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语的“元叙事”及其可能性——关于刘士林《中国话语:理念与经验》

来源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zhi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话语:理念与经验》一书对中国话语的阐释,并不像今天众多的“酷评”热衷于制造惊世骇俗的定义或观念,而是致力于具体细微的本土经验叙事,揭示了中国话语就是一种直接再现了中国民族真实的当下经验,反映着它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内在生命需要的诗家语,阐释了中国民族话语主要表现为中国南北地理差异下的二元论话语谱系:一是作为中国话语中心的北方伦理谱系,二是以中国话语边缘形态存在的江南审美叙事。全书核心在于澄明了中国话语的主流形态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话语谱系”,而“言之有物”与“文以载道”则构成了“中国文化叙事学的基本原则
其他文献
幸福中蕴含着伦理道德,伦理道德又是幸福的保证。伦理道德水平不仅关系到幸福指数的提升,更关系到真正幸福生活的获得和社会的和谐美满,对于创造美满幸福生活、构建和谐社会
职业力主要包含三方面基本要素或能力:马克思主义运用力、完善的品德心理结构和职业技能。职业力的提升,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方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当前,高职院
培养各个行业的领军型人才是企业能够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力争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的关键。本文从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公益性机构,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均等性、便利快捷性等社会性职能。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必须建立均衡的公共图书馆制度供给机制,进一步完善
《史记·魏公子列传》"遍赞宾客"一句的训释历来多有分歧,教材及文选注释常相龃龉;本文对这一问题详加考求,以释前疑。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普遍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课堂教学应该具有充分的人文精神,做到激趣导入、教学形式活泼、方法多样,并紧密联系学生和
针对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质量问题的现状,结合高速公路的特性,提出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质量卓越绩效的概念,并给出其内涵,分析了影响质量卓越绩效形成的动力系统,从该动力
西方文化霸权在我国文化领域泛滥,社会主义文化自主性受到侵蚀。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定位存在着内在矛盾,是产生这一状况的重要的思想根源。这一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