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人工林林分生长过程动态预测及检验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di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北京山区调查的246块油松人工林固定样地资料,运用理论生长方程,建立了油松人工林林分高和断面积的生长模型,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精度评价及预测检验.结果表明:Compertz、Mitscherlish、Logistic方程拟合油松人工林林分高生长过程时,方程渐近参数受立地指数的影响,将立地指数作为方程自变量时,预测精度最高的是Mitscherlish方程;将立地指数、林分密度指数引入Korf理论生长方程中拟合油松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过程,其模拟精度R~2达0.98;对两个模型进行χ~2检验,发现观测值和预测值差异不显著,拟合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对北京地区油松人工林的生长动态进行精确预测,为油松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面神经损伤后BMP-7、 BMPR-Ι在面神经核团内的定位及表达变化规律,探讨面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中它们可能的作用机制.[ HT5”H〗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检测方法及
采用目标取样法和所有事件取样法研究了4对野生丹顶鹤在繁殖期的各种行为.结果表明:丹顶鹤的行为类型主要有觅食、静栖、警戒、游走、修饰、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
目的:建立和优化肿瘤蛋白质组研究的方法系统,并分析人肺鳞癌细胞蛋白质组。方法:用固相 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人肺鳞癌细胞系 NCI H520总蛋白,银染显色, PDQuest 2DE软件分析
与江苏昆山、江阴等地相比,上海郊区发展的"灯下黑"现象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通过全面、系统、深入的调研和思考,我们发现,与江苏昆山、江阴等地相比,上海郊区发展的差距
合理的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有助于挖掘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利用裂区试验研究了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小麦新品种豫农
[目的]对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苜蓿根际土壤中分离出的小杆线虫[Rhabditis(Oscheius)sp.]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方法]以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和黄粉甲(
目的 建立一种鉴别不同基因型hMPV的RT-PCR方法.方法 根据不同基因型的hMPV G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A、B基因型的特异性引物,在一次双重PCR反应中根据扩增产物大小鉴别不同基
[目的]表达和纯化牛阴离子交换蛋白1(AE1)和生电碳酸氢钠协同转运蛋白(NBCe1)的亲水结构域.[方法]根据AE1和NBCe1的亲水结构域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牛AE1和NBCe1的亲水结构域
介绍了国内外不同的研究背景,综述了不同通风方式下室内空气质量的研究情况。指出了新型通风方式———碰撞射流通风存在的研究难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The different resea
采用黄化苗下胚轴接种法,利用大豆疫霉菌株Pm8对来自不同地区的355份大豆品种(系)进行疫霉根腐病接种鉴定。结果表明:96份材料表现为抗病类型,占鉴定总数的27%,106份表现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