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m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创新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具有怀疑的精神和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科学家的创造力,首先就表现在他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的能力上。在创新教育的要求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引导学生质疑,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勇于探索。勇于质疑与相互讨论的良好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巧妙设计疑点,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在质疑的思维活动中产生各种猜想。例如,做“动滑轮省一半力”实验时把此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学生测出拉力大小后,发现测出的数值与课本结论有出入,从而产生质疑,教师注意适时引导学生讨论,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置疑,敢于提出新的问题。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激发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
  
  二、启发学生勇于想象
  
  想象是创新精神的起点,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从创新性想象开始的。中学生思想活跃,有上进心、善于想象,教师要因势利导、正面鼓励,决不可讽刺、挖苦学生。例如,在学习重力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地球表面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再如,学习摩擦力时,可让学生对未来交通工具进行设想和规划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对那些别出心裁的思路,与众不同的观点,别具一格的见解,应充分肯定他们的想象力,由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想象力。
  
  三、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它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组织引导学生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因此,它是培养学生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精心设计演示实验
  在实验中,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巧设疑问、以疑导思,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如在学习《光的反射》这节内容时,在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及知道反射类型,平面镜反射、漫反射知识后,我近一步要求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引导学生提问:(1)看電影时,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光发生了什么反射?(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发生了什么反射?而教室两侧的同学看到另一侧的字亮度模糊,又是发生了什么反射?通过引导、启发,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加强了学生的理解记忆和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科学组织学生实验
  物理实验不仅是要做好演示,更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例如,在教“摩擦力”一节内容时,让两个力气相当的学生上台做“夺瓶”游戏,一方抓住较细的瓶颈,一方抓较粗的瓶身,看谁获胜,然后让获胜者的手上抹洗涤灵再次争夺,看是否能再次获胜。
  3.努力开发研究课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充分利用好研究性学习活动,成立课外活动小组,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时间,让他们静下心来,进行深入地思考,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首先,要确立课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和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构建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平台。其次,教师还可以收集大量的物理与社会,物理与生活以及趣味实验,通过讲座、表演、知识竞赛等途径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巩固所学知识,经常利用研究性学习活动组织指导学生去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并解释问题,例如:汽车轮胎、人的鞋底上为什么要做上花纹?夏天的冰雹、秋天看到美丽的树挂?冻豆腐切开后为什么会有些小孔?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有什么区别?以上问题都可以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解释,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强化思维技能训练
  
  学生创新意识的启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物理教学中落实在培养创造性思维上。根据创造性思维特征,在物理教育中教师可进行相应的基本技能训练,引导学生不断完善新的学习结构,提高创造思维的密度和深度,克服学生的寻规定向思维,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强调对事物现象的思考并不只存在逻辑通道,提倡猜想和假设,发展直觉、激发灵感。
  
  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激发创造力的重要心理条件,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创新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物理教育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构,帮助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应从重复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不只是接受前人的知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应在学习知识的前提下,注重所学的知识是如何发现和形成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教师应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促进学生独立地、自信的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周围世界,勤奋学习,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探索未知世界。教师应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行为特征,使他们具有好奇心、思维灵活、喜欢质疑、善于探索等行为特征。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具有丰富的内容,重视和探索物理教育,必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许多问题时都要用到排列组合,如抽奖问题、比赛场次问题、任务安排问题等。排列组合虽然概念和原理不多,但内容抽象,相对独立性强,不容易掌握。这部分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   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是关于计数的两个基本原理(也称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其应用贯穿解排列组合问题的始终。  分类计数原理:对于任何一个排列组合问题,应首先根据问题的要求进行分类讨论,找出解决这一问题
最近“裸贷”披上了“套路贷”的新马甲,继续在校园里泛滥.“裸贷”行为背后涉及的刑法罪名有敲诈勒索罪、侮辱罪、传播淫秽物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强奸罪和强迫卖淫罪,
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高职学生政治素养的重要课程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渗透时事述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
语言学家吕叔湘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老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对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深刻的体会,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唤醒创新意识    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
摘要:在“十二五”的一系列政策改革中,对课程改革所产生的一些缺点和教育上的失误进行了总结。具体如下,某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仍采取较为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体的“教师教育工作”,教师们通常使用“题海战术”来达到教育目标,这种方法的大量使用使得学生学业负担加重,造成学生的情绪化学习,忽视了自主阅读以及阅读拓展等方面的读书习惯,学生缺乏自主阅读的时间和兴趣,课堂的创新性思维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根据
股东资格的取得时间点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性质的鉴定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同权利义务性质的判定,必将导致不同形式的权利救济方式,并进而引导当事人
2000年4月20日,原湖南大学、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一年多来,在教育部、湖南省的关怀、领导和支持下,我们坚持“以合并改革为契机,以发展为主题,以共同的奋斗
青岛大学合校八年来,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失时机地推进院系及学科专业调整,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组合,学科优势明显
现行公司法取消了原公司法中法定最低资本限额、法定认缴资本分期缴纳期限等规定,其目的是通过降低公司设立门槛,鼓励公众设立公司,促进经济活动加快运行。但有些公司利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