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元创新研究述评与展望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作为企业更新能力、增强适应性的重要途径日益受到学者关注。通过回顾个人、组织双元创新的相关理论,双元创新前因和后果变量的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个人;组织;双元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2.037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会议上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对于企业而言,在互联网共享经济时代,企业应该顺应国家创新趋势环境,加快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因此,如何提升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技术创新领域的文献指出,双元创新是企业更新能力、增强适应性的重要途径,企业应重视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能力。2017-2018年间,仅知网数据库中,关于双元创新的文献就多达180余篇。以往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研究主题来看,诸多研究验证了领导风格、组织学习、知识管理等因素对双元创新的影响,而关于差错管理与双元创新的研究较少。研究设计方面,现有文献聚焦于组织双元创新,忽略了个人双元创新。本文通过归纳了双元创新的理论基础、双元创新的研究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1 理论基础
   1.1 双元创新的定义
  双元创新可分为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诸多研究认为双元创新存在于组织层面,殊不知双元创新也存在于个人层面,定义如下。
  组织探索式创新追求多样化目标,強调新的知识基础,研发全新的产品、市场。组织利用式创新追求稳定目标与效率,强调利用现有的知识基础,更新既有产品、服务和市场。个人探索式创新是通过尝试新方法来完成任务,并从差错中学习,具有多样性、灵活性、风险性、长远性等特点。个人利用式创新是依靠已有的经验来完成任务,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具有可靠性、有效性、短期性等特点。
   1.2 双元创新的性质与特征
  Gupta等对 “探索”和“利用”的内涵和性质进行了总结,见表1。
  双元创新的特征比较,见表2。
  综上,国外学者对双元创新性质和特征方面的研究较多,对于国内学者,后续可在中国情景下,结合双元创新的性质,拓展相关研究。
   2 双元创新的前因
   2.1 个人双元创新
  双元创新前因研究较少。仅Mom等研究表明管理者自上而下的知识流动有助于利用行为的发生,管理者自下而上和横向知识流动有助于探索行为的发生,因此,后续研究可多聚焦于个人双元创新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跨层次分析交互变量对个人双元创新的影响。
   2.2 组织双元创新
  “如何提升组织双元创新”备受学者欢迎。其前因变量涉及面较广泛。
  领导风格方面,O’Reilly和Tushman认为,双元创新是通过高层管理者的内部过程来促进的。Smith和Tushman提出了一个整合的机制,指出领导团队可以成功的管理双元创新。傅晓等研究了家长式领导对双元创新产生和实施阶段的影响。王灿昊和段宇锋认为,变革型领导有利于探索式创新,交易型领导有利于利用式创新。
  高管团队特征方面,Jansen等的研究表明,高管团队特征能够推动组织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并且变革型领导能够调节在高管团队特征与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的作用关系。薛媛的观点,性别、经历和学历的多样性可以促进企业的双元创新能力,并最终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知识管理方面,March的经典文献探讨了探索和利用行为间的关系,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将有利于组织整体的利用行为而不利于探索行为。Miller等的研究表明,对人际化的知识管理进行强化,将对组织整体的双元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梁阜和张志鑫(2008)认为,知识搜索宽度和深度与双元创新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组织学习方面,许晖和李文认为,组织学习能促进双元创新(渐进和突破),利用式学习主要对渐进性创新有影响;探索式学习主要对突破性创新有影响。而奚雷等发现,双元学习对双元创新平衡性、互补性和协同性均具有正向的交互影响。马鸿佳等指出,关系学习(信息共享、共同理解)在关系质量与双元创新间起中介作用。
  综上所述,关于组织双元创新的前因文献有丰富的积累。但是,有学者认为,创新伴随着对新事物、新方法的探索,该过程难免出错。那么这些差错会对双元创新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后续研究有待拓展或探讨前因变量的交互作用。
   3 双元创新的后果
   3.1 个人双元创新
  关于个人双元创新的后果研究集中在创新绩效方面。Rosing和Zacher学者指出,员工的探索和利用能力对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而关于两者的作用机理尚未得到清晰阐明,有待深入研究。刘新民等理论阐述了,双元创新与创新能力培养耦合关系,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类似于组织双元创新能力失衡下的问题,即二元化与专业化的问题。但是尚未通过数据模型验证。综上,需挖掘和验证更多的个人双元创新后果影响。
   3.2 组织双元创新
  组织双元创新后果包括绩效管理、竞争优势等。
  竞争优势方面,段梦等指出,创业导向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而对开发式创新的影响则呈现倒U型趋势,并且创业导向通过双元创新影响企业竞争优势。李瑞雪等认为,双元创新与企业核心能力密不可分;内外向开放式创新通过促进企业渐进创新,从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内向型开放式创新通过促进突破创新,影响企业核心能力。
  绩效管理方面,柴华奇等认为,隐性知识显性化通过提升组织双元创新间接影响临时团队绩效。而章正和汪琦的研究表明,双元创新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绩效,并且探索式创新的影响系数大于利用式创新。卑立新认为,知识获取路径与双元创新有复杂关系,并且双元创新与企业创新间存在倒U型关系。
  综上,关于组织双元创新后果的文献有一定积累,但是尚未达成一致的研究结论。后续研究可提供更清晰、细化的理论解释。
   4 结语
  对双元创新的研究现状分析表明,双元创新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后续研究可从两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改进。研究主题方面,对于组织双元创新,虽然研究较成熟,但是探讨差错管理影响双元创新的研究不多见,有待深入挖掘和交互分析;对于个人双元创新,其前因和后果的研究相对较少,仍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上升空间。研究设计方面,跨层研究设计逐渐受到学者重视,后续研究可考虑这种方法。此外,多数研究横向选取数据,但是领导风格、组织学习对创新的影响,以及创新对绩效、竞争力的影响可能存在时滞效应,后续可采用纵向研究设计。
   参考文献
  [1] Rosing,K.,& Zacher,H.Individual ambidexterity:the duality of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innovative performance[J].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17,26(5):694-709.
  [2]王灿昊,段宇锋.不同领导风格、知识积累与组织双元性创新:能力柔性的调节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23):17-24.
  [3]傅晓,李忆,司有和.家长式领导对创新的影响:一个整合模型[J].南开管理评论,2012,15(02):121-127.
  [4]薛媛.高管团队特征与双元性创新的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8,(32):63-66.
  [5]柴华奇,包清临,王吉林,李美佳.隐性知识显性化、双元性创新与中小企业临时团队绩效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05):198-205.
  [6]卑立新.知识基视角下组织双元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8,(12).
其他文献
从我国教育法规定的教师职责出发,认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应从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个方向进行,并具体给出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的路径策略。在新技术冲击教育的背景
中国“新大学”,特指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实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以来,面向基层,面向一线,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在高等教
介绍了新版GB/T9948-2013(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和GB/T6479-2013(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标准主要修订的内容,并对其中修改的地方进行了解释和说明。2013版标准重点修订了钢管的
摘要:由于煤化工项目具有专业性强、投资量大、采购活动频繁交叉等特征,采用总承包模式能有效确保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在煤化工总承包项目中,采购活动是起点,是项目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关键所在,所以,必须要注重采购风险管理,深入研究和控制采购风险,针对整个采购流程,有效落实好各项风险防范工作。  关键词:煤化工;总承包项目;采购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
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高,行动取向更突出,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利益诉求也格外明显,他们想要定居城市,却避免不了身份认同的尴尬。如何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与城市户籍人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