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籍管理工作是教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规范化是保证成人教育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保障。完善管理制度、转变管理人员的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当前学籍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 成人高教;学籍管理;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 G65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090-01
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的记载和管理,其具体内容包括
入学、成绩、升留级、休退学、奖惩、毕业、学位管理等。它是高校教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成人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形成良好学风、教风和校风的重要保障。
1 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特点
首先,成人高等教育对象的年龄、资历、文化素质差别较大,来源渠道多,管理范围大,牵涉面广;为适应成人学生的实际,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实施,不可能象普通高等教育那样集中、统一;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较灵活,课程变动大。
其次,学籍管理过程呈现出间接性,响应速度慢、难度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分布在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上,远离校本部,虽然每学期都能定期集中授课,但时间短,任务重,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授课上,很多管理工作都要依靠教学点协助完成,管理过程实际为非直接性的远距离管理。
2 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1 学籍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根据制度明确、落实教学上的各种要求。然而现在很多成人高校在学籍管理制度上还不够完善,没有具体规章制度,活来之,则干之,没有系统理论的指导和规范。
2.2 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工作中有时还存在着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现象 由于学校总体编制较紧,加之有些领导不够重视,往往在人员的配备上大打折扣,有些岗位只好雇佣临时工,暂时应付。
2.3 从事学籍管理工作的人员业务培训较少,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得不到提高,忙于应付日常工作。
2.4 部分高校的学籍管理中存在管理松散的现象 一些教师和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籍管理缺乏正确的理解,教师视学籍管理为教学管理部门的事,与己无关。
3 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几点思考
3.1 制订科学、合理的学籍管理原则 作为成人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籍管理首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管理原则,并密切联系管理实际,尤其要了解当今社会新的发展趋势。其次要制订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创造一种以人为本、各种制度合理配置的良好环境。再次要严格科学管理,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管理,争取收到最好的管理效果。
3.2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化的学籍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高效、公正、准确、科学的学籍管理,最基本的条件是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学生学籍档案的建立和成绩归档是一项非常繁琐和复杂的工作,它不仅数据多,处理量大,而且时间性强,要求准确规范。人工管理效率低、工作量大、准确性低,又不能全面、详细、快捷地为决策者提供信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推广普及应用,给学籍管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招生专业和人数的不断扩大,校际间的合作日益增多,人工管理无法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应该使用计算机进行学籍管理,将科学、高效、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引入学籍管理工作中,依靠校园网建立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专业变更、学籍异动等信息汇集在一起,建立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库,供随时调用、增删和统计分析。这样既实现了学籍管理文件的自动化检索,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情况反馈及时,信息全面,增强学籍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又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手工作业,提高了学籍管理的水平,促进学校学籍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3.3 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现代的学籍管理部门已不再是传统的命令、管束等单纯的管理,而是以服务为主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充满人性化观念,在学籍管理制度的制定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各种相关规定要体现为学生服务、方便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思想与服务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在档案的建立上,要多层次、多规格、全方位。同时,要以教学班为单位,建立学生的通讯录,详细登记学生的联系方式,建立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服务。“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理念是学籍管理向着人性化和个性化发展的保证,学籍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学籍管理的刚性制度中体现人文关怀。
3.4 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①学籍管理队伍是学籍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管理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培养全过程。这就要求配备思想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精通业务的专职管理人员,各教学点、各系部也同样要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②在学籍管理人员中部分人员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职称相对来说较低,有些管理人员并未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理论教育,有专业背景出身的管理人员并不多。因此学校应该为在职的学籍管理人员及新加入队伍的人员随时提供各类、各层次的学习机会。
3.5 加强学籍档案管理 学生学籍信息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思想政治、学习能力等各方面表现状况的综合反映。通过它可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学校培养标准,学籍档案同时还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查询、毕业证明材料出具等服务,因此学生信息的收集和保存十分重要,应力求完整、清楚、准确。另外,在完善学籍档案管理的同时,要注重学籍管理的实效性。教育管理总是处在动态环境中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籍管理制度也要随之作出相应的改革,尽量考虑到制度将来的发展变化因素,使学籍管理在保持相对稳定下求得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在完善与发展学籍管理的过程中维护制度的稳定性。只有这样,学籍管理工作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适应形势的要求。
【关键词】 成人高教;学籍管理;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 G65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090-01
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的记载和管理,其具体内容包括
入学、成绩、升留级、休退学、奖惩、毕业、学位管理等。它是高校教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成人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形成良好学风、教风和校风的重要保障。
1 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的特点
首先,成人高等教育对象的年龄、资历、文化素质差别较大,来源渠道多,管理范围大,牵涉面广;为适应成人学生的实际,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实施,不可能象普通高等教育那样集中、统一;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专业设置较灵活,课程变动大。
其次,学籍管理过程呈现出间接性,响应速度慢、难度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分布在各行各业的工作岗位上,远离校本部,虽然每学期都能定期集中授课,但时间短,任务重,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放在授课上,很多管理工作都要依靠教学点协助完成,管理过程实际为非直接性的远距离管理。
2 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1 学籍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根据制度明确、落实教学上的各种要求。然而现在很多成人高校在学籍管理制度上还不够完善,没有具体规章制度,活来之,则干之,没有系统理论的指导和规范。
2.2 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工作中有时还存在着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现象 由于学校总体编制较紧,加之有些领导不够重视,往往在人员的配备上大打折扣,有些岗位只好雇佣临时工,暂时应付。
2.3 从事学籍管理工作的人员业务培训较少,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得不到提高,忙于应付日常工作。
2.4 部分高校的学籍管理中存在管理松散的现象 一些教师和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籍管理缺乏正确的理解,教师视学籍管理为教学管理部门的事,与己无关。
3 成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几点思考
3.1 制订科学、合理的学籍管理原则 作为成人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籍管理首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管理原则,并密切联系管理实际,尤其要了解当今社会新的发展趋势。其次要制订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创造一种以人为本、各种制度合理配置的良好环境。再次要严格科学管理,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管理,争取收到最好的管理效果。
3.2 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化的学籍管理信息系统 实现高效、公正、准确、科学的学籍管理,最基本的条件是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学生学籍档案的建立和成绩归档是一项非常繁琐和复杂的工作,它不仅数据多,处理量大,而且时间性强,要求准确规范。人工管理效率低、工作量大、准确性低,又不能全面、详细、快捷地为决策者提供信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推广普及应用,给学籍管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招生专业和人数的不断扩大,校际间的合作日益增多,人工管理无法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应该使用计算机进行学籍管理,将科学、高效、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引入学籍管理工作中,依靠校园网建立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专业变更、学籍异动等信息汇集在一起,建立学生学籍管理档案库,供随时调用、增删和统计分析。这样既实现了学籍管理文件的自动化检索,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情况反馈及时,信息全面,增强学籍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又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手工作业,提高了学籍管理的水平,促进学校学籍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3.3 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现代的学籍管理部门已不再是传统的命令、管束等单纯的管理,而是以服务为主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充满人性化观念,在学籍管理制度的制定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各种相关规定要体现为学生服务、方便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思想与服务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在档案的建立上,要多层次、多规格、全方位。同时,要以教学班为单位,建立学生的通讯录,详细登记学生的联系方式,建立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服务。“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理念是学籍管理向着人性化和个性化发展的保证,学籍管理制度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学籍管理的刚性制度中体现人文关怀。
3.4 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①学籍管理队伍是学籍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管理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培养全过程。这就要求配备思想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精通业务的专职管理人员,各教学点、各系部也同样要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②在学籍管理人员中部分人员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职称相对来说较低,有些管理人员并未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理论教育,有专业背景出身的管理人员并不多。因此学校应该为在职的学籍管理人员及新加入队伍的人员随时提供各类、各层次的学习机会。
3.5 加强学籍档案管理 学生学籍信息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思想政治、学习能力等各方面表现状况的综合反映。通过它可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学校培养标准,学籍档案同时还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查询、毕业证明材料出具等服务,因此学生信息的收集和保存十分重要,应力求完整、清楚、准确。另外,在完善学籍档案管理的同时,要注重学籍管理的实效性。教育管理总是处在动态环境中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籍管理制度也要随之作出相应的改革,尽量考虑到制度将来的发展变化因素,使学籍管理在保持相对稳定下求得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在完善与发展学籍管理的过程中维护制度的稳定性。只有这样,学籍管理工作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适应形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