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着重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从“课前导入——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的语言艺术水平——教师的知识水平”来阐述这一问题。只有学生有兴趣学,才能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关键词 兴趣 教学方法 教学艺术 教师知识水平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值得我们教师经常思考、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在传统的中职学校的政治课教学中,往往是由教师一人独唱,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讲师”,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听众。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整个课堂呆板、沉闷,甚至有的学生在台下睡觉,看小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缺乏学生的参与和师生间的交流,无论教师的“唱功”再好,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这种只注重灌输,轻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厌学心理。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呢?
一、改革创新,灵活多样。努力提高讲课艺术
政治课教学过程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为了真正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课堂效果,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采用一切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教学互动,师生合作的双向效应。因此,教师应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授课课艺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教师上课时要重视教学语言的表达技巧
思想政治课的感召力、说服力与教师的语言技巧、语言风采有直接的关系。马卡连轲曾说过:“教师要会28种语调,28种风度。”政治教师不可能人人都是演说家、语言艺术家,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发挥语言艺术的特殊作用,使容易显得枯燥、乏味、单调的政治课变得悦耳、动听、充满魅力。在教学中,教师语言要做到准确通俗,条理清晰,可适时地运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如一句恰如其分的幽默,不仅能引来学生会心一笑,还会送去一种启迪;一个哲理故事,能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思考。教学语言恰到好处地运用贴切的比喻、典故、诗歌、谚语、漫画等,都能增强语言艺术效果,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干巴的语言,如同催眠,令人乏味,使人困倦,又怎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情绪的爆发点和敏感点,使学生兴奋起来,进入良好的教学状态,这样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并带着愉悦的心情和对所讲授知识的激情,使学生被感染,产生从爱听这位教师的课到爱这门课程。
(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常新常变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将教与学两个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是关键。这就需要政治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丰富新颖的教育方式,激起学生的新鲜感和注意力。
1 利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对新鲜、奇异的事物产生好奇感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物演示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利用挂图、图片、录像等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到教学中来,使课堂气氛热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采用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政治课的课堂讨论是一种集思广益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路、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长知识、共同提高。那么,如何进行课堂讨论呢?教师要针对课本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或者有争论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前后左右四人或更多的人一起讨论,然后推选一个人代表小组发言。讨论,使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意见或见解的机会。如在《政治经济》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金钱是万能的吗?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可以举案例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行为是构成犯罪的,什么样的行为是构成违法的,它们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样的情况下构成正当防卫?等等。组织学生讨论,改变过去那种死板、沉闷的教学气氛。当讨论出现争议,产生差异时,教师应加以点拨,采取多角度、多方位的归纳小结。实践表明,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趣味式活动——角色扮演
为了使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并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加以联系,可插入一些让学生参与的小活动。如在《哲学基础知识》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内容时,让学生自愿到讲台表演句子传递的游戏,让学生观察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所讲的有什么不同,学生非常踊跃,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游戏也明白了想问题看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人云亦云;在《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如讲授劳动法这一章时,让学生自演小品“不签劳动合同,权利就没保障”,然后再让每个学生自写一份劳动合同;讲“价值规律的作用”时,让学生自己针对广西出现“西红柿烂在地里没人摘的现象”、“猪肉价格猛涨现象”进行分析,在讲“职业选择的竞争意识”时,创设模拟招聘等,在一系列“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会发现一个考试总是不及格的学生,却在表演小品时有突出表现;一个在不喜欢政治课的学生,在讨论中却能和同学激烈争辩;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后,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扮演角色,发挥潜能,探讨身边的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发现问题、钻研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变不愿学为乐学、好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效果。
4 精心设计,导入方法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就要精心设计一个新颖、特别的导入方法,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我采用课前讲演5分钟,让学生到讲台上表现自己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讲课中,我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或是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事先拟好题目,让学生做好准备,利用课前3-5分钟时间,让学生到讲台上演讲,每个学生演讲完毕,教师作简单的评述并予以肯定。通过课前演讲,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前轻松愉快的气氛为新的一节课创造良好的开端。
二、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实际的政治课,就是一味说教和一潭死水。课堂教学要使大多数学生有一种“大开知识眼界”之感,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系统、精深的政治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作为一个政治教师,要积极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文学、自然科学、现代信息技术等。在教学中,才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由于政治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问题联系密切,教师还需要注意收集政治时事、科普或者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各种新信息。讲起课才能妙例不断,新意盎然,真正打开学生思想窗户。学生尽管对枯燥的政治理论不感兴趣,但对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却是非常感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加点热点追踪、新闻评析等,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理解这些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加,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如果教师对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一问三不知,教师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就会失去对政治课的兴趣。
三、教师要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认为,“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的根本保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消除师生间的隔阂,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我在课堂上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意见,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我都会给予鼓励的赞赏;对于回答有错误的,也从不讽刺或挖苦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学生也喜欢把他们的心里话、苦恼事情告诉我。我公平对待所有学生,不凭个人的好恶来偏爱或冷落或歧视某些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真正实现了师生思维共振,感情共鸣。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知识点和新的教学方法,通过新颖、富有趣味的教学内容或形式,灵活选用“趣、奇、热”的问题,使学生对政治课充满期待,充满兴趣。
(责编 覃柏生)
关键词 兴趣 教学方法 教学艺术 教师知识水平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值得我们教师经常思考、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在传统的中职学校的政治课教学中,往往是由教师一人独唱,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讲师”,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听众。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整个课堂呆板、沉闷,甚至有的学生在台下睡觉,看小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缺乏学生的参与和师生间的交流,无论教师的“唱功”再好,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这种只注重灌输,轻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厌学心理。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呢?
一、改革创新,灵活多样。努力提高讲课艺术
政治课教学过程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为了真正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课堂效果,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采用一切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教学互动,师生合作的双向效应。因此,教师应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授课课艺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教师上课时要重视教学语言的表达技巧
思想政治课的感召力、说服力与教师的语言技巧、语言风采有直接的关系。马卡连轲曾说过:“教师要会28种语调,28种风度。”政治教师不可能人人都是演说家、语言艺术家,但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发挥语言艺术的特殊作用,使容易显得枯燥、乏味、单调的政治课变得悦耳、动听、充满魅力。在教学中,教师语言要做到准确通俗,条理清晰,可适时地运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如一句恰如其分的幽默,不仅能引来学生会心一笑,还会送去一种启迪;一个哲理故事,能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思考。教学语言恰到好处地运用贴切的比喻、典故、诗歌、谚语、漫画等,都能增强语言艺术效果,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干巴的语言,如同催眠,令人乏味,使人困倦,又怎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情绪的爆发点和敏感点,使学生兴奋起来,进入良好的教学状态,这样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并带着愉悦的心情和对所讲授知识的激情,使学生被感染,产生从爱听这位教师的课到爱这门课程。
(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常新常变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将教与学两个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是关键。这就需要政治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丰富新颖的教育方式,激起学生的新鲜感和注意力。
1 利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对新鲜、奇异的事物产生好奇感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物演示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利用挂图、图片、录像等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到教学中来,使课堂气氛热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 采用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政治课的课堂讨论是一种集思广益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路、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长知识、共同提高。那么,如何进行课堂讨论呢?教师要针对课本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或者有争论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前后左右四人或更多的人一起讨论,然后推选一个人代表小组发言。讨论,使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意见或见解的机会。如在《政治经济》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讨论“金钱是万能的吗?在《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可以举案例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行为是构成犯罪的,什么样的行为是构成违法的,它们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样的情况下构成正当防卫?等等。组织学生讨论,改变过去那种死板、沉闷的教学气氛。当讨论出现争议,产生差异时,教师应加以点拨,采取多角度、多方位的归纳小结。实践表明,教学中的民主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趣味式活动——角色扮演
为了使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并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加以联系,可插入一些让学生参与的小活动。如在《哲学基础知识》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内容时,让学生自愿到讲台表演句子传递的游戏,让学生观察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所讲的有什么不同,学生非常踊跃,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游戏也明白了想问题看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人云亦云;在《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如讲授劳动法这一章时,让学生自演小品“不签劳动合同,权利就没保障”,然后再让每个学生自写一份劳动合同;讲“价值规律的作用”时,让学生自己针对广西出现“西红柿烂在地里没人摘的现象”、“猪肉价格猛涨现象”进行分析,在讲“职业选择的竞争意识”时,创设模拟招聘等,在一系列“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会发现一个考试总是不及格的学生,却在表演小品时有突出表现;一个在不喜欢政治课的学生,在讨论中却能和同学激烈争辩;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后,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扮演角色,发挥潜能,探讨身边的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发现问题、钻研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变不愿学为乐学、好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效果。
4 精心设计,导入方法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就要精心设计一个新颖、特别的导入方法,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我采用课前讲演5分钟,让学生到讲台上表现自己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讲课中,我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或是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事先拟好题目,让学生做好准备,利用课前3-5分钟时间,让学生到讲台上演讲,每个学生演讲完毕,教师作简单的评述并予以肯定。通过课前演讲,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前轻松愉快的气氛为新的一节课创造良好的开端。
二、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实际的政治课,就是一味说教和一潭死水。课堂教学要使大多数学生有一种“大开知识眼界”之感,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系统、精深的政治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因此,作为一个政治教师,要积极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文学、自然科学、现代信息技术等。在教学中,才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由于政治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问题联系密切,教师还需要注意收集政治时事、科普或者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各种新信息。讲起课才能妙例不断,新意盎然,真正打开学生思想窗户。学生尽管对枯燥的政治理论不感兴趣,但对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却是非常感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加点热点追踪、新闻评析等,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理解这些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加,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如果教师对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一问三不知,教师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就会失去对政治课的兴趣。
三、教师要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认为,“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的根本保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消除师生间的隔阂,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我在课堂上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意见,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我都会给予鼓励的赞赏;对于回答有错误的,也从不讽刺或挖苦学生。在课余时间,经常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学生也喜欢把他们的心里话、苦恼事情告诉我。我公平对待所有学生,不凭个人的好恶来偏爱或冷落或歧视某些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真正实现了师生思维共振,感情共鸣。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知识点和新的教学方法,通过新颖、富有趣味的教学内容或形式,灵活选用“趣、奇、热”的问题,使学生对政治课充满期待,充满兴趣。
(责编 覃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