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化方法例举

来源 :数理化学习·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y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增强创造美好生活的意识
  
  生活中场景是广阔的,生产实际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在教九年级“生日相同的概率”时,笔者设计了一节活动课,首先讲清楚游戏规则,然后让学生调查、分析50个同学中有两个同学生日相同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学生在创设情境中理解了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在教育机制转轨的形势下,数学大众化已摆在数学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学生们步入社会后,相关的数学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如测量、称重、数据处理、存款利率、商品折旧、有奖销售、股票买卖、商场应聘等,通过数学活动课,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再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后”后,我让学生走出校门观察周边环境,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呈轴对称图形的。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每天看见的、但又没有意识到的是轴对称图形的物体一一找了出来。更有意思的是学生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也讲得头头是道。
  
  二、身心体验创设情境,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扮演角色,更能把学生带到理想的情境之中,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笔者在教“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进行了这样的活动设计:今天我们一起来玩“24点”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看看能否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一24。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J、Q、K分别代表儿、12、13。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学习的热情很快提高了,在活动中把枯燥的有理数计算学得有滋有味,情趣盎然。再如笔者在教人教版八年级(上)“测量旗杆的高度”时,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中介绍的测量方法,而且很多学生还想出了更有趣的测量方法。如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测量旗杆的高度。一名学生把一个较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尺放置在地面上,并把一个激光手电筒固定在三角尺的一个底角处且与斜边同向,移动三角尺直至激光手电筒的光束照到旗杆的顶端,此时量出手电筒距旗杆底部的距离就是旗杆的高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用图画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图画直观性强,一幅好的图画能够把问题展示得更加具体、形象。教师可根据剪贴、简笔画、自描等手法,把课本内容形象化。图案与初中数学密不可分,正方形、菱形的性质也广泛地应用到美术学之中。八年级数学中的《三角形》和《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在引入时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能举出生活中一些有关三角形的实例吗?你能一笔画一个三角形吗?你能用语言叙述你的画图过程吗?教学《三角形》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在引入时有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任意画一个三角形,你能否再画一个与其全等的三角形。画好后请你剪下来验证一下。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热烈的讨论,课堂上出现了许多情况。有的学生用的是先确定一角再确定两边的画法;有的学生是利用尺规根据三边关系画的(这正是后面所要学的一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有的学生是利用了垂直、平行、对顶角来省去作图中使用量角器的麻烦。学生们能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利用自己对数学图形的感知,通过剪一剪试一试从直观上验证自己的画法。
  
  四、趣味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有许许多多的趣味故事与数学知识相关,教师应在课堂上注重语言描绘。(1)数学史话。浩瀚的数学星空闪耀着古今中外名家的光辉,曲折的数学发展史上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例如,刘徽祖氏“割”得徽率祖率,兔子繁殖演绎黄金分割,希帕索斯命丧鱼腹之因,笛卡尔军营入梦绘得坐标系,《周髀算经》始出勾股定理并早于毕氏数百年,《九章算术》中引进正负开出平方立方照春秋。此类活动可通过板报形式展示,也可用数学史知识竞赛或数学讲演等形式进行。(2)数学谜语。教师或学生代表收集、编拟以数学名词为谜底(或谜面)的若干谜语,学生可随机抽出或由一主持人读出谜面,学生竞猜。若正确猜出谜底并能解释数学名词,则予以奖励(或以小组积分的形式进行对抗赛)。
  如《相似形》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引入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提到与我国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埃及你会想到什么?学生们说到了法老、金字塔、木乃伊等等,说到金字塔你能测量出埃及大金字塔的高度吗?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告诉我用影长,当时我称赞他们与我们的几何学之父古希腊人欧几里得的测量方法一样,并讲述了欧几里得的故事。
  
  五、多媒体设计创设情境,大幅提高课堂效益
  
  创设多媒体教学中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快速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它可以实现教学空间多维化,在时间、空间、深度与广度以及所涉及的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对于几何图形的空间变化,很多学生很怕,主要原因是:一、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不能将空间图形的平面直观图,在头脑中恢复成实际的模型;二、画图水平不够,不能根据具体问题的需要画出图形,或画出来的图形不能体现出重要的结构关系。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能够看见一个动态的图形空间结构。许多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由于计算量太大,或由于作图的困难,过去不能做,只能单纯讲讲理论。有了信息技术,这些问题的计算和图示变得容易了。
其他文献
<正>说起蒋玉琴,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一个装束精干、英姿飒爽、驾着红色摩托车绝尘而去的"女侠"形象……2001年,我从武汉来到上海第一次参加"新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她随当时
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经推出便轰动了美国社会,打破了当时美国文坛的沉闷局面,被称作是"黑色幽默"派文学的代表作品,并且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