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轮作下秸秆不同利用方式还田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来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秸秆还田能够促进土壤固碳,但秸秆不同利用方式还田对稻麦轮作系统中甲烷(CH4)排放影响的研究结果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本研究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太湖地区秸秆不同利用方式一年还田下稻麦轮作系统中CH4排放规律进行田间原位观测.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是:常规处理(NPK,施用氮肥、磷肥、钾肥)、秸秆还田处理(NPK+S,氮肥、磷肥、钾肥与秸秆均匀混施)、秸秆生物炭处理(NPK+B,氮肥、磷肥、钾肥与黑炭均匀混施)和秸秆与腐熟剂配施处理(NPK+SDI,氮肥、磷肥、钾肥、秸秆与腐熟剂均匀混施).不同处理下CH4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生长季.与NPK处理相比,NPK+S和NPK+SDI处理均增加CH4排放,增幅分别为12.7%和20.9%,NPK+B处理减少了7.5%的CH4排放.与NPK+S处理相比,NPK+SDI处理CH4排放显著增加7.3%,而NPK+B处理CH4排放显著降低17.9%.除NPK+B处理显著提高了作物产量,其他处理对产量并无显著影响.与NPK处理相比,NPK+S和NPK+SDI处理显著增加了单位产量甲烷排放,增幅分别为23.7%和18.4%,NPK+B处理降低了单位产量甲烷排放,幅度为19.9%.与NPK+S处理比较,NPK+SDI与NPK+B处理单位产量CH4排放分别降低了4.3%和35.3%.结果说明秸秆配合腐熟剂还田或秸秆炭化还田可减轻由秸秆直接还田所带来的环境损害,且炭化还田的减排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为了解迪沟采煤沉陷区重金属特征与污染状况,采集沉陷区23个土壤样本和35个沉积物样本,分析了铜(Cu)、锌(Zn)、铅(Pb)、镉(Cd)和砷(As)5种重金属的含量,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
为研究利用细菌微生物降解草甘膦农药污染,从沈阳某地区农田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草甘膦高效降解菌Ensifer sp.BRY.基于16S rDNA检测,BRY被鉴定为剑菌属(Ensifer sp.).BRY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