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公安部披露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GSK中国)部分高管被查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外资药企的“四驾马车”同时被抓,这还是首次。这些高管涉嫌受贿,并用受贿所得再行贿政府官员和医生等,其中还有人涉嫌接受性贿赂。
那么,他们都是采取什么手段“洗钱”和“贿赂”的呢?
名不见经传的旅行社
据记者了解,GSK进入警方视线,与举报无关,而是缘于上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旅行社——上海临江国际旅行社。这家旅行社基本上不组织游客旅游,仅靠承接GSK等外资药企的会议组织,一年的业务量就达到了1亿多,这种异常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公安部官方表示,今年年初,公安机关对旅行社行业经营异常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警方发现上海临江国际旅行社等相关旅行社存在重大经济犯罪嫌疑,GSK中国公司也牵涉其中,同样存在重大经济犯罪嫌疑。
2013年6月,公安部部署上海、长沙、郑州等地警方负责侦办此案。在经过前期的缜密调查后,6月27日,长沙、上海、郑州等地警方展开统一抓捕。7月10日,警方又开展二次抓捕。在临江旅行社的办公室内,警方查获了一个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该旅行社向GSK高管行贿的账目。
根据警方的调查和审讯,临江等旅行社和GSK中国部分高管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临江旅行社通过承接GSK中国的内部会议、员工培训和外部学术交流会等,从2009年至去年,涉及金额高达1.19亿元。GSK的企业运营总经理梁宏等部分高管通过旅行社,用虚增会议规模等手段进行套现。旅行社按照行规,向梁宏等部分高管支付现金等行贿。
据初步调查,通过各种贿赂手段,临江旅行社将2000万元支付给梁宏等GSK高管及其他人员。仅梁宏一人所收受的贿赂约在200万元左右,除了用于贿赂官员和专家、医生外,其余部分被梁自己中饱私囊。
随后,GSK中国4大高管被抓,分别是法务部总监、41岁的赵虹燕(女);副总裁、企业运营总经理、49岁的梁宏;商业发展事业企业运营总经理、45岁的黄红(女);副总裁兼人力资源部总监、50岁的张国维。
临江旅行社方面,也有老板翁剑雍等多人被抓,翁所涉嫌的罪名为商业贿赂等。
高管想提钱随时打电话
41岁的翁剑雍是上海本地人,以前在一家旅行社打工时,就知道药企通过旅行社开会的事。2006年,他成立了上海临江国际旅行社。2007年,他之前认识的一位朋友,从其他药企跳槽到GSK中国公司。在这位朋友的推荐下,临江旅行社成为GSK中国的一个会议服务商。这期间,临江主要承接GSK中国的疫苗部和培训部的会议。由于培训部主要是内部培训,还比较正规。
而在承接疫苗部的会议和项目时,临江已经开始向GSK的人员以送回扣的方式行贿。据翁介绍,其中的一个冷链项目,行贿数目就高达200万元。
2008年,GSK中国迎来了一位新高管,他就是梁宏。
今年49岁的梁宏,大学时学的是制药专业,大学毕业后曾在一家国企做药品生产。1993年,梁宏改做药品营销,当过医药代表的他,一直坐到惠氏医药销售总监的位子。2008年12月,梁宏跳槽来到了GSK中国,担任副总裁、企业运营总经理,年薪上百万元。
梁宏说,公司一般有两种会议,内部会议和外部会议,内部会议包括年会和平常的小会议,外部会议则是公司组织医生、专家或政府官员参加研讨会等。根据GSK中国的规定,两万元以上的会议必须通过旅行社组织,一是为了办得更专业,二是为了避免内部员工动用大量资金,防止腐败产生。
在梁宏进入GSK中国以前,就已经有多个旅行社服务商,专门做公司内部会议。但GSK中国的这种游戏规则,并未能防止腐败产生,反而滋生了新的腐败。
2009年10月,由于翁此前在GSK中国的那位朋友离职,他将翁介绍给了梁宏认识。翁剑雍迅速抓住了这次机会,除了吃饭,翁剑雍还带着梁宏等人去台湾玩了一趟,随后又多次登门拜访。
从2010年4月份开始,梁宏在召开内部会议时,就开始启用临江旅行社,两个人的命运,也开始连在了一起。3年的时间内,梁宏共给了临江旅行社3000多万元的会议单。是什么原因,让梁宏如此维护临江旅行社?问题出在一个“钱”字上。临江给梁宏的回报不菲。
翁剑雍说,他回报梁宏等人的方式有两种。比如某次会议,最初的预算是100人,但实际上只有80人。梁宏报给公司的是100人,而临江旅行社开出的费用票据也是100人的,并用这些票据向GSK中国报账。其中,不存在的“20个人”的费用就是虚增的费用,这部分费用虽然暂时放在临江公司,但实际上是不定期地返给梁宏等。一次会议,最少返四五万元,最多时可给梁宏50万元。
翁剑雍说,这些钱一般都是放在旅行社。当梁宏需要钱时,会打电话直接要,有时是直接给梁,有时是梁的手下去拿钱。梁曾告诉翁,这些钱拿去行贿政府行政部门的官员,拜访领导和专家。除了直接拿现金,翁给梁的回报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倒贴钱带梁旅游。翁说,梁喜欢旅游,基本每年两次出境游,国内游也有多次。虽然每次梁都会给一部分钱,但远不够真实的花销,缺的部分,就由临江补上。
据了解,2011年元旦,梁宏和其他3个朋友去马尔代夫玩了3天,只向临江支付了7万元,而此次的实际花费在30万元。此后还有一次,梁宏带着妻子等共4人去澳大利亚旅游,总共支付了10万,而实际花销也在30万元左右。
受贿所得再用于行贿
据翁剑雍说,除了梁宏,他还与GSK其他部门有这种业务往来。在最近几年的时间内,他从GSK拿到的会议单子,在1亿多元。据警方调查,临江除了承接会议,基本不做真正的旅游项目。对此,翁表示,实际上承接会议的利润并没有组织真正的旅游高,但一个好处就是稳定。
“临江旅行社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办案民警表示。
据了解,还有一家旅行社,为了拉拢权限极大的GSK中国高管,还使出了“美人计”。这家旅行社雇用了一名女子,向这名高管进行性贿赂,这名女子在这名高管身边待了4年左右。不难看出,GSK中国的利益链始终伴随着贿赂链,其特点就是通过承办这种会议、赞助等形式规避中国法律,同时规避内部监管。
不过,梁宏坦陈,自己受贿的很大一部分回扣用于行贿政府官员。梁宏称,去年在北京曾被一个政府部门查处,他从临江拿了25万元,最终摆平此事。
据梁宏说,他这个系统每年的会议费有几个亿,除了给临江的上千万元以外,更多的会议费用分摊到大区、地区的销售经理,以及最下级的销售代表使用,这些人员与地方旅行社联系,组织医生、专家和政府官员开研讨会。梁宏称,GSK中国像他有这样权限的高管,至少有六七位。
这些人员除了通过旅行社虚增会议规模套现外,甚至还有更绝的纯粹虚构开会。虚增是在有的基础上多报人数,而虚构则是根本就没有这个会议,只是利用会议的名义套现。套现的钱,一部分进入个人腰包,一部分用于行贿。
梁宏说,公司也意识到这种情况,调查后也会开除一部分医药代表,但并没能杜绝这种现象。今年年初以来,由于内部有人向GSK总部举报,5月份,总部派出专门的审计部门前来审计,本来打算在7月份出审计报告。翁剑雍也表示,这个行业中虚增会议规模和虚构开会的现象都存在,只是他从来没有做过虚构开会,“风险太大”。
GSK中国共享财务服务中心总监金仁芳表示,由于这些旅行社的发票都能对得上,账面上看起来都符合规定,因此也看不出来问题,她也承认,公司监管的手段还不够严。
那么,他们都是采取什么手段“洗钱”和“贿赂”的呢?
名不见经传的旅行社
据记者了解,GSK进入警方视线,与举报无关,而是缘于上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旅行社——上海临江国际旅行社。这家旅行社基本上不组织游客旅游,仅靠承接GSK等外资药企的会议组织,一年的业务量就达到了1亿多,这种异常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公安部官方表示,今年年初,公安机关对旅行社行业经营异常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警方发现上海临江国际旅行社等相关旅行社存在重大经济犯罪嫌疑,GSK中国公司也牵涉其中,同样存在重大经济犯罪嫌疑。
2013年6月,公安部部署上海、长沙、郑州等地警方负责侦办此案。在经过前期的缜密调查后,6月27日,长沙、上海、郑州等地警方展开统一抓捕。7月10日,警方又开展二次抓捕。在临江旅行社的办公室内,警方查获了一个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该旅行社向GSK高管行贿的账目。
根据警方的调查和审讯,临江等旅行社和GSK中国部分高管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临江旅行社通过承接GSK中国的内部会议、员工培训和外部学术交流会等,从2009年至去年,涉及金额高达1.19亿元。GSK的企业运营总经理梁宏等部分高管通过旅行社,用虚增会议规模等手段进行套现。旅行社按照行规,向梁宏等部分高管支付现金等行贿。
据初步调查,通过各种贿赂手段,临江旅行社将2000万元支付给梁宏等GSK高管及其他人员。仅梁宏一人所收受的贿赂约在200万元左右,除了用于贿赂官员和专家、医生外,其余部分被梁自己中饱私囊。
随后,GSK中国4大高管被抓,分别是法务部总监、41岁的赵虹燕(女);副总裁、企业运营总经理、49岁的梁宏;商业发展事业企业运营总经理、45岁的黄红(女);副总裁兼人力资源部总监、50岁的张国维。
临江旅行社方面,也有老板翁剑雍等多人被抓,翁所涉嫌的罪名为商业贿赂等。
高管想提钱随时打电话
41岁的翁剑雍是上海本地人,以前在一家旅行社打工时,就知道药企通过旅行社开会的事。2006年,他成立了上海临江国际旅行社。2007年,他之前认识的一位朋友,从其他药企跳槽到GSK中国公司。在这位朋友的推荐下,临江旅行社成为GSK中国的一个会议服务商。这期间,临江主要承接GSK中国的疫苗部和培训部的会议。由于培训部主要是内部培训,还比较正规。
而在承接疫苗部的会议和项目时,临江已经开始向GSK的人员以送回扣的方式行贿。据翁介绍,其中的一个冷链项目,行贿数目就高达200万元。
2008年,GSK中国迎来了一位新高管,他就是梁宏。
今年49岁的梁宏,大学时学的是制药专业,大学毕业后曾在一家国企做药品生产。1993年,梁宏改做药品营销,当过医药代表的他,一直坐到惠氏医药销售总监的位子。2008年12月,梁宏跳槽来到了GSK中国,担任副总裁、企业运营总经理,年薪上百万元。
梁宏说,公司一般有两种会议,内部会议和外部会议,内部会议包括年会和平常的小会议,外部会议则是公司组织医生、专家或政府官员参加研讨会等。根据GSK中国的规定,两万元以上的会议必须通过旅行社组织,一是为了办得更专业,二是为了避免内部员工动用大量资金,防止腐败产生。
在梁宏进入GSK中国以前,就已经有多个旅行社服务商,专门做公司内部会议。但GSK中国的这种游戏规则,并未能防止腐败产生,反而滋生了新的腐败。
2009年10月,由于翁此前在GSK中国的那位朋友离职,他将翁介绍给了梁宏认识。翁剑雍迅速抓住了这次机会,除了吃饭,翁剑雍还带着梁宏等人去台湾玩了一趟,随后又多次登门拜访。
从2010年4月份开始,梁宏在召开内部会议时,就开始启用临江旅行社,两个人的命运,也开始连在了一起。3年的时间内,梁宏共给了临江旅行社3000多万元的会议单。是什么原因,让梁宏如此维护临江旅行社?问题出在一个“钱”字上。临江给梁宏的回报不菲。
翁剑雍说,他回报梁宏等人的方式有两种。比如某次会议,最初的预算是100人,但实际上只有80人。梁宏报给公司的是100人,而临江旅行社开出的费用票据也是100人的,并用这些票据向GSK中国报账。其中,不存在的“20个人”的费用就是虚增的费用,这部分费用虽然暂时放在临江公司,但实际上是不定期地返给梁宏等。一次会议,最少返四五万元,最多时可给梁宏50万元。
翁剑雍说,这些钱一般都是放在旅行社。当梁宏需要钱时,会打电话直接要,有时是直接给梁,有时是梁的手下去拿钱。梁曾告诉翁,这些钱拿去行贿政府行政部门的官员,拜访领导和专家。除了直接拿现金,翁给梁的回报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倒贴钱带梁旅游。翁说,梁喜欢旅游,基本每年两次出境游,国内游也有多次。虽然每次梁都会给一部分钱,但远不够真实的花销,缺的部分,就由临江补上。
据了解,2011年元旦,梁宏和其他3个朋友去马尔代夫玩了3天,只向临江支付了7万元,而此次的实际花费在30万元。此后还有一次,梁宏带着妻子等共4人去澳大利亚旅游,总共支付了10万,而实际花销也在30万元左右。
受贿所得再用于行贿
据翁剑雍说,除了梁宏,他还与GSK其他部门有这种业务往来。在最近几年的时间内,他从GSK拿到的会议单子,在1亿多元。据警方调查,临江除了承接会议,基本不做真正的旅游项目。对此,翁表示,实际上承接会议的利润并没有组织真正的旅游高,但一个好处就是稳定。
“临江旅行社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办案民警表示。
据了解,还有一家旅行社,为了拉拢权限极大的GSK中国高管,还使出了“美人计”。这家旅行社雇用了一名女子,向这名高管进行性贿赂,这名女子在这名高管身边待了4年左右。不难看出,GSK中国的利益链始终伴随着贿赂链,其特点就是通过承办这种会议、赞助等形式规避中国法律,同时规避内部监管。
不过,梁宏坦陈,自己受贿的很大一部分回扣用于行贿政府官员。梁宏称,去年在北京曾被一个政府部门查处,他从临江拿了25万元,最终摆平此事。
据梁宏说,他这个系统每年的会议费有几个亿,除了给临江的上千万元以外,更多的会议费用分摊到大区、地区的销售经理,以及最下级的销售代表使用,这些人员与地方旅行社联系,组织医生、专家和政府官员开研讨会。梁宏称,GSK中国像他有这样权限的高管,至少有六七位。
这些人员除了通过旅行社虚增会议规模套现外,甚至还有更绝的纯粹虚构开会。虚增是在有的基础上多报人数,而虚构则是根本就没有这个会议,只是利用会议的名义套现。套现的钱,一部分进入个人腰包,一部分用于行贿。
梁宏说,公司也意识到这种情况,调查后也会开除一部分医药代表,但并没能杜绝这种现象。今年年初以来,由于内部有人向GSK总部举报,5月份,总部派出专门的审计部门前来审计,本来打算在7月份出审计报告。翁剑雍也表示,这个行业中虚增会议规模和虚构开会的现象都存在,只是他从来没有做过虚构开会,“风险太大”。
GSK中国共享财务服务中心总监金仁芳表示,由于这些旅行社的发票都能对得上,账面上看起来都符合规定,因此也看不出来问题,她也承认,公司监管的手段还不够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