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黄河三角洲蓬勃发展的排头兵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_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营市是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城市,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国家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确认东营市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山东省确定以东营市为主战场加快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黄河三角洲已成为中国东部沿海,特别是环渤海经济区一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新经济增长极。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这里流入渤海。作为兵圣孙武的故里、山东吕剧的发祥地,东营市早在5000多年前的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东营市于1983年10月设立,辖东营、河口两区和广饶、垦利、利津三县,人口182万人,面积8053平方公里,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济南军区黄河三角洲生产基地座落在境内。
  
  科学发展 加快开发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国家先后将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列入“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山东省确定以东营为主战场,全面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打造山东新的经济发展隆起带。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和王岐山副总理到山东代表团座谈时,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和东营市市长张建华就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作了汇报发言,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承担着开发建设的重大责任。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东营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决定》,坚持着眼长远科学谋划,立足当前打好基础,迅速起步快速突破,拉开了大开发大开放的格局。其总的思路和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生态文明的科学开发之路,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完善基础设施为先导,以园区经济为载体,加速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建成山东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精细化工基地、区域性枢纽中心和休闲度假观光胜地,成为山东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全国最具活力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围绕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这一中心任务,东营市正在积极探索一条高效生态经济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是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产业。目前东营市与国内科研院所和重点高校联建了159个科研机构,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1家,创业孵化面积达到34.5万平方米。整合提升石化、石油装备、轮胎、纺织等传统产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扶持骨干企业加快发展,打造支撑力、辐射力强的产业龙头,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今年实施投资过亿元的技改项目75个,总投资436.5亿元。加快推进与中海油的合作,搞好石化产业的战略性重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服务外包业,力争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
  二是坚持科学规划、重点突破,大力推进主体产业区建设。按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思路,规划了四个主体产业区。临港产业区依托东营港,重点发展精细化工、现代物流等产业,努力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生态高效精细化工业集聚区。生态旅游区依托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开发黄河口生态旅游。生态渔业畜牧区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和饲草饲料资源,重点建设水产品养殖区和畜牧园区,形成全省重要的渔业生态养殖基地、畜产品生产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高端产业区,依托东营经济开发区,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服务业,建成黄河三角洲先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承载区。目前,各主体产业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项目招商成效显著。
  三是围绕改善发展环境,全力突破基础设施。重点推进“三路(威乌高速公路、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两港(东营港、广利港)一场(永安机场)”建设,威乌高速公路东营段已全部达到通车条件;东营港扩建工程两个3万吨级码头和引桥工程基本完成,正在建设两个5万吨级的液体化工码头;广利港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的客货运码头,年内开工建设;永安机场改扩建今年完成飞行区工程,开工建设航站楼,三年内机场标准由4C级提高到4D级。加快沿海防潮堤建设,构筑起完善的沿海防潮体系。
  
  生态立市 富民强市
  
  东营市自建市以来,特别是 “十一五”以来,按照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定位,积极探索开发模式,全力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总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58.4亿元,人均83761元; 进出口总值24.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3.5亿美元;境内财政总收入342.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68.6元。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余额等均居山东省前列。东营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培育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城镇化率达到57.4%。实施促强扶弱,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广饶县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77位。
  东营市牢牢把握生态高效的定位,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重点实施了黄河水城建设,突出生态湿地特色,引入黄河水,贯通现有的城市水系、湖泊、湿地,形成“水路相行、河海相通、城水相依、水绿共生、人水和谐”的独特城市风貌,改善城市生态,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黄河水城”的主体工程——广利河综合治理,在去年顺利实现清水进城的基础上,正在规划建设沿河体育公园、文化公园、科技公园以及清风湖景区等“三园一区”重要景观建设。目前,东营市中心城建成区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0.3%,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实施林网、水网、路网于一体的“三网”绿化工程,已投入8.1亿元,建设林带2660公里,绿化面积25万亩,植树2806万株,力争再用三年多的时间,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路域林荫化、水系风景化,打造黄河绿洲。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加强环保、节能、减排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培育“林纸浆一体化”等8个循环经济链条。以文化旅游业作为突破口, 重点策划运作黄河口生态旅游,启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打造特色品牌。举办了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暨首届黄河口旅游文化博览会等活动,扩大了东营市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力。
  中华儿女多壮志,黄河湿地换新颜。黄河与大海的汇聚,自然与人文的交响,相信一个神奇、壮丽、富饶、和谐的黄河三角洲定将展现在世界面前,东营作为一颗璀璨的滨海明珠将更加熠熠生辉!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与欧美相比,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拉得更大了。分析目前国内外生物技术药物的研发现状不难发现,我国并没有抓住国际生物制药的“主流”,甚至与“主流”有渐行渐远的倾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未来走向,因此非常令人担忧。    2006年全年生物、生化制品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90.56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长率低于上季度末和上年同期的增长水平。从利润情况来
预计2008年,我国化工行业将继续快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将保持两位数字增长,但是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预计石油和化工行业销售收入将增长20%左右,实际利润将增长19%左右。      2007年全年化学工业共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26814.7亿元,同比增长30.4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72个百分点,生产保持稳步快速增长。2007年,化工行业共实现产品工业销售值26231.6亿元,同比增长30
本刊这期发表的《中国行业经济运行扫描》,用详实的资料、可靠的数据和深入浅出的分析,展示了银行业、保险业、电子信息行业、水泥行业、汽车行业、钢材市场等诸多行业经济上半年的发展运行态势。虽说资料是上半年的,但实力需要积累,发展需要基础,《扫描》所展示的上半年行业经济发展走势和对未来预测、展望,对做好年底前的行业经济工作,乃至明年的发展规划,仍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从这期《扫描》分析看,今年以来,我国行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范敏    内容提要:2006年,宏观经济高位运行,消费稳中有升,投资和出口增速回缓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在“三驾马车”共同拉动下,工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大部分行业景气上升。与此同时,行业增长格局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工业利润过度集中于上游行业的格局有所调整,采掘业的优势地位削弱;居民消费的回升奠定了消费品行业稳定增长的基础。2007年,我国产业增长仍具有较
2008年3月,我国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45.8,高于同期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14.40个百分点,较2007年12月下降9.60个百分点。累计投资总额为306.19亿元,同比增长率为45.00%,高于同期制造业企业投资总额同比增长率13.10个百分点。    2008年1~2月,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649.94亿元,同比增长25.96%,产销率为95.81%,同比提高
2008年上半年,在水运市场上,全国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1.1亿人和33.4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减少3.0%和7.1%。全国水路运输完成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14.0亿吨和31835.0亿吨公里,分别比2007年同期增长11.4%和6.4%,增速比2007年同期分别回落1.6个和12.9个百分点。    2008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旅客吞吐量3827万人,自1季度港口旅客吞
一、股票市场    (一)股市总体走势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新股恢复发行,股票市场信心逐步增强,股票市场总体成持续上扬走势,股票指数创历史新高。年初,上证指数震荡上行,3月份最高升至1313点,是2005年4月份股权分置改革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恢复市场融资功能成为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5月25日,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布招股书,成为第一家全流通首次公开发行的公
我们深知,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行业将按全球竞争力标准重新洗牌,只有最优秀的企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  ——刘明田    天津振华物流集团成立于一九九三年,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合资兴建。注册资本4413万美元,总投资额11.99亿人民币(合1.5亿美元)。拥有23家下属企业,与全球几十家海外代理建立了互为代理的关系,使国内、国际化网络趋于完善;能够为
截至2008年5月,生物、生化制品行业累计销售收入合计254.32亿元,累计利润合计31.51亿元,行业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为12.39%,比上季度的10.77%的销售收入利润率有所提高。从前十名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看,所有企业销售收入均超过3亿元,企业盈利情况较好。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疫苗市场规模扩大了三倍。有研究机构预测,2009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将达到43.6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
今年初,中国软饮料制造业共有规模企业1067个。其中,饮用水制造业、果菜汁及果菜汁饮料制造业企业数目最多,分别占30.08%和26.24%,之后依次为碳酸饮料制造业、含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制造业、茶饮料及其它软饮料制造业、固体饮料制造业。饮料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草案,明确了未来饮料行业的发展方向。    2006年软饮料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360.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