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酶的科学理论、实践和代谢实证(二)

来源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le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禽日粮中外源饲用酶的使用正在成为克服抗营养因子不良影响、提高日粮消化率和改善家禽生产性能的一种常态。本文概述了使用饲用酶的科学依据和目前饲用酶技术的发展现状,并讨论了添加饲用酶后的反应效果及造成这种不同效果的可变因素。虽然在添加饲用酶后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利用,但也存在限制反应效果的生理因素。这些限制因素包括消化道内pH值和食糜停留时间。为克服这些限制因素,至少部分营养策略值得深入探究;可能的方法包括通过饲料加工重建嗉囊和肌胃原有的功能,也包括使用高剂量的酶制剂。未来饲用酶制剂的发展,将会减少很多生理上的障碍。
  关键词:饲用酶;变异反应;代谢限制;营养利用;家禽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5)07-0040-03
  1 酶解反应的不稳定性
  目前,添加外源酶的困境在于家禽对外源酶的反应存在差异,同时也无法预测。造成这种原因的因素非常复杂,涉及到酶(酶的来源、用量、活性)、日粮(原料质量、日粮组成、日粮形态、颗粒大小)和家禽(种类、日龄、性别、个体差异)三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1.1 日粮营养物质含量
  大多数情况下,若是日粮中营养物质含量超出动物自身的消化能力,使用外源酶会非常有效。日粮配方需要调整,需要创造条件以使外源酶达到最佳反应效果。显然,假若日粮中营养物质(能量、氨基酸、磷)过剩,那么酶的效果也会减弱。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日粮中磷的水平与植酸酶,若日粮中含过量的磷,任何一种动物对添加植酸酶的反应效果都会减弱。植酸酶的使用仅对磷水平欠佳和含较多植物源原料的日粮有较好效果。
  1.2 家禽日龄
  理论上,在幼龄动物消化系统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添加饲用酶,受益会更加明显。雏鸡,尤其在孵化后的前几个周龄,较之育成阶段其消化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因此,雏鸡能在较广的酶谱(如脂肪酶、蛋白酶和淀粉酶以及根据饲料组分添加的其它酶)中受益。研究表明,酶的添加效果随动物日龄增长而减弱,在肉鸡育雏期添加酶的效果优于育成期。但这也未必就是千篇一律,有时候在育雏期的使用效果也非常好。家禽日龄是如何影响酶添加量的,这个问题尚未被阐明。
  1.3 目标原料的质量
  对原料质量下定义非常困难。一般,原料质量与抗营养因子含量(如小麦中植酸含量、可溶性NSP含量)或有效营养物质和能量有关,这些含量在不同原料批次间变异较大。根据现有数据,酶的效果与原料质量有关。原料质量越差,酶的效果显现的空间越大。譬如,添加木聚糖酶后小麦AME明显增加。文献中小麦初始AME数据中,其DM从2 200 kcal/kg~ 3 820 kcal/kg不等,差异相当大。小麦质量越差, 初始AME低于2 870 kcal/kg,其对添加酶的反应越显著,而质量好的小麦其反应却大不相同(表1)。
  1.4 目标饲料的包埋水平
  目标原料的包埋水平越高,酶的作用越大。这将随之增加酶反应底物的含量或导致某些问题(如木聚糖和小麦包埋水平的抗营养因子含量)。
  对照组家禽的生长性能水平,酶的效果也会受到家禽既有生长性能水平的限制。如果生长性能水平较低,或养殖管理较差,添加酶将有利于改善营养物质消化并减小应激。值得一提的是,酶的作用方式有点类似于饲料中的抗生素。这不仅仅是一种巧合,更可能是与酶对肠道菌群和肠道健康的作用有关。
  2 增强酶反应效果的限制
  虽然饲用酶在家禽养殖业中具有显著的作用,但其所有潜能尚未完全阐明。从生物学方面来讲,酶作用的发挥仍受很多消化道内生理条件限制。即使在消化率很高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中,也只有85 %~90 %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能被消化。日粮中含有难以消化的成分,其消化率低于75 %,这就为酶发挥效果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但是,那些希望用酶将消化率提高接近至 100 %的想法也是天方夜谭,因为达到如此高的消化率会受到底物、酶性质和动物生理的限制。根据文献数据,将消化率提高25 %~35 %还是很有可能的。
  饲用酶在家禽消化道中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几种先决条件,如酶(来源、催化活性、对胃蛋白降解的抗性)、底物性质(浓度和可消化性)和消化道环境(含水量、pH、温度和食糜停留时间尤其是酶发挥作用的前段胃肠道)。水环境是酶发挥其活力的首要条件。当混合外源酶后的饲料进入消化道,立马就会接触到水,随着饲料在消化道中的移动,含水量越来越高。大多数酶在40 ℃~60 ℃都有活性。在家禽体内,温度不再是限制因素。但是沿着消化道pH有很大不同,pH因此成了影响酶活性和稳定性的第一生理性限制因子。另外,饲料在家禽消化道中的时间相对较短,这是第二个性生理限制因子。这些因素将最终决定日粮中酶的活性和变异性,从而影响酶的作用效果。
  饲料的pH偏中性,鸡的嗉囊中是弱酸性,腺胃和肌胃中为酸性,肠道的最前端是弱酸性,最末端由弱碱性至中性。大多数外源酶其最优pH在4~6之间,但因来源不同,其变异性较大,这会导致某些来源的酶在较低或较高pH有催化活性。更可能的是外源酶在被内源蛋白酶降解之前已于前胃(嗉囊、腺胃和肌胃)中发挥其活力将其底物降解。但是,如果外源酶能耐受胃蛋白酶的降解,那就能进入小肠发挥活性,这会更加有效。譬如,大肠杆菌植酸酶对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有很好的抗性,并且其稳定性也很好,这使得它们能更好地促进植酸中磷的释放,从而成为很受青睐的酶种。
  饲料在家禽消化道中的通过时间相当短暂(表2)。在消化道(不包括盲肠)中的停留时间只有3 h~4 h。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食糜在消化道前段(嗉囊、腺胃和肌胃)的停留时间或许只有60 min~90 min,这就使得酶起作用的机会更加短暂。在非持续饲喂系统中,嗉囊的作用是作为储存器官,而在持续饲喂系统中,这种功能丧失。同样,颗粒精料也未促进腺胃的发育。发育不完善的肌胃作为转运器官而不是饲料磨碎器官,这也减少了食糜的停留时间。消化道前段停留时间的延长可能是一种策略,用以克服食糜停留时间的生理限制并进一步促进外源酶功能的发挥。   有证据表明饼粕类饲料能明显增加嗉囊内的停留时间,并能快速湿润降低pH至4~5。Svihus等用含植酸酶的小麦型饼粕日粮饲喂肉鸡,发现植酸被逐渐脱磷酸,100 min后肌醇-6-磷酸减少了50 %。粗粒或整粒饲喂已被表明能刺激肌胃的生长,利于其磨碎功能,增加食糜的反向蠕动,增大肌胃容积,从而增长停留时间。某些证据表明,肌胃的发育与食糜停留时间的延长相关,或许能提高外源酶的功效(表3)。综合来看,这两种策略能有效提高酶的作用效果。
  目前的策略是,使用比正常推荐剂量还要高的微生物植酸酶。目的是在腺胃中尽可能快速地脱掉植酸的磷酸基团,以降低植酸的抗营养作用。十年前Shirley和Edwards就已经验证了这种方法,但直到现在才应用于生产中,原因是目前的酶成本大幅降低而大原料成本却不断攀升。他们研究了玉米豆粕型日粮对梯度添加植酸酶(最高达12 000 FTU/kg)的反应发现,随着植酸酶添加量的增加,消化道中的植酸降解率为40.3 %~94.8 %。植酸的降解与家禽生长性能、营养保持、胫骨灰分和AME的明显改善有关,并且这些改善在植酸酶使用量越大时越为显著。Cowieson等表明,肉鸡料中非常规高剂量的微生物植酸酶的效果稳定且显著,但是这种方法在其它种类的饲料酶中并未得到验证。
  3 讨论和应用
  ① 外源饲用酶在改善营养消化和家禽生长性能方面的潜在作用已得到了很好的关注。虽然饲用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生理限制,但它仍能提高消化率,减弱与消化道内pH和食糜停留时间相关的障碍。
  ② 甚至在消化率很高的玉米豆粕日粮中,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回肠消化率也只有85 %~90 %,那些希望外源酶能将营养物质消化率提高至100 %的想法不切实际。根据文献资料,可能只有1/3的未消化营养物质能被外源酶消化。
  ③ 提高未消化营养物质消化率的方法仍需进一步挖掘,存在很多可能的方法,如通过不同的饲料加工方法修复嗉囊和肌胃的功能,或超量使用酶制剂。
  ④ 饲料酶技术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和发展领域,也是一种在动物消化道中更能适应环境变化的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些发展将进一步提高外源酶在生产实践中的效果。原题名:Feed enzymes:The science, practice, and metabolic realities
  原作者:V. Ravindran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那么,怎样在阅读课中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呢?我在教学《说勤奋》时进行了一定尝试。  一、设境质疑,触发探究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说勤奋》。(齐读课题)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汗水和心血、浇灌、鲜花、有所作为。  生到黑板前去板书。板书成这样:板书:13 说勤奋  汗水和心血鲜花  浇灌有所作为
我母亲是第一批参与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  大年三十的那天,接到电话后,她就立刻赶去医院,连团年饭都没来得及吃。在我的记忆中,这应该是她第四次没和家人一起吃团年饭了。  母亲的工作岗位主要在门诊,有时病房内医护人员身体不适,她也会去填补一下空缺的位置。他们实在是太忙了,每天晚上,只有在母亲休息的间隙,我才能和她视频通话,每次还没说上十分钟她就会被同事叫走。但是从这短短的十分钟里,我却能清清楚楚地看到
摘要:本文尝试从程序模块化解题的策略,让学生认识每个环节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结合一些典型习题,试图让学生顺利掌握受力分析这一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与工具。  关键词:研究对象;纽带;程序化;数形结合;受力图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要: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三原则之“信”与“达”为理论基础,以《中庸》第十章《中庸·问强》为例,分析理雅各、辜鸿铭、陈荣捷三人英译版本,探索中国典籍翻译方法论。  关键词:《中庸·问强》;“信”;“达”;翻译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1-0027-03  0引言  《中庸》由孔子之孙子思及其弟子所作,西汉时编
摘 要 壬子癸丑学制的颁布开启了民初教育改革的序幕,职业教育受到关注,但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步伐的加快,封建主义教育抬头,职业教育举步维艰。从黄炎培两次国内教育考察来看,职业教育的困境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瓶虽新而酒仍旧,学校教育在目的、内容及方法上仍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成为变相的科举,职业教育的理念未被广泛接受;第二,学校普而百业废,人们的守旧意识使与生产相关的科技知识教育难以在学校中有效开展,实业
中图分类号:S81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9-0029-04  家禽的健康和生产力在不同生产环境中会表现出较大的变化。了解可导致这种差异的条件及其影响,有助于协调为获得更佳生产性能的支出。良好的开端必不可少,易受攻击的1日龄雏鸡对这些复杂条件的反应会有所不同。  繁殖包括遗传和育种;种蛋包括重量、贮存时间和胚胎所处发育状态,因此每一个标明的因子是一个组合体。1
2017年5月17日晚,借助参加第十五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之东风,湖北龙翔药业科技股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翔药业”)在山东青岛举办答谢晚宴(图1),感谢多年来支持龙翔药业、促使其于2016年成功挂牌“新三板”的龙翔原料药、龙翔兽药产品的客户。瑞普集团常务副总裁、龙翔药业董事长胡文强先生(图2)、龙翔药业总经理陈清平先生、龙翔药业制剂销售总监罗澄清先生、龙翔药业鲁西鲁南区域经理郭栋梁先生、鲁中鲁
之前有研究表明,大人顺着婴儿发出的咿呀声和婴儿交流,有助于婴儿词汇量的增加。近日,科学家分析了53个婴儿和家长的交流录音,并请这些家长评估自己孩子的词汇量。分析结果显示,能够发出更多接近真实单词咿呀声的婴儿的词汇量更多。科学家推测,这是因为婴儿发出的咿呀声越频繁,它们从家长那里获得的纠正也就越多。并且,相比婴儿发出的其他声音,接近真实单词的咿呀聲能让家长更容易做出有意义的回复。这种正向反馈对婴儿提
摘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时任大学中古英语文学的教授托尔金,在一个百无聊赖的午后,随意挥笔写出了一句话:一个幽暗的地下洞穴住着一个霍比特人。接着,托尔金突然猶如雷击,一个个人物,一幅幅画面在他的脑海中不断交织,在人类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旷世巨作《指环王》就此诞生。  关键词:奇幻文学;指环王;浅析  中图分类号:I56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界的各大领域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大抵都需要经历科学—技术—生产力的过程,这是科研成果转化的规律。社会的发展进步呼唤科学技术的进步,科研成果的价值取决于对时代发展贡献的大小,这是对科学研究的方向性指引。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技术应用研究室主任周涛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对科研的诠释。多年来,他致力于关于无机质谱的应用研究,在高纯金属纯度计量、同位素丰度与原子量测量和同位素稀释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