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电站电气系统原理与维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obo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PDCA循環是管理学上的一种理论分析模型,将此模型引入电站电气系统原理与维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循环反复的环节,对该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实现阶梯形、螺旋式的攀升,对改善新形势下院校士官教育质量和效果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    键   词]  PDCA循环;院校;士官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212-02
   一、PDCA循环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PDCA循环理论最早由休·哈特提出,后续由戴明博士再度挖掘并广泛宣传和运用,因此又被称为“戴明环”。 PDCA循环主要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计划(Plan)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订。实施(Do)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检查(Check)就是要检查执行计划的结果,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处理(Action)就是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肯定、标准化,便于在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现;对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以上四个阶段不是只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循环。一个循环结束,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就进入下一个循环,阶梯式上升。因此,在质量管理中,也有人称其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PDCA循环是爬楼梯上升式的循环,一个循环运转结束,质量就会提高一步,然后再进行下一个循环,再运转、再提高,不断运转,不断提高,如图2所示。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是处理(Action)阶段,因为处理阶段是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阶段。该阶段的重点又在于修订计划和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没有标准化和制度化,就不可能使PDCA循环转动向前。
   二、PDCA循环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实践
   电站电气系统原理与维修课程是我校发电与供电专业(大专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大纲的主干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任职专业阶段的专业课程,重在培养学员在电站电气系统方面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鉴别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支撑作用。将PDCA循环运用于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轮循环结束后,将成功的经验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将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下一轮的课程教学中加以改进和完善,如此循环反复,不断提升。
   (一) 计划(Plan)阶段:教学计划制订
   任课教员通过参加部队的岗位练兵比武竞赛、到部队进行电站装备巡修、搜集本专业毕业学员在部队的装备维修情况以及对来我校参加晋级培训的学员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部队现有电站装备以及岗位对电站技师维修保障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由基础知识到专业知识、由熟悉结构到理解原理、由安装更换到检查调整、由日常维护到分解装配、由基本操作到故障分析、由部分电路到总体电路、由简单故障到综合故障的过程划分学习阶段,构建如表1所示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实施(Do)阶段:教学过程实施
   课程每个课次的教学过程均分为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和课后拓展三个阶段。课前,教员通过军队网络教学平台发布相关的教学任务,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让学员提前预习,并收集学员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信息,供教员备课参考;课上,严格按照课程教学计划实施,并重点对学员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演示;课后,通过军队网络教学平台提供故障案例、微课视频等资料,便于学员复习巩固和拓展提高。
   课程教学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和“实装案例”两种教学法。
   1.“理实一体”教学法
   针对教学目标和学情特点,课程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是“理实一体”,即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原理教学紧密结合装备和部队实际,实践教学又反过来有机融合,穿插理论知识,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认知过程,促进学员能力和素质提升。教学过程紧贴装备、紧扣实践,充分调动学员的兴趣,使其从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做”。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加速理论向实践延伸、知识向技能转移,从而保证了“现在学”和“将来用”的无缝对接。
   2.“实装案例”教学法
   电站装备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学员装备维修实战能力的关键。为此,我们创设了“实装案例”教学法,其基本设计思想是以部队真实案例为背景,直接将课堂设置在装备现场,通过实装实训真实还原部队真实故障的分析和排除过程。以解决案例问题为主轴线,让学员在排除故障的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实装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聚焦实战、靠拢部队,最大限度拉近课堂与战场的距离,营造强烈的实战氛围,充分调动学员的兴趣,在典型任务的驱动下达成教学目标。实现课堂与战场的“零距离”、教学训练与部队实战的“零距离”,在实践中完成知识向技能的转化,提升学员电站装备维修的实战能力。
   (三)检查(Check)阶段:教学效果评估
   本阶段是为了检测教学的实际效果,为下一阶段的行动提供方向,从而在新一轮的PDCA循环中进行改进,使课程教学质量呈现阶梯形攀升,主要采用教学督导专家评价、学员评价和课程考核等方式进行。    1.专家评价。邀请学校和学科系两级教学督导专家审核把关教学计划、听查课,并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轮PDCA循环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2.学员评价。在每个教学模块完成后,采用教学联席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员对课程的体验和感受,教员据此反思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3.课程考核。课程考核是最直接的评估手段。课程结束后,将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对学员进行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主要由平时作业、仪表使用和器件的安装更换三个部分组成;终结性考核主要由理论考核和故障分析与排除两个部分组成。
   (四)处理(Action)阶段:反馈改进
   本阶段主要对教学评估结果进行整体分析,总结对课程教学计划的贯彻和实施情况,促进下一轮课程教学的改进。
   电站电气系统原理与维修课程通过第一轮PDCA循环,学员的成绩提升明显。对比2018级和2019级两届学员的课程考核成绩,高分(90~100)人数比例显著上升,不及格(0~59)人数明显下降,如图3所示。
   同时通过学校和学科系两级教学督导专家评价,我们还发现教学内容与以战领训的总目标要求还有差距,并且学员之间的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鉴于此,课程组经过反复商讨决定将课程教学计划在原有三个模块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模块,即战场抢修模块;并且区分学员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针对理论知识好、动手能力强的学员,进行拔高训练,增加其他型号装备的训练,拓宽其眼界和知识边界;针对理论知识薄弱、有短板的學员,进行补差训练,夯实基础。
   三、小结
   PDCA循环是一个阶梯式上升的周而复始的循环,实践表明,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电站电气系统原理与维修课程教学中,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改革尝试。教员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以PDCA循环模型为载体,从学员的实际情况出发,使课程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持续性的提升,切实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丽娟.PDCA循环模式在中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中的运用[J].职业,2020(34):68-70.
   [2]李侠.基于PDCA循环实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探讨[J].职教通讯,2017(10):31-33.
   [3]杨恒月,李凤,张小蒙,等.基于PDCA循环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科技风,2021(4):76-77.
  编辑 郑晓燕
其他文献
[摘 要] 將中国传统文化与中职插画课堂有机融合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技艺的同时,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立足于将传统文化作为课程开展的根本,以系列插画创作为例,解析融入传统文化后的插画课程的变化。  [关 键 词] 传统文化;插画课堂;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
[摘 要] 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尝试在旅游文化教学中运用“四阶伴随式评价”。以伴随记录表中具体的数据和信息记录为基础,通过观察、评估学生在教学各阶段的学习实践效果,综合多方评价,给予反馈与指导,使评价伴随教学四阶段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将评价过程融入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我记录—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使学生在参与伴随记录表的记录、查看、整理与反思中,同化理论知识,升级经验技能,实现“
特殊儿童家长面临着焦虑、怀疑、自责、无助、幻想等心理困境,经济与精神压力大、家庭矛盾多、个人心理冲突、社会接纳不够、融合教育师资缺乏是造成家长心理困境的主要因素。完善残疾人教育及康养相关保障制度,组建专业化心理干预团队,开设特殊儿童家长培训学校,搭建助人自助的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实施生命至上的社会关怀引导,参与教育康复的专项体验,推进心理相融的团体辅导等,是特殊儿童家长心理困境干预的有效对策。
[摘 要]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成型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生产工具”,将给许多行业和领域带来深刻的变革。全国各地都在大力落实《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3D打印机进入校园,走进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之实现有效教学。  [关 键 词] 3D打印;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价值诉求——既要培育学生职业能力,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二者的有机统一,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正是有效的载体.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互联网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当前各行业也正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互联网+"背景下,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是计算机设计应用的核心,是其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图形图像处理课程在对图像进行处理的时候表现出了高效的特点,同时其对审美有一定的要求。对此,以"互联网+"背景下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为基础,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