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的推广与普及对我国的政治传播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我国钓鱼岛网站的开通为实例进行分析,了解了钓鱼岛网站开通的背景以及主要内容,通过对钓鱼岛网站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互联网对我国政治传播的主要影响。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传播钓鱼岛网站
一个国家传统的政治传播方式是通过外交访问、传统媒介等进行。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政治成为了中国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对提升中国的社会影响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来说,政治传播不仅表现在对内的政治普及之上,更表现在对外的政治立场宣扬之上。特别是在近几年,周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更需要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对我国的政治进行有效的传播。钓鱼岛网站的开通,便是中国政治传播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典型表现。
一、政治传播的相关概念
1、政治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政治传播伴随着一个政体的政治活动始终,是政治活动过程中结构与意义上信息与情报流动的直接反映。从通俗的角度来说,政治传播也就是宣扬政治观点、政治立场的过程,其中既包括对内的政策普及,也包括对外的政治立场宣扬。政治传播最大的特点便是具有广泛性,并不仅仅是指政治精英对普通民众传播信息,也包括政治的非正式传播渠道,比如社会公共舆论、大众传媒等。由此可以看出,政治传播最根本的目的便是要实现特定政治信息的交流与推广,让更多人或者客观团体认知并接受特定的政治信息。
2、互联网政治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以网络科技技术为核心,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途径进行政治传播工作,即可称为互联网政治传播。与传统的广播、报纸、电视等传播方式相比,互联网有着显著的新时代特征。首先,互联网传播具有综合多样性。互联网政治传播是多元化的,在网络的世界中,既可以通过网站建设达到信息展示的要求,也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并且互联网传播,还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政治传播的内容,让政治传播变得更加具有活力,这是其他政治传播方式很难具备的。其次,互联网传播具有非垄断性。通常政治传播的信息均由政府相关部门垄断,这虽然起到了引领政治导向的作用,但同时也让政治传播的信息较为主观、单薄。而互联网政治传播则改变了这一现象,政治传播的信息来源极为广泛,让普通民众获得了更为多元化的政治信息。最后,互联网传播具有互动性,这也是互联网政治传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通过互联网渠道,政治传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可以进行深入互动交流,为政治传播的进行提供更加良好的帮助。
二、通过互联网进行政治传播的重要性
在当今的国情与世界竞争格局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的政治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通过传统的政治传播方式已经很难达到原有的目的,相关部门必须要针对现状做出相应改变。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热点频发的背景下,相关部门要创新传播手段,积极探索破解难题的新举措,以适应社会信息化的新情况,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据悉,原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计划于2016年将美国的网络部队人数增加到6200人,网络是未来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扩张影响力的主要渠道。因此,通过互联网进行政治传播,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中具有极高的重要性,对拓展政治传播研究视野、丰富政治传播内容、优化政治传播水平均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三、钓鱼岛网站的开通与我国的政治传播
1、钓鱼岛专题网站的开通
(1)钓鱼岛网站的开通背景。钓鱼岛位于我国的东海海域中,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除此之外,其下辖区域还包括了赤尾屿、黄尾屿、南小岛以及北小岛等。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但近代以来受到日本非法侵占、《马关条约》不平等条例以及美国的擅自“托管”给日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目前中日就钓鱼岛的主权问题存在着十分尖锐的争端。在此背景的影响下,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拓宽政治传播途径,提高钓鱼岛主权问题的言论影响力,便建立了钓鱼岛专题网站,旨在为钓鱼岛问题上的政治传播工作提供较为良好的政治信息传播渠道。
(2)钓鱼岛网站的内容和板块简介。钓鱼岛专题网站自2014年建立之后,便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到目前为止,该网站所涵盖的内容已经较为丰富,包含了对钓鱼岛地理概况的详细介绍、对钓鱼列岛的发现历史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与分析、对钓鱼岛实地照片的展示以及对关于钓鱼岛主权的若干法律问题的解释等。而目前该专题网站上除了首页之外,还包括了自然环境、历史依据、文献资料、法律文件、论文著作、新闻动态以及视频资料等几个板块,为社会人士了解钓鱼岛的相关情况提供了十分完善的政治信息,起到了良好的主权宣示作用。
(3)钓鱼岛网站的立场阐述。作为以宣扬钓鱼岛主权完整为建立背景的专题网站,其政治立场的核心便是永远站在“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一方,尊重历史,宣扬领土的完整。该立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该网站认为,不管是站在历史的角度还是站在法律的角度,钓鱼列岛均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二,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言论,仅仅是在近代特殊历史背景以及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而来的,这种将中国领土主权划归为其自身所有的行为,并不具有国际法律效应;其三,近代抗日战争之后,美国将钓鱼列岛“托管”给日本,只是美日双方私下达成的协议,没有得到领土主权所有者中国的同意,这种行为得不到国际上的认可;其四,无论日本单方面对于钓鱼岛的处理措施是怎样的,均无法改变钓鱼列岛属于中国的事实,中国政府有能力、有决心维护主权的完整,对于侵犯中国主权完整的行为将坚决抗议并为此斗争到底。
2、钓鱼岛网站开通对我国政治传播的影响
(1)凸显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通过开通钓鱼岛网站,我国政府从网络途径表明了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坚定了维护主权的态度、为后续的钓鱼岛主权维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保持主权问题底线的良好保障。
【关键词】互联网政治传播钓鱼岛网站
一个国家传统的政治传播方式是通过外交访问、传统媒介等进行。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政治成为了中国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对提升中国的社会影响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来说,政治传播不仅表现在对内的政治普及之上,更表现在对外的政治立场宣扬之上。特别是在近几年,周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更需要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对我国的政治进行有效的传播。钓鱼岛网站的开通,便是中国政治传播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典型表现。
一、政治传播的相关概念
1、政治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政治传播伴随着一个政体的政治活动始终,是政治活动过程中结构与意义上信息与情报流动的直接反映。从通俗的角度来说,政治传播也就是宣扬政治观点、政治立场的过程,其中既包括对内的政策普及,也包括对外的政治立场宣扬。政治传播最大的特点便是具有广泛性,并不仅仅是指政治精英对普通民众传播信息,也包括政治的非正式传播渠道,比如社会公共舆论、大众传媒等。由此可以看出,政治传播最根本的目的便是要实现特定政治信息的交流与推广,让更多人或者客观团体认知并接受特定的政治信息。
2、互联网政治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以网络科技技术为核心,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途径进行政治传播工作,即可称为互联网政治传播。与传统的广播、报纸、电视等传播方式相比,互联网有着显著的新时代特征。首先,互联网传播具有综合多样性。互联网政治传播是多元化的,在网络的世界中,既可以通过网站建设达到信息展示的要求,也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并且互联网传播,还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政治传播的内容,让政治传播变得更加具有活力,这是其他政治传播方式很难具备的。其次,互联网传播具有非垄断性。通常政治传播的信息均由政府相关部门垄断,这虽然起到了引领政治导向的作用,但同时也让政治传播的信息较为主观、单薄。而互联网政治传播则改变了这一现象,政治传播的信息来源极为广泛,让普通民众获得了更为多元化的政治信息。最后,互联网传播具有互动性,这也是互联网政治传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通过互联网渠道,政治传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可以进行深入互动交流,为政治传播的进行提供更加良好的帮助。
二、通过互联网进行政治传播的重要性
在当今的国情与世界竞争格局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的政治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通过传统的政治传播方式已经很难达到原有的目的,相关部门必须要针对现状做出相应改变。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热点频发的背景下,相关部门要创新传播手段,积极探索破解难题的新举措,以适应社会信息化的新情况,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据悉,原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计划于2016年将美国的网络部队人数增加到6200人,网络是未来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扩张影响力的主要渠道。因此,通过互联网进行政治传播,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中具有极高的重要性,对拓展政治传播研究视野、丰富政治传播内容、优化政治传播水平均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三、钓鱼岛网站的开通与我国的政治传播
1、钓鱼岛专题网站的开通
(1)钓鱼岛网站的开通背景。钓鱼岛位于我国的东海海域中,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除此之外,其下辖区域还包括了赤尾屿、黄尾屿、南小岛以及北小岛等。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但近代以来受到日本非法侵占、《马关条约》不平等条例以及美国的擅自“托管”给日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目前中日就钓鱼岛的主权问题存在着十分尖锐的争端。在此背景的影响下,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拓宽政治传播途径,提高钓鱼岛主权问题的言论影响力,便建立了钓鱼岛专题网站,旨在为钓鱼岛问题上的政治传播工作提供较为良好的政治信息传播渠道。
(2)钓鱼岛网站的内容和板块简介。钓鱼岛专题网站自2014年建立之后,便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到目前为止,该网站所涵盖的内容已经较为丰富,包含了对钓鱼岛地理概况的详细介绍、对钓鱼列岛的发现历史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与分析、对钓鱼岛实地照片的展示以及对关于钓鱼岛主权的若干法律问题的解释等。而目前该专题网站上除了首页之外,还包括了自然环境、历史依据、文献资料、法律文件、论文著作、新闻动态以及视频资料等几个板块,为社会人士了解钓鱼岛的相关情况提供了十分完善的政治信息,起到了良好的主权宣示作用。
(3)钓鱼岛网站的立场阐述。作为以宣扬钓鱼岛主权完整为建立背景的专题网站,其政治立场的核心便是永远站在“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一方,尊重历史,宣扬领土的完整。该立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该网站认为,不管是站在历史的角度还是站在法律的角度,钓鱼列岛均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二,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言论,仅仅是在近代特殊历史背景以及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而来的,这种将中国领土主权划归为其自身所有的行为,并不具有国际法律效应;其三,近代抗日战争之后,美国将钓鱼列岛“托管”给日本,只是美日双方私下达成的协议,没有得到领土主权所有者中国的同意,这种行为得不到国际上的认可;其四,无论日本单方面对于钓鱼岛的处理措施是怎样的,均无法改变钓鱼列岛属于中国的事实,中国政府有能力、有决心维护主权的完整,对于侵犯中国主权完整的行为将坚决抗议并为此斗争到底。
2、钓鱼岛网站开通对我国政治传播的影响
(1)凸显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通过开通钓鱼岛网站,我国政府从网络途径表明了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坚定了维护主权的态度、为后续的钓鱼岛主权维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保持主权问题底线的良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