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aweiai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操作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文章以实验教学的概念为出发点,分析实验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实验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实验教学;数学教学;实施策略;概念
  中图分类号:G623.5;G42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62-01
  实验是指研究者通过物理器材实践操作,验证已经存在的定论和结果或者找出新的结果条件。实验是为了验证理论或假设而存在的,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或借助物理器材对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进行探究和思考,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并与已有实验结论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巩固,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实验教学的概念
  数学实验是教师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数学知识,要求学生探究已有的数学定论而进行的操作性和思维性相结合的一种活动。数学实验是传统教学方式的革新,与传统的演绎教学和推理教学相比实践操作性更强,是数学教学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动手操作,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并在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实验心得。实验教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研究性的,另一种是教学性的。研究性的实验教学,着重探究未知的数学假设,是具有探索性质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性的实验教学,着重于理解既定的数学结论,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知识的合理性和联系性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实验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实验教学可使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通过科学实验理解数学,并培养学生自己动手验证既定的数学定论或寻找新的数学假设的探索精神。在数学实验中,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数学实验。在数学实验中,学生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会逐步加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携带一根细绳和长尺,让学生通过测量细绳的长度并加以记录,然后将细绳连接成圆,再测量圆的直径并记录,最后分析细绳的长度与圆直径的关系。当然,数学实验讲究归纳总结,在得出细绳的长度与圆直径的比值后,应将细绳的长度缩短,多次验证这个比值的准确性。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和验证出的数学结果,比演绎教学更加真实且不容易忘记。
  2.通过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采用数学演绎的教学方式,通过在黑板上列举大量的数学例子,归纳总结数学例子的共同之处,从而得出数学定论。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学生很容易忘记。而实验教学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最后得出数学定论。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加具有实践意义,即使学生忘记,也能通过实验方法再次得出数学定论,而无须教师反复教授。可见,实验教学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加科学,更能充分体现教与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更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实验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 创造数学场景,并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实验教学讲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即认识数学知识的产生,明白数学知识的发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数学问题的指向,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再通过实验的探索和研究,得出实验的结论以认证数学定论,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木桩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者要求学生拿出一张纸,按圆形的方向折叠,形成圆柱。在折叠与展开期间,探讨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实验结果一目了然,即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而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2. 借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探索数学知识并加以运用
  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归纳和总结数学结论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为数学实验准备相关器材,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思考和分析实验中的数据之间的联系,归纳和总结实验结果。之后,教师应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实验结果,展示同学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实验方法,并根据结论反向或者再次做一个验证实验来证明这个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通过科学实验获取知识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进步,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实验教学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马彪.对数学实验的探讨[J].数学通报,2014(21).
  [2]孙文隽.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06).
  [3]金召霞.浅谈数学实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
  [4]李斌.数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设计及其应用[J].辽宁教育,2013(04).
其他文献
游戏引擎在游戏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同汽车发动机在汽车制造中的作用一样。一款性能优越兼容性强的汽车发动机不仅可以极大提升一辆汽车性能,而且可以极其方便的用于
摘 要:“布白”是艺术创造中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教师要善于利用“图文互动”进行布白,有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善于利用“标点符号”进行布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善于利用“韵味结尾”进行布白,有效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善于利用“教学评价”进行布白,有效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布白”;形象思维;感悟能力;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物理的学科特点以及高中物理的难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从微课的运用、订单式教学方式两方面,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课与订单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以构建高效物理课堂,促進物理有效教学。  关键词:物理教学;微课;订单式教学;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29-01  所谓有意的探究学习,实际上就是指物理教学内容(或者新知
Web应用在界面易操作性方面的弱点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AJAX技术正是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而被提出的。它是web应用的一种新的方式,AJAX为浏览器与服务器交互较多,频繁读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其有效性是语文教师长期关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合作意识,让其在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提升思維能力,促进学科素养的提升。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具体阐述小组合作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以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阅读教学;思维能力;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一互联网数据中心(为IDC)正悄然兴起。它除了具有传统的数据中心所具有的特点之外。还具有访问方式的变化、反映速度快等特点形象地说,是一
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自主调度策略。该策略以需求为驱动进行任务调度。一旦节点负载低于某一给定阈值时,ASP则在MAGP中寻找任务。由于在任务分派的过程中,策略会自动产生任
孤东油田属于底水疏松砂岩油藏,出砂严重,底水锥进速度快。从不出砂以及减缓底水上升两个方面进行合理生产压差研究,应用摩尔一库伦准则计算了孤东油田出砂临界生产压差为2.11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