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电位及起搏标测对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期前收缩射频消融的意义

来源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5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应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系统)进行激动顺序标测及起搏标测,探讨锋电位和起搏标测对主动脉窦起源期前收缩射频消融的指导意义.方法:本研究病例为我院2013-07-2017-07于主动脉窦内消融成功的室性期前收缩病例,运用Carto三维标测系统对右室流出道及主动脉窦行三维重建,行激动标测及起搏标测,观察锋电位与起搏标测心室夺获情况与消融靶点的关系.结果:23例患者最终于主动脉窦消融成功,其中左冠窦18例,右冠窦5例,无冠窦0例.左冠窦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右室流出道(RVOT)心室最早激动点(EVA)提前体表心电图V波20~38(25.56±5.20) ms,左冠窦靶点处EVA提前体表心电图V波18~37(27.33±6.07) ms.18例左冠窦起源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中,16例(88.9%)记录到锋电位.14例(77.8%)于左冠窦靶点处起搏可成功夺获心室,消融成功后于靶点处再次起搏均无法夺获心室.右冠窦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RVOT处EVA提前体表心电图V波18~37(26.6±5.41) ms,右冠窦靶点处EVA提前体表心电图V波21~38(30.20±6.83) ms.5例右冠窦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全部记录到锋电位,其中3例(60%)可于右冠窦靶点处成功夺获心室,消融成功后于靶点处再次起搏均无法夺获心室.结论:锋电位与起搏标测成功夺获心室对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期前收缩的射频消融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1 病例资料rn患者,男性,46岁,因“胸闷、胸痛2d,加重8h”,于2018年10月16日至急诊就诊.患者2d前在家中劳累后出现持续胸骨后疼痛,呈压榨样,伴胸闷、大汗,持续约10 min,后自行
[摘 要] 在独立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过程中,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进行工作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旨在提高工科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实务操作的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独立院校;工作室模式;工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143-01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