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化疗便秘患者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u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化疗便秘患者应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贴敷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8.01~2021.05本院62例化疗便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排列法分为常规组31例,予乳果糖治疗;试验组31例,予乳果糖及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穴位贴敷治疗,观察时间指标,干预前(就诊时)、干预后(干预10d后)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变化。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排便持续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均短于干预前(P<0.05),且短于同时期的常规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高于同时期的常规组(P<0.05)。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化疗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关键词:中医定向透药;穴位贴敷;化疗;便秘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是通过全身用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延长患者生存周期的目的[1]。便秘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相关数据表明,化疗患者中便秘的发生率可达到15%,中晚期患者甚至可高达40%[2]。近年来新型药剂及长效5-羟色胺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使得化疗后发生便秘的风险增加。临床常规的治疗方式为灌肠、口服泻剂等,可缓解症状,但部分患者长期使用可产生药物依赖,并对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中医认为化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人体正气,最终导致肠失濡养而传导无力,引发便秘,故治疗应从益气、养血、润肠等方面着手。中医定向透药、穴位贴敷均为中医特色技术,为进一步探究二者联合应用于化疗便秘中的疗效,本文对2018.01~2021.05本院接收的62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8.01~2021.05本院62例化疗便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排列法分为常规组31例,试验组31例。纳入标准:①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②年龄超过18岁;③均符合便秘相关中西医诊断标准[3-4];④已接受1次或多次化疗疗程;⑤预计生存期>6个月;⑥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①结直肠癌患者;②化疗前存在肠道病变者;③化疗前存在便秘者;④皮肤存在溃疡、感染等情况;⑤过敏体质者;⑥患传染性皮肤病患者;⑦存在严重的器官功能损害者;⑧患出血性疾病者。常规组:男22例,女9例;年龄42~75岁,平均(58.63±6.82)岁;病种:乳腺癌3例,食管癌8例,胃癌10例,肺癌10例;BMI为18.4~24.9kg/m2,平均(22.13±0.78)kg/m2。试验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42~75岁,平均(58.42±6.69)岁;病种:乳腺癌2例,食管癌6例,胃癌12例,肺癌11例;BMI為18.4~24.9kg/m2,平均(22.05±0.72)kg/m2。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乳果糖(厂家:Abbott Healthcare Products B.V.;进口注册证号:H20120387;规格:667mg/mL)口服,20mL/次,tid。连续治疗10d。
  试验组:(1)乳果糖:用药方案与常规组一致。(2)中药定向透药:透药方组成:丹参:60g;川芎、三七:各50g;当归、苍术、红花:各20g;冰片(单包):5g。取上述中药碾碎制成药贴。取穴:脾俞、大肠俞、足三里、天枢等。将电极片贴于上述穴位,调节适宜的输出强度及热疗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注意相邻的药贴间相隔适当的距离,调节定向,治疗20~30min/次,1次/d。连续治疗10d。(3)穴位贴敷:按照1:1:1取生大黄粉、枳实粉、芒硝粉,加入凡士林搅拌均匀制成药膏,取上述穴位进行穴位贴敷,持续3~4h。连续治疗10d。
  1.3 观察指标
  以时间指标、干预前后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变化完成对干预效果的评价。(1)时间指标观察:记录患者干预前(就诊时)、干预后(干预10d后)排便持续时间、排便间隔时间;(2)粪便性状:与干预前后采用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进行评估,硬块且散在计为1分,硬块但成条计为2分,成条有裂纹计为3分,成条且光软计为4分,软胶状便计为5分,糊状便计为6分,稀水样便计为7分,统计平均值[5]。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时间指标的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排便持续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均较干预前缩短(P<0.05),且缩短程度大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的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Bristol评分较干预升高(P<0.05),且升高程度大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针对化疗患者而言,药物的刺激易引起恶心、呕吐、纳差、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饮水量的下降、饮食不规律,同时部分患者长期卧床,加之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最终引发便秘,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硬等。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于癌症患者的治疗,除提升其生存率、延长其生命周期外,还注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需加强对化疗不良反应的预防,以达到提升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的目的。乳果糖是常见的缓泻剂,口服后可保留水分,增加粪便体积;还可刺激结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在缓解便秘的同时利于结肠生理节律的恢复,目前已在化疗便秘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单一用药结果存在局限性,故还需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多为本虚标实,本就存在气血不足、正气亏虚等,而化疗为“以毒攻毒”之法,在祛除癌症邪毒的同时可损伤人体正气,导致脾气虚弱,无法运化水谷精微,最终形成肠燥、气虚、血虚、津亏等,致使肠道失濡养,大肠无力传导。中药定向透药、穴位贴敷均是在中医经络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治疗的手段,其中大肠俞、天枢调畅肠腑气机,恢复大肠传导功能;足三里、脾俞润肠、养气,从而改善便秘症状[6]。中药定向透药是将电疗与药疗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电极贴片中的药物成分可经皮肤渗透作用于相应穴位,发挥祛瘀通络的功效,调节肠道蠕动功能。方中的丹参、川芎、红花活血、养血;当归润肠通便;三七补气补血;苍术、冰片清热解毒;诸药联用共奏养血、补气、补血、活血等功。穴位贴敷中使用的大黄、芒硝泻下通便;枳实破气消积,可促进肠道消化,改善便秘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上述联合干预后,患者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排便持续时间、排便间隔时间较干预前显著缩短,且变化程度大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提示联合治疗能够强化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便秘情况。分析原因在于:中医定向透药、穴位贴敷与乳果糖可从不同的作用途径发挥改善便秘的作用,联合应用时可起到协同作用,从而强化治疗效果,积极控制便秘情况。田蓉蓉[7]发现经联合干预后,患者大便的颜色、性状明显改善,进一步证实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在改善化疗便秘症状方面的优势。但由于本研究选取的样本容量较少,数据缺乏代表性,故在今后的研究中尚需做进一步的完善。
  综上所述,对化疗便秘患者实施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穴位贴敷联合治疗,能够改善便秘症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苏丹,周晋华,苏双馥.中药穴位贴敷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Meta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6):1053-1057.
  [2]吴怡,张云玲,孟严琴.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肿瘤化疗后便秘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13):163-165.
  [3]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26-1127.
  [4]房志学,黄忠诚.多学科协作模式下慢性便秘的诊治[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7,20(12):1342-1344.
  [5]方锦舒,朱宝龙,翟萍萍.增液承气汤联合乳果糖治疗化疗后便秘的临床疗效[J].中医药学报,2021,49(5):79-82.
  [6]陈乐,金春晖.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化疗后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s1):134.
  [7]田蓉蓉.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化疗便秘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雜志,2020,5(46):12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浅析在剖宫产中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全麻方案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01月至2020年12月30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麻醉方案差异分组,其中15例接受七氟烷全麻方案,为甲组;另15例接受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全麻方案,为乙组。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Apgar评分、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差异。结果 各时间点下,乙组的M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保留部分近端尿道,对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临床上前列腺癌的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与经验。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2021年在我院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保留部分近端尿道组25例及非保留近端尿道组3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及术后早期尿控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及切缘肿瘤
食管癌是全世界高发的恶性肿瘤,而颈段食管癌较少见,由于颈段食管距脊髓较近、沿人体纵轴位置梯度变化较大,常规放疗技术难以使靶区剂量得到均匀分布,故放疗多选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或调强放疗(IMRT).本研究对68例首程接受3D-CRT或IMRT的颈段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放疗科医师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饮食指导及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健康饮食指导及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采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
目的 了解北京市围产期妇女生殖道感染(reproductivetract infection,RTI)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治RTI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9个区的24家医院产科门诊的孕妇共3666例进行生殖道感染检测,随机抽取其中的641例RTI患者(感染组)与602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共1243例追访至分娩结束.结果在3666例围产期妇女中,RTI患病率24.55%,滴虫
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抽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50例翼状胬肉患者,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甲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术保留术区部分Tenon氏筋膜组织治疗(25例),乙组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术完全清除术区Tenon氏筋膜组织术(25例),比较两组眼部相关指标变化、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乙组
期刊
目的 研究固定射野动态调强放疗铅门跟随技术与铅门固定技术在直肠癌术前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采用两种治疗技术对10例直肠癌术前患者设计治疗计划.在95%体积的计划靶区(PTV)和计划肿瘤区(PGTV)满足处方剂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危及器官的剂量.比较两组治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分别将两组治疗计划用电离室矩阵2D-Array 729和OCTAVIUS(PTW)
摘要:目的:探讨对四肢骨折的患者,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用于手术治疗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实验组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
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01年法国Pierre Curie首先提出近距离治疗概念,其定义是将具有包壳的放射性核素直接植入到肿瘤组织内,通过核素持续释放射线达到对肿瘤细胞杀伤的目的.1914年法国Pasteau和Degrais医生首次使用放射性镭源经尿道插植治疗前列腺癌,开启了肿瘤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影像引导技术、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和模板定位技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