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创新”问题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对创新和教育的关系人们做了很多探讨。未来的世纪需要大批的创新人才。而英语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极大,外语教学已上升为全国首位。这就要求学校英语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义不容辞。
创新能力是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交际能力。未来的世纪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英语教学与培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的工具,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和人们学习它、掌握它、运用它的过程无不体现出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1、英语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过程。英语自产生之初至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言的发展变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地丰富着它的内涵,使其成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语的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增多,目前已发展至上千万个,其语法结构、语音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人们已几乎无法听懂中世纪的伦敦英语了。
2、英语如同其他语言一样,都是人类创新文化的载体。人类历史的无数次创新都被包括英语在内的各民族语言所录,其语言结构和优秀作品都凝聚着人类不断挑战自我的创新精
神和高超智慧。人类用英语和其他各民族语言创新出了人类文明。
3、英语是我们学习国外思想和文化的有效工具。我们在用英语与世界各国的人们进行交流的同时,可以从中学到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手段。
二、充分发掘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
现行英语教材中许多内容是最为生动的创新教育素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可抓住时机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开拓创新。例如:JEFC第三册介绍了美国发明家Thomas Edion童年的故事;SEFC第一册又介绍了美国著名的动画大师Walt Disney的传奇经历,教师在教授这些课时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善于动脑、勤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创新的精神。
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说不,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见解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我在组织学生学习“NewConcept English第一册第75课时,提出了“Why does the shop assistant say women always wear uncomfortable shoes”问题,让学生各抒已见,展开热列讨论。有学生大胆地指出shop assistant这句话带有明显性别歧视,我及时表扬了他并鼓励学生要注意理解语言的内涵,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优点以及思维中的合理因素要及时鼓励。在课堂教学我常常以“用英语唠家常”的方式来引出每堂课的新知识点,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中理解语言、掌握语言和运用语言。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常常会遇到英语和母语在语音、词汇和各种表达方式上的冲突,而这正是引导学生自学归纳语言学习规律的最佳切入点。例如,在语法结构教学中,初中学生往往会对都能在汉语中表示“有”的结构“there be”和“have/has”颇感疑惑,教师可利用时机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掌握语音规律。教师可让学生搜集含有“there be”和“have/has”结构的例句,将它们分类罗列,学生们分类罗列的过程,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会发现“have/has”表示“拥有”,而“there be”表示“在……有……”。
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适时拓展教育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创意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也常常将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从而以教师的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子如本人在创意制作课件“Where are you from”时,设计了“See world”板块,在这一版块中,课件呈现了世界各国的风景,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每个国家的名字并简单单地叙述该国的风土人情。学生在这一课件呈现的课堂活动中,复习了旧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
四、通过生动有趣、富于启发的英语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时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依据现有的水平开展各种创造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用英语进行创造的愉悦。本人在组织学校英语课外兴趣活动时同学生一起将英语活动室布置成颇有童趣的English Corner。在英语角内学生们布置了Household Corner(生活功能区)、Reading Corner(阅览功能区)和Audio-video Corner(视听功能区),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实物和场景来学习英语,并通过自编自演小品、创意制作英语小报和贺卡,写英语书评甚至设计项文个人主页等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已从在活动中单纯学习英语知识转化为在活动中用语言进行交际、用英语进行创造。长久以来,我们在教学中由于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一味地让学生在大堆大堆的题海中“磨練”应试技巧,导致许多学生死读书、怕交际。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无疑给他们的终身发展带来后患。我们英语教师要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经合起来,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积极探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
创新能力是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交际能力。未来的世纪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是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英语教学与培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的工具,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和人们学习它、掌握它、运用它的过程无不体现出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
1、英语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过程。英语自产生之初至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言的发展变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地丰富着它的内涵,使其成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语的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增多,目前已发展至上千万个,其语法结构、语音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人们已几乎无法听懂中世纪的伦敦英语了。
2、英语如同其他语言一样,都是人类创新文化的载体。人类历史的无数次创新都被包括英语在内的各民族语言所录,其语言结构和优秀作品都凝聚着人类不断挑战自我的创新精
神和高超智慧。人类用英语和其他各民族语言创新出了人类文明。
3、英语是我们学习国外思想和文化的有效工具。我们在用英语与世界各国的人们进行交流的同时,可以从中学到他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手段。
二、充分发掘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
现行英语教材中许多内容是最为生动的创新教育素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可抓住时机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开拓创新。例如:JEFC第三册介绍了美国发明家Thomas Edion童年的故事;SEFC第一册又介绍了美国著名的动画大师Walt Disney的传奇经历,教师在教授这些课时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善于动脑、勤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创新的精神。
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说不,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课堂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经常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见解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我在组织学生学习“NewConcept English第一册第75课时,提出了“Why does the shop assistant say women always wear uncomfortable shoes”问题,让学生各抒已见,展开热列讨论。有学生大胆地指出shop assistant这句话带有明显性别歧视,我及时表扬了他并鼓励学生要注意理解语言的内涵,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绩、优点以及思维中的合理因素要及时鼓励。在课堂教学我常常以“用英语唠家常”的方式来引出每堂课的新知识点,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中理解语言、掌握语言和运用语言。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常常会遇到英语和母语在语音、词汇和各种表达方式上的冲突,而这正是引导学生自学归纳语言学习规律的最佳切入点。例如,在语法结构教学中,初中学生往往会对都能在汉语中表示“有”的结构“there be”和“have/has”颇感疑惑,教师可利用时机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掌握语音规律。教师可让学生搜集含有“there be”和“have/has”结构的例句,将它们分类罗列,学生们分类罗列的过程,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会发现“have/has”表示“拥有”,而“there be”表示“在……有……”。
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创新型教学手段。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适时拓展教育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创意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也常常将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从而以教师的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子如本人在创意制作课件“Where are you from”时,设计了“See world”板块,在这一版块中,课件呈现了世界各国的风景,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每个国家的名字并简单单地叙述该国的风土人情。学生在这一课件呈现的课堂活动中,复习了旧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
四、通过生动有趣、富于启发的英语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发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时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依据现有的水平开展各种创造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用英语进行创造的愉悦。本人在组织学校英语课外兴趣活动时同学生一起将英语活动室布置成颇有童趣的English Corner。在英语角内学生们布置了Household Corner(生活功能区)、Reading Corner(阅览功能区)和Audio-video Corner(视听功能区),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实物和场景来学习英语,并通过自编自演小品、创意制作英语小报和贺卡,写英语书评甚至设计项文个人主页等活动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已从在活动中单纯学习英语知识转化为在活动中用语言进行交际、用英语进行创造。长久以来,我们在教学中由于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一味地让学生在大堆大堆的题海中“磨練”应试技巧,导致许多学生死读书、怕交际。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无疑给他们的终身发展带来后患。我们英语教师要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经合起来,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积极探索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