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平家物语》中平宗盛的贵族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p_cryst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平家物语》作为军记物语中一大杰作,它叙述了保元平治之乱后,平家由盛转衰的过程,全篇体现了“诸行无常”的思想。作品构架恢宏,生动描写了众多人物形象,对于平家首领平清盛三子-平宗盛这一人物形象,一直以来褒贬不一。本文从原文出发,对文中该人物所体现出的贵族性这一特質进行探讨。
  关键词:平宗盛;武将性;贵族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1
  宗盛出身武家应具有武将性才合乎常理,但《平家物语》的塑造在很多地方却突显了平宗盛所具备的贵族性。
  一、弱化的武将形象
  父兄在世期间,宗盛在《平家物语》中的存在感较低。在卷二<烽火>一节中,对以“良臣”、“孝子”形象为重的重盛调集武士时的情景进行了着重刻画,体现出重盛作为平家将门嫡子对武士们的统治力。而相较之下,纵观全篇,对宗盛却全无此类描写。
  在重盛和清盛死后,继承平家成为武家统领的宗盛仍旧欠缺武将性。清盛死后,源平两家之间的斗争不断激化,在各个战役中却更加体现了宗盛武将性的缺失。宗盛统领平家初期,清盛病重,<入道死去>一节中“前右大将宗盛卿为讨伐源氏,原定于同月二十七日出发往东国去,但因入道相国觉得身体违和,就中止了”[1],以孝道来看宗盛的这一行动,合乎情理,但若以武家统领的标准来看,则是一种失职。面对源平两家战况的僵持局面,却轻易放弃讨伐源氏。直至清盛病死,对于源平两家的僵局,宗盛也并未采取任何有效的行动,这种懈怠的处理方式,直接将战机让给了源氏,致使东国源氏直接攻入尾张国,平家彻底丧失先机。究其原因,宗盛的不作为起到直接影响战局走向的巨大影响。
  其后的源平之争中,宗盛也并未表现出身为武家统领所应具备的特质。第九卷<老马>一节中,面对在三草方面取得胜利即将攻向一之谷的源氏军兵,宗盛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战略部署,而是一味依赖骁勇善战的能登守。源平之战期间,书中所记平家取得的正面战场胜利仅有两回,指挥者却皆为宗盛的弟弟知盛,宗盛并没有起到助力战局的作用。由此可见,前期与重盛对比,宗盛缺乏武家统领的统治力,后期与知盛对比,缺乏指挥作战的才能。贯穿全文,展现出的宗盛是一个生长于武家却极度缺乏武将性的形象。
  然而宗盛缺乏武将性的一部分原因是其自身优柔寡断的性格,这种性格是在宫廷贵族生活中不断养成的,轻视战事的时效性,转而更为重视伦常、仪式以及优雅的处世态度。
  二、显著的贵族形象
  《平宗盛抄》中曾提到宗盛身上所体现出的贵族性,认为宗盛青年时期的生活环境使其所具有的贵族性得以养成。宗盛的青年时期正处于平家的安定期,平家上下大多得以升迁,从而确立了一家的贵族地位,这种宫廷贵族的生活环境养成了宗盛的贵族性。这一论点从历史角度分析了平宗盛具有贵族性的原因,接下来将从原文对于其武将性和贵族性的刻画对比,寻求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六卷<横田河原交战>中曾有一段描写,寿永元年,在清盛死后,源平两家对峙局面不断激化的同时,平家和山门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紧张起来,平家处于饱受非议的境况中。在信浓国的横田河原,源平两家交战,平家的城四郎长茂战败退入越后国。面对这样的战况,平家的态度却是不以为意,而将关注放在了宗盛官复大纳言之事上。宗盛进宫谢恩之时,也极尽场面布置,以公卿十二人随行,以十六位殿上人作为前导,十分注重体面和仪式。此时,宗盛已是平家统领,但是相较于战事,却更加关心自己的升迁仪式。这更倾向于宫廷贵族子弟的做法,过于重视自己在朝廷的地位和升迁。并且这里宗盛的取舍态度,更加体现出了宗盛弱化的武将性和明显的贵族性之间的对比关系,二者相互联系,使得宗盛所具备的贵族性更为突出。
  其后文中更是直接突出刻画了宗盛作为贵族公卿的风姿卓著。在卷十的<藤户>一节中,讽刺义经主持典礼的仪表时,引入进行对比的人物便是宗盛。说到前年先帝举行楔祓行幸时,宗盛在节旗下主持典礼的情景,“当时他就席于节旗下的帷幄之中,前面竖着龙旗,风采焕发,那峨冠、袖筒,以至裙裤的下摆,都显得仪范超群”[2]。此处明确描写出了宗盛不仅精于仪式典礼的主持,而且服饰穿戴、举手投足的每一个细节都完美符合一名贵族公卿的标准。对比书中毫无对宗盛武将形象的刻画,这种对于贵族性的着重描写,更是明确而突出。
  此外,在平家战败大势已去之时,宗盛之母平时子抱着安德天皇投海自尽,以平知盛、平教盛为首的平家武将们也纷纷穿上沉重的盔甲跳海,建礼门院等夫人自杀未遂。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作为一家首领的平宗盛,在此情景下,却丝毫看不出要投海的样子,四处张望、不知所措,最后被生俘。与其他武将重气节、轻生死的性格相比,宗盛更多的体现出了身为贵族而非武士的软弱和贪生怕死的性格。
  结语:
  《平家物语》中的平宗盛以一名武将统领的标准来衡量,可以说是不合格的,与此同时,他又兼有显著的贵族性。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相互影响的。武将性的不足一定程度上突显了他带有的贵族性,而贵族性的显著也影响了他的个人性格,缺少了身为武将的杀伐果断,因此显得武将性质有所弱化。
  注释:
  [1]周启明、申非译 《平家物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6 p244
  [2]周启明、申非译 《平家物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6 p427
  参考文献:
  [1]杨夫高 《平家物语的构想-历史叙述与前兆事件》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2.4.
  [2]周启明、申非译 《平家物语》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6.
  [3]石塚栄 《平宗盛抄》 《法政史学》/法政大学文学会编 1970.2 p66.
其他文献
摘 要:自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创作了小说《名利场》并成功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代表爱米丽亚和莉贝卡后,吸引了无数国内外学者对其本人,小说和其塑造人物的深入研究。《名利场》中,有很多对物的描写,像贯穿文中的字典和箱子。五味酒作为另一个贯穿小说始终的物体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主要讨论五味酒在小说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它对各个主人公所代表的意义和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萨克雷;五味酒;名利场  作者简介
摘 要:劳特累克——一位完全独立的“异类”画家,不崇拜人性向往的美好,而是真实再现生活中的丑陋、夸张、残缺、压抑。劳特累克作品中对女性的特殊处理有深刻的心理渊源,本文将从心理学视觉,分析作品中色调处理的成因以及作品中压抑感、残缺感的心里渊源。  关键词:压抑;残缺  作者简介:江玫(1987.12-),汉,贵州人,研究方向:水彩画艺术。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本文着眼于美国南方著名小说家奥康纳的《好人难寻》,从小说主人公的言语和行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该小说所传达的主题——这些主题包括主人公对他人和社会的歧视,偏见,家人间冷漠相对以及主人公祖母自我的救赎。本文旨在通过解析这些主题,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  关键词:《好人难寻》;偏见;冷漠;救赎  作者简介:刘娜,女,宁夏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
作者简介:万安迪(1983.9-),女,汉族,浙江乐清人,硕士研究生,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外国语分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1  高奋教授的《走向生命诗学——-弗吉尼亚· 伍尔夫小说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是其十数年伍尔夫小说理论研究的一部完整的总结性著作。其研究的完整性
期刊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6--01  1960 年代美国的大背景下过后,黑色幽默的小说和电影在当今的社会仍然受到追捧的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除了黑的幽默中的“黑色”以外就是在“黑色”中附加所带来的大胆,黑色的事物往往代表这未知和大胆,在黑色幽默中它虽是一种喜剧的存在,但是它的存在也是为了来打破禁忌的,禁忌总是让我们无法靠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