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几组矛盾——源自课堂教学一线的教学反思

来源 :中学语文: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fe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实施后,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多媒体教学与讲读教学、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多元创造与一元标准等几组关系的认识、处理上。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反思,以求正本清源。
其他文献
【摘 要】笔者针对传统作文教学中“速战速决”的作风,提出应因时而异、因题而乐、因人而异三种办法合理运用作文教学,灵活处理作文课上的“快”和“慢”,从而取得作文教学的全面丰收。  【关键词】“快” “慢” 作文教学    传统作文教学,一般是在两堂课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作文任务;或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允许再整理一下,过后再交卷,这两者之间关系如何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课题,值得仔细研究,认真推敲
《变形记》用传统的阅读方法很难解读,它对读者是一种智力情感上的挑战。《变形记》是一个现代寓言,我们能从中清楚地捕捉到它的深刻寓意。
【教学目标】  1.材料作文如何立意。  2.议论文如何正确运用好事例。  【教学重点】  如何正确运用事例。  【课前写作文】  一个偏僻的山谷里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它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办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来。”  我们赞美这株百合,因为它要以开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但在现实
【摘要】语文创新思维一般寓于具体的形象中,源于对形象的情趣、理趣与谐趣,突出地在个性凸显、六觉联通、聚焦发散以及表象聚合等思想活动中展开……  【关键词】“三趣”;个性凸显;六觉联通;聚焦发散;表象聚合    语文创新思维源于大脑对生活灵动的反映。文学创作中形象大于思维,语文创新思维一般寓于具体的形象中,源于对形象的情趣、理趣与谐趣,突出地在个性凸显、六觉联通、聚焦发散以及表象聚合等思想活动中展开
2009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古诗鉴赏题选用了杜牧的《寄远》,在试题对诗句情感的理解上,笔者与命题者给出的参考答案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对该问题作了深入论述,并与命题者商榷。
“寡”“贫”二词虽古籍新论皆有定说。但大都明而未畅。我们可以据形解义,以理清正义。
以宽200公里,绵延1200余公里的身躯,横穿法瑞德意奥,平均海拔三千米,山势雄伟、河流纵横、森林茂盛的阿尔卑斯山脉,像一条金色的项链,拥戴在美丽少女欧罗巴细嫩白腻的颈胸上,金链周围彩绫丝线上镶嵌着颗颗珍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2008年6月,怀着看世界、看西方、看美景的愿望,笔者有幸随团游览考察欧罗巴,浪漫金项链,品赏了“艳丽珍珠”。  小镇波巴特。乘荷兰铲式豪华大巴从阿姆斯特丹出发,约一小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企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之一,为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增加就业机会做出了重要贡献,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一、金融危机对民营企业是威胁、还是挑战和机遇    大家一提起冬天可能都会想到白茫茫一片死气沉沉,但是冬天并不是一片冷寂生杀:小草枯萎了,它在等待来年发芽;蛇和熊都躲进洞里冬眠了,冬青和柏树依然绿着,而梅花仍旧在这个季节里绽
站在1840年的时间坐标原点上回溯历史,我们发现,在历经李唐的强大和赵宋的繁荣之后,时至晚清,中国在经济、政治、外交和思想文化方面都走过一段相当艰难坎坷的历程。根据麦迪森的估算,自1500年至1820年,以1990年盖一凯美元为计算标准,西欧人均GDP从670美元升至1269美元,增长了89.4%;中国在1500年时,人均GDP约为600美元,而后的300年里增长率近乎为零。现在我们的问题是:在各
苏轼的《赤壁赋》紧扣月夜泛舟的特定情景,借景抒情,因景喻理,把作者忧患于人生的巨大苦闷和超然于时空的人生喟叹,和盘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让我们看到他在儒家与道家双重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