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晋抗4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以自交系99-20为母本、Ja-12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西瓜一代杂种。早熟,全生育期约97d,果实发育期28d。果实圓形,黑皮,皮厚1.4cm,硬韧,耐贮运;瓜瓤大红色,质地脆沙,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5%。平均单果质量5kg,667m2产量3000kg。田间表现对枯萎病有一定抗性,对炭疽病抗性强。适宜于山西省及周边地区早熟栽培。
关键词:西瓜;新品种;晋抗4号;早熟;杂种一代
1 育种目标
京欣1号西瓜品种早熟性好、品质优良,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种植早熟西瓜品种之一,但其在山西省种植,表现产量较低,果实易裂,不耐贮运。抗病早冠龙及晋抗早巨龙是山西省主栽的早熟、抗重茬西瓜品种,但其口感、品质不及京欣1号。针对这一现状,本课题组确定了培育早熟、优质、抗裂、耐贮运、抗病性强西瓜新品种的育种目标,以适应市场需求。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来源及特征特性
母本99 20是以郑州3号辐射诱变后代经6代自交分离提纯选育而成的自交系。极早熟,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26d。植株生长势中等,易坐果。果实圓球形,果皮绿底带黑色核桃纹;瓜瓤大红,瓤质脆沙,风味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0%,边部10.5%,黑色小籽;单果质量5~6kg,不易裂果。
父本Ja-126是从日本杂交一代黑皮西瓜中自交分离,经6代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中熟,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33d左右。植株生长势旺,抗逆性强。果实圓球形,果皮纯黑;瓜瓤大红,瓤质脆硬,风味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0%,边部9.5%,黄褐色中小籽;单果质量5~7kg,果皮硬韧,耐贮运。高抗枯萎病、炭疽病。
2.2 选育过程
1999年春季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试验基地试配组合,2000-2001年进行组合筛选试-验,早熟组参试组合22个,其中99-20xJa-126综合表现突出,符合育种目标,被确定为中选组合。2002、2003年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2004年定名为晋抗4号,2004、2005年参加了山西省早热西瓜品种生产试验,对照品种为抗病早冠龙和京欣1号。同时在河南郑州、中牟和辽宁及本省榆次、平遥、忻州、祁县等地进行生产示范。2005年通过山西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田间鉴定。200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西瓜2006007。
3 选育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02、2003年春季在省内忻州市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晋抗早巨龙为对照品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双蔓整枝,每株留1果。每小区定植20株,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结果表明,晋抗4号表现早熟,全生育期96.5d,果实发育期28d,与对照相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平均11.7%,高于对照品种;平均单果质量5kg,田间表现坐瓜整齐。2年平均667m2产量较对照晋抗早巨龙增产7.4%(表1),
3.2 山西省早熟西瓜品种生产试验
2004、2005年晋抗4号参加了山西省早熟西瓜品种生产试验(山西省西瓜新品种审定试验将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合并为生产试验),以抗病早冠龙、京欣1号为对照。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双蔓整枝,每株留1果(均留第2雌花坐果)。全省7个试验点(岚县、夏县、运城、忻州、浑源、曲沃、定襄),各试验点均设2次重复,小区面积66.7m2,株行距及管理水平同当地生产田。试验结果表明。2004年晋抗4号折合667m2产量3126.5 kg,比对照抗病早冠龙、京欣1号分别增产11.1%、13.8%,居早熟组12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5年折合667m2产量2863.5 kg,比对照抗病早冠龙减产6.1%,比京欣1号增产20.9%,居早熟组11个参试品种第5位,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为10.6%,略高于抗病早冠龙,与京欣1号持平。果皮硬度平均为120.94kg.cm2,明显高于对照品种京欣1号。裂果率仅为0.5%,明显低于京欣1号。田间表现对炭疽病抗性强,无明显病害发生(表2)。2004-2005年山西省种子管理站委托山西省运城市种子公司对晋抗4号进行了西瓜抗枯萎病人工接种鉴定,鉴定结果为,晋抗4号对枯萎病有一定抗性。
4 品种特征特性
晋抗4号为早熟品种,全生育期约97d,果实发育期约28d。植株长势强健,分枝力强,第1雌花节位第7节,雌花间隔4节。果实圓形,黑皮;瓜瓤大红,质地脆沙,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边部9.0贮运。平均单果质量5kg,667m2产量3000-4000kg。田间表现对枯萎病有一定抗性,对炭疽病抗性强。
5 适宜地区及栽培技术要点
晋抗4号适应性较强。在华北地区均可栽培。适宜小拱棚、中棚及简易大棚保护地春提早栽培及露地早熟栽培。一般株距0.5 m,行距1.7 m,667m2保苗700-800株,3蔓整枝,主蔓第2雌花留果,每株留1果。定植前施足底肥,灌足底水。667m2施优质农家肥5000kg,复合肥50kg,饼肥60kg。开花坐果期控制肥水,瓜坐稳后及时浇水追肥,膨瓜期重施肥水。果实九成熟及时采收。
关键词:西瓜;新品种;晋抗4号;早熟;杂种一代
1 育种目标
京欣1号西瓜品种早熟性好、品质优良,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种植早熟西瓜品种之一,但其在山西省种植,表现产量较低,果实易裂,不耐贮运。抗病早冠龙及晋抗早巨龙是山西省主栽的早熟、抗重茬西瓜品种,但其口感、品质不及京欣1号。针对这一现状,本课题组确定了培育早熟、优质、抗裂、耐贮运、抗病性强西瓜新品种的育种目标,以适应市场需求。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来源及特征特性
母本99 20是以郑州3号辐射诱变后代经6代自交分离提纯选育而成的自交系。极早熟,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26d。植株生长势中等,易坐果。果实圓球形,果皮绿底带黑色核桃纹;瓜瓤大红,瓤质脆沙,风味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0%,边部10.5%,黑色小籽;单果质量5~6kg,不易裂果。
父本Ja-126是从日本杂交一代黑皮西瓜中自交分离,经6代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中熟,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33d左右。植株生长势旺,抗逆性强。果实圓球形,果皮纯黑;瓜瓤大红,瓤质脆硬,风味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0%,边部9.5%,黄褐色中小籽;单果质量5~7kg,果皮硬韧,耐贮运。高抗枯萎病、炭疽病。
2.2 选育过程
1999年春季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试验基地试配组合,2000-2001年进行组合筛选试-验,早熟组参试组合22个,其中99-20xJa-126综合表现突出,符合育种目标,被确定为中选组合。2002、2003年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2004年定名为晋抗4号,2004、2005年参加了山西省早热西瓜品种生产试验,对照品种为抗病早冠龙和京欣1号。同时在河南郑州、中牟和辽宁及本省榆次、平遥、忻州、祁县等地进行生产示范。2005年通过山西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田间鉴定。2006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西瓜2006007。
3 选育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02、2003年春季在省内忻州市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晋抗早巨龙为对照品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双蔓整枝,每株留1果。每小区定植20株,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结果表明,晋抗4号表现早熟,全生育期96.5d,果实发育期28d,与对照相同。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平均11.7%,高于对照品种;平均单果质量5kg,田间表现坐瓜整齐。2年平均667m2产量较对照晋抗早巨龙增产7.4%(表1),
3.2 山西省早熟西瓜品种生产试验
2004、2005年晋抗4号参加了山西省早熟西瓜品种生产试验(山西省西瓜新品种审定试验将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合并为生产试验),以抗病早冠龙、京欣1号为对照。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双蔓整枝,每株留1果(均留第2雌花坐果)。全省7个试验点(岚县、夏县、运城、忻州、浑源、曲沃、定襄),各试验点均设2次重复,小区面积66.7m2,株行距及管理水平同当地生产田。试验结果表明。2004年晋抗4号折合667m2产量3126.5 kg,比对照抗病早冠龙、京欣1号分别增产11.1%、13.8%,居早熟组12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5年折合667m2产量2863.5 kg,比对照抗病早冠龙减产6.1%,比京欣1号增产20.9%,居早熟组11个参试品种第5位,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为10.6%,略高于抗病早冠龙,与京欣1号持平。果皮硬度平均为120.94kg.cm2,明显高于对照品种京欣1号。裂果率仅为0.5%,明显低于京欣1号。田间表现对炭疽病抗性强,无明显病害发生(表2)。2004-2005年山西省种子管理站委托山西省运城市种子公司对晋抗4号进行了西瓜抗枯萎病人工接种鉴定,鉴定结果为,晋抗4号对枯萎病有一定抗性。
4 品种特征特性
晋抗4号为早熟品种,全生育期约97d,果实发育期约28d。植株长势强健,分枝力强,第1雌花节位第7节,雌花间隔4节。果实圓形,黑皮;瓜瓤大红,质地脆沙,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边部9.0贮运。平均单果质量5kg,667m2产量3000-4000kg。田间表现对枯萎病有一定抗性,对炭疽病抗性强。
5 适宜地区及栽培技术要点
晋抗4号适应性较强。在华北地区均可栽培。适宜小拱棚、中棚及简易大棚保护地春提早栽培及露地早熟栽培。一般株距0.5 m,行距1.7 m,667m2保苗700-800株,3蔓整枝,主蔓第2雌花留果,每株留1果。定植前施足底肥,灌足底水。667m2施优质农家肥5000kg,复合肥50kg,饼肥60kg。开花坐果期控制肥水,瓜坐稳后及时浇水追肥,膨瓜期重施肥水。果实九成熟及时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