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摸机率”说起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ucao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出版人方希说了一个新词“摸机率”,这个词最初用于点评会议的质量,“摸机率”越高,会议质量越低。
  当“摸机率”回归字面本义,即触摸手机,则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极高的发生可能。从每天的闹铃叫醒你睁眼看世界到入睡前的三分钟浏览,手机早已成为我们形影相随的亲密伙伴。《笑傲江湖》里面说,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有江湖,手机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边被人注目,一边被人鄙视,一边任人表扬,亦一边任人声讨的产物。
  我对手机的最初认知来自港剧。手机一开始并不小巧玲珑,甚至还配有一根天线,功能也仅仅限于通话,但在那个年代,确是财富的象征,让手机的主人瞬时自带光环。
  这时,手机代表着荣耀。
  随着技术发展,手机的体积渐渐变小,手机灯光也经历了绿光、橙光、蓝光、白光到彩色的演变。手机的功能也从最初的纯粹通话,变成了可以互发短信联系。那段岁月,短信清脆的滴滴声构成了小伙伴们沟通零距离的美好时光。
  这时,手机代表着情怀。
  手机的更新换代迅速,功能也愈加增多,可以购物缴费,可以收发邮件,可以点餐,也可以联网游戏、看视频、看小说、看新闻……很多娱乐功能,都能通过手机实现。手机更是现代碎片化信息的凝聚,它联通了世界,开阔了视野,你想知道的一切几乎都可以通过手机查阅。越是能干,人们就越离不开它,走路看着、坐车看着,屏幕取代了溝通,也包裹着寂寞。手执电话可以美其名曰办公或搜索,在公交车上刷屏可以装作“视若无睹”。
  这时,手机代表着便利,也有孤独和伪装。
  餐桌上看手机,让手机与人的亲密接触备受争议。国人喜欢把吃饭视为亲朋好友交流的最佳时机,觥筹交错,把酒言欢,餐桌可以调节矛盾,可以促进感情。但现在,大家更喜欢在用餐的时候,拿出手机,各自点击屏幕,退却了餐桌文化曾经的炙热与温暖,让以前的高谈阔论、欢声笑语渐行渐远,徒留浅浅的碗筷碰撞之音。
  如同硬币的两面,手机也一样,孰是孰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然成为了生活中的重要伴侣,就应用其所长,避其之短,让手机成为美丽点缀。
其他文献
自从我参与天使投资以来,我一直坚信不久的将来人们肯定会为天使投资开辟一个国家级市场,但是这一天迟迟没有出现.
期刊
做过班主任的老师,都觉得班主任工作工作又苦又累.如何对待这种苦和累?本文作者在此谈了自己的真切感受.
“……我们每天都在太阳的召唤下醒来,在高耸的山脊上望着道路还是伸向远方.于是我们仍然歌唱着上路,抛开诱惑,团结如行走的钢墙.我们手中举着金子做的花朵,那是远行人心中永
期刊
每次家庭聚会我的表哥表姐们都拿着手机在玩游戏,还嫌我小不跟我玩,我也想玩手机,可是妈妈就是不给,没有手机我不开心。  这次围着他们转了一会儿,发现哥哥姐姐们都戴着厚厚的大框眼镜,我觉得很奇怪,问妈妈。妈妈告诉我,那是因为他们玩手机太多,不爱惜眼睛,近视了。我吓了一跳,我也很爱手机,手机里有动画片、故事和游戏,我还经常哭闹着想玩手机。可是我不想戴眼镜,我要像动物园里面的小猴子一样,有一双明亮机灵的眼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