。街面是荧幕,你是咖啡座内的观众,不习惯的人有可能会觉得有些不自在,毕竟谁看谁还是一个问题,但究竟什么感受还是要自己亲身体验一回。
在巴黎点咖啡也需要一点点知识,也许我们习惯了星巴克这样的美国便捷式咖啡文化,一大杯,可以喝很久,甚至拿着到处走。但是在巴黎还是放弃吧,特别是传统的咖啡厅,没有超大杯咖啡一说,更不要提美式咖啡。这里提供的咖啡杯子普遍都比较小,点一杯黑咖啡,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浓缩咖啡了。卡布奇诺也无非就是中等茶杯大小,4-5小口也就见底了。法国有自己独特的咖啡文化,其实每个地方的咖啡文化都不相同,所以不要不好意思问,问了,服务员都会耐心解释,这也算旅途中给自己个机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咖啡以外,法国有一种黑咖啡,在浓缩咖啡中加入同等分量的水冲淡,听起来类似于美式咖啡,但事实上端上来还是小小一杯,这便是法式文化中特有的一种长饮咖啡 Café Alonge。比起浓缩咖啡的2-3口,这种咖啡能有个6-8的分量。不开玩笑的说,可以尝试一下,毕竟到了巴黎么,体验一回做巴黎人的感觉,给自己的旅行增加些乐趣。
至于咖啡价格,不同的地段价格不同,我偏爱不知名大街上的小咖啡厅,1-2个欧元就可以买到一杯,巴黎人不像很多人形容的那么冷淡,至少咖啡厅中,跟你旁边的人聊聊天,他们还是会很热情地操着浓郁的法式英语跟你大谈人生的。
巴黎人说英语
很多人说巴黎人高傲,这点不曾有机会更深的了解,不过倒是听说过在巴黎很少有人说英语。想到作为一个国际化旅游城市定位的巴黎,这似乎听起来有些不便。于是人们会拿此贬低巴黎,甚至有些讽刺的笑话中形容巴黎人操着浓郁的英国口音英语告诉你他不会说英语。这也便是我旅行之前的一个最大的顾虑,不过不用兜圈子的说,那些所谓的笑话无非是一种调侃而已,真实地巴黎毕竟还是国际化的,特别是服务行业从业者或者年轻人,都会用流利的英语对话,只是会带着浓郁的法国口音而已。其实这一切可以理解,就好像全世界所有的大城市一样,繁忙而高压的生活,让大多数人已经没有更多的精力去顾及身边过多的事情,因此难免会留给人冷漠或者高傲的感觉。法语毕竟是这里的第一语言,说不好英语也是正常的,其实在中国也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说英语的中国人,情况是相似的。再者,在欧洲的英语教育不同于国内,普遍是英式英语为主,如果遇到英语好的法国人,不可避免的会听到英国口音。不论怎么说,在巴黎说英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就算我可以用简单的法语沟通,但是旅行中还是英语最便捷。因此无论是购物,还是就餐,甚至随手抓个路人问路,语言都不会成为旅途中的一个障碍。
当然中文在巴黎并不特别普遍,随着这些年中国游客数量的增加,倒是各个旅游景点但凡有讲解的地方,都配备了汉语服务,特别是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各大品牌商店。另外多说一句,在巴黎不少地方可以使用银联的系统,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算是一种福利,刷卡的时候多看一眼,或者问一句就好。
俯瞰巴黎的清晨,仰视巴黎的星空
无论你在巴黎停留多久,建议对自己“狠”一些,别错过巴黎的清晨和夜晚。旅行注定是忙碌甚至疲劳的,在海边的时候我们可以睡到不错过最后的自助早餐就好,但是在有些地方,就需要多付出一些时间。对我而言,清晨的蒙马特高地是我心中巴黎最美的地方。拾级而上,站在圣心教堂前的广场上俯瞰整座巴黎,城市的美此刻是让人窒息的。淡灰色的城市渐渐被天光照亮,米黄色的花岗岩建筑随着太阳的升起逐渐变换着颜色,朦胧的晨雾中弥漫着玫瑰色的暖意。无论天气多寒冷,广场上总会有成群的鸽子轻盈的掠过头顶,给这座城市带来每天的第一分活力。而身边零星的相依偎的情侣,传递着一丝丝暖意。作为法国城市中的制高点之一,在城市的很多角落都可以看到圣心教堂,如果说在蒙马特俯瞰巴黎是一种震撼的美,那顺着奥赛博物馆顶楼的圆窗看蒙马特却是另外一番景色,哪一种美更属于你,别错过,轻轻一瞥,相信你瞬间就能找到答案。
清晨和夜晚之间的时间往往是大同小异的,除非是在巴黎很久或者去过巴黎很多次的人,可能会有些独特的想法。但对于第一次到巴黎的我来说,另外一个梦想便是去看夜幕下的埃菲尔铁塔。铁塔的样子应该不需要再形容了,而躺在铁塔下等着午夜最后一次的灯光秀相比是用来结束巴黎的一天最好的选择。宽大的草坪上聚满了一群群前来聚会的年轻人,惬意的分享着生活的点滴,时不时瞟一眼身边的铁塔,那种感觉也只能是在巴黎。我找了一块人不多的草坪躺下,放松自己劳累的双腿,看着天上的星星会议一天的行程,等待着铁塔上每小时定期闪烁的灯光。铁塔的灯光秀会根据不同的节日变换,有的时候壮观,有的时候轻盈,有的时候带有深刻的含义,不论什么样的灯光,都是一种享受。千万别再匆忙的排着长队登到塔顶,感慨一下便匆忙的离开,不同的角度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美。
巴黎,你可以走马观花的快速体验,你可以花上几周甚至几个月深度感受,但是旅行中有些东西不是用时间可以衡量的。 慢一点点,停留一下,让头脑有机会360度去观赏身边的风景,有些东西其实就在不经意间被你捕捉到——别错过巴黎的每一个片断。
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我决定不再去重复描述卢浮宫的华美,埃菲尔铁塔的壮丽,塞纳河边的浪漫,蓬皮杜博物馆的前卫,或者是努力寻找《悲惨世界》中巴黎圣母院的影子。如果有机会踏上巴黎,你一定不会错过这些陪伴你一生熟悉却陌生的经典,如果你已经到访过巴黎,那么你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回忆,或者此刻你仅仅是从杂志上掠过这些名字,那网络是诠释这些经典最好的工具。 此刻,你读到的是一些你可以做到,却在忙碌的行程中错过的片段。
咖啡飘香的大街
香榭丽舍大街上横冲直闯的逛街之后,找一个街边的咖啡座坐下来,点一杯醇香的咖啡,然后拍几张合影,很多人会把这张照片留作巴黎的纪念。毋庸置疑在全世界最著名的大街,伴着两侧修剪整齐的梧桐树和背景里庄严的凯旋门,每个人都最直观的体验了巴黎。但也许多走两步,错过充斥着忙碌游客身影的大街,找一家街角的小咖啡座坐下,咖啡也许味道是一样的,但感受却大相径庭。在我看来,这是才是巴黎。
巴黎最著名的街景之一其实是遍布全城每个街角的咖啡厅,而你会惊讶的发现每一个咖啡厅都不会遇到门可罗雀的情景,繁忙的时候甚至很难找到一张空闲的椅子。毕竟咖啡是巴黎的一种文化,更是巴黎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法国人会花大把的时间消耗在咖啡厅里,工作也好,聚会也罢,有些人甚至形容说,法国人无论多么忙碌,也不会错过咖啡的时间。而更夸张的事实是,仅仅伴着一杯小小的咖啡,一个法国人便可用几个小时的时间与你畅谈人生。对此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只想说,这一切在我看来是巴黎的一道风景。
相比较宽松的室内,往往咖啡厅室外的桌椅是最抢手的,特别是繁忙的季节,有的时候等一张街面的桌子需要等上几个小时,这也是巴黎咖啡厅的最大特色。法国人偏好坐在室外喝咖啡,而咖啡厅也尽可能的在街边人行道上有限的空间内摆上最多的桌椅。事实上空间并不宽裕,因此真的坐下来的时候会觉得拥挤狭窄。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习惯于坐在室外。另外,室外的桌椅就好像电影院一样统一面向街面摆放,背靠着玻璃窗向街道一排排延伸,宽裕点的咖啡厅可以排上3-4排,不宽裕的也就一排简单的椅子。街面是荧幕,你是咖啡座内的观众,不习惯的人有可能会觉得有些不自在,毕竟谁看谁还是一个问题,但究竟什么感受还是要自己亲身体验一回。
在巴黎点咖啡也需要一点点知识,也许我们习惯了星巴克这样的美国便捷式咖啡文化,一大杯,可以喝很久,甚至拿着到处走。但是在巴黎还是放弃吧,特别是传统的咖啡厅,没有超大杯咖啡一说,更不要提美式咖啡。这里提供的咖啡杯子普遍都比较小,点一杯黑咖啡,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浓缩咖啡了。卡布奇诺也无非就是中等茶杯大小,4-5小口也就见底了。法国有自己独特的咖啡文化,其实每个地方的咖啡文化都不相同,所以不要不好意思问,问了,服务员都会耐心解释,这也算旅途中给自己个机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咖啡以外,法国有一种黑咖啡,在浓缩咖啡中加入同等分量的水冲淡,听起来类似于美式咖啡,但事实上端上来还是小小一杯,这便是法式文化中特有的一种长饮咖啡 Café Alonge。比起浓缩咖啡的2-3口,这种咖啡能有个6-8的分量。不开玩笑的说,可以尝试一下,毕竟到了巴黎么,体验一回做巴黎人的感觉,给自己的旅行增加些乐趣。
至于咖啡价格,不同的地段价格不同,我偏爱不知名大街上的小咖啡厅,1-2个欧元就可以买到一杯,巴黎人不像很多人形容的那么冷淡,至少咖啡厅中,跟你旁边的人聊聊天,他们还是会很热情地操着浓郁的法式英语跟你大谈人生的。
巴黎人说英语
很多人说巴黎人高傲,这点不曾有机会更深的了解,不过倒是听说过在巴黎很少有人说英语。想到作为一个国际化旅游城市定位的巴黎,这似乎听起来有些不便。于是人们会拿此贬低巴黎,甚至有些讽刺的笑话中形容巴黎人操着浓郁的英国口音英语告诉你他不会说英语。这也便是我旅行之前的一个最大的顾虑,不过不用兜圈子的说,那些所谓的笑话无非是一种调侃而已,真实地巴黎毕竟还是国际化的,特别是服务行业从业者或者年轻人,都会用流利的英语对话,只是会带着浓郁的法国口音而已。其实这一切可以理解,就好像全世界所有的大城市一样,繁忙而高压的生活,让大多数人已经没有更多的精力去顾及身边过多的事情,因此难免会留给人冷漠或者高傲的感觉。法语毕竟是这里的第一语言,说不好英语也是正常的,其实在中国也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说英语的中国人,情况是相似的。再者,在欧洲的英语教育不同于国内,普遍是英式英语为主,如果遇到英语好的法国人,不可避免的会听到英国口音。不论怎么说,在巴黎说英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就算我可以用简单的法语沟通,但是旅行中还是英语最便捷。因此无论是购物,还是就餐,甚至随手抓个路人问路,语言都不会成为旅途中的一个障碍。
当然中文在巴黎并不特别普遍,随着这些年中国游客数量的增加,倒是各个旅游景点但凡有讲解的地方,都配备了汉语服务,特别是香榭丽舍大街上的各大品牌商店。另外多说一句,在巴黎不少地方可以使用银联的系统,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算是一种福利,刷卡的时候多看一眼,或者问一句就好。
俯瞰巴黎的清晨,仰视巴黎的星空
无论你在巴黎停留多久,建议对自己“狠”一些,别错过巴黎的清晨和夜晚。旅行注定是忙碌甚至疲劳的,在海边的时候我们可以睡到不错过最后的自助早餐就好,但是在有些地方,就需要多付出一些时间。对我而言,清晨的蒙马特高地是我心中巴黎最美的地方。拾级而上,站在圣心教堂前的广场上俯瞰整座巴黎,城市的美此刻是让人窒息的。淡灰色的城市渐渐被天光照亮,米黄色的花岗岩建筑随着太阳的升起逐渐变换着颜色,朦胧的晨雾中弥漫着玫瑰色的暖意。无论天气多寒冷,广场上总会有成群的鸽子轻盈的掠过头顶,给这座城市带来每天的第一分活力。而身边零星的相依偎的情侣,传递着一丝丝暖意。作为法国城市中的制高点之一,在城市的很多角落都可以看到圣心教堂,如果说在蒙马特俯瞰巴黎是一种震撼的美,那顺着奥赛博物馆顶楼的圆窗看蒙马特却是另外一番景色,哪一种美更属于你,别错过,轻轻一瞥,相信你瞬间就能找到答案。
清晨和夜晚之间的时间往往是大同小异的,除非是在巴黎很久或者去过巴黎很多次的人,可能会有些独特的想法。但对于第一次到巴黎的我来说,另外一个梦想便是去看夜幕下的埃菲尔铁塔。铁塔的样子应该不需要再形容了,而躺在铁塔下等着午夜最后一次的灯光秀相比是用来结束巴黎的一天最好的选择。宽大的草坪上聚满了一群群前来聚会的年轻人,惬意的分享着生活的点滴,时不时瞟一眼身边的铁塔,那种感觉也只能是在巴黎。我找了一块人不多的草坪躺下,放松自己劳累的双腿,看着天上的星星会议一天的行程,等待着铁塔上每小时定期闪烁的灯光。铁塔的灯光秀会根据不同的节日变换,有的时候壮观,有的时候轻盈,有的时候带有深刻的含义,不论什么样的灯光,都是一种享受。千万别再匆忙的排着长队登到塔顶,感慨一下便匆忙的离开,不同的角度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美。
巴黎,你可以走马观花的快速体验,你可以花上几周甚至几个月深度感受,但是旅行中有些东西不是用时间可以衡量的。 慢一点点,停留一下,让头脑有机会360度去观赏身边的风景,有些东西其实就在不经意间被你捕捉到——别错过巴黎的每一个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