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年级英语学困生的出现,既有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性原因,也有学生家庭情况的影响,其中,因为小学生的可塑性强与容易收到感染,后者对前者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据此展开七年级英语学困生家庭情况的调查与解决方案研究。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1、本文以2011至2014年限内的三个学年度的七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抽样本校七年级学生50人,网络随意抽样50人,共计一百人,发放纸质问卷一百份,收回95份,有效率为95%,具有切实代表性。
2、本此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五类:家长对英语的态度、家长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支持率、家长的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要求、家长对英语教师的依赖性与家长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辅导与督导情况。
二、调研情况与存在问题
1、家长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视与英语辅导的反比关系
根据调研,七年级英语学困生的家长89%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认为英语学科是主科,无论是日常与教师的交流,还是对学生的常规家庭教育,都积极要求要学好英语。然而,学困生家长却很少能学生的学习起到其他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78%的家长对英语一窍不通,自己不懂,只能要求学生自己开展学习,学生学习的好坏只能看教师的反应和考试分数;另一种,86%的家长没有时间辅导、陪同孩子学习,甚至连检查作业的时间都没有。这直接地形成了鲜明的反比,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都造成了落差巨大的负面影响。
2、家长对英语教师教学的依赖高与与英语教师交流少的反比关系
调研中,91%的家长认为,这些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主要还要依靠教师,甚至只能依靠教师。但对于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英语学习困难,88%家长却很少与教师进行交流,其原因有两点:75%认为自己工作繁忙,根本没有时间与教师交流,再说自己去了和教师交流了,也不会自己孩子的学习产生什么积极影响;67%的家长是为了个人的面子,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差,与教师交流只能让自己丢人,甚至还要受到教师批评,教师说的自己也做不到,不如不去。如此,则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方面学生自暴自弃,家长的态度让他们在自控能力差的情况下,更加放纵自己;另一方面学生很失望,不仅对家长失望、对自己失望,也对未来失望,更不能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结论
1、七年级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之一,是缺少良好家庭氛围。90%的学生到家后,不仅得不到家长的学习辅导,反而会因为其他的原因,导致他们无法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展学习。主要表现为两点:家庭有较多的繁杂事务需要学生帮助,43%的学生需要帮助家长干一些家务,耽误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学生放学回家后无人管理,致使他们失控,不能按质按量的开始英语学习,51%的学生是这种原因。
2、七年级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之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自己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又不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86%的学生既不愿意读也不愿意写,更不会去预习,因而,他们的英语学习,只能是一种乏味的上课过程,至于教师课堂上讲什么,需要怎么做,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去接受。
四、解决方案
1、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学习作为一种主观性内驱行为,需要学生从自身的切实需要出发,产生积极地学习动力,才能把各种外在的教育与客观推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内驱力。因而,教师与学校要注意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切入。教学实践中,操作性强的做法有两种:其一,运用英语语言国家的知识培养兴趣。即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激活他们对那些国家及其相关知识的关注切入,引导他们加强英语的学习,以满足自己更多的成长需要。其二,教师运用适当的教法和教学技术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前课改的背景下,对学生而言,可以选用的教法较多,如游戏法、竞赛法、表演体验法等,只要能调动这些学困生积极地参与进来都是好的教法。教学技术主要是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白板技术等应用,让学生有更加直观与高效的学习平台。
2、家长支持与密切配合。根据调研,需要家长做好两个方面的配合:一是,家长随时督导学生的英语学习。如作业检查、单词复习、课文背诵、英语情境表演等,家长要根据所学习内容的进度,在教师的要求与指导下与学生配合好,让学生感受到家长关怀的同时,也逐渐地树立成长的信心。二是,家长要尽可能地与教师多交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英语学困生可能不仅是英语学习的差,会表现在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与学习习惯等各个方面,家长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与教师达成共识,形成对学生教育的合力,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改进,为学生的学困现象转化奠定良性的基础环境。
3、教师给予学困生教学倾斜性关注。虽然英语学困生的现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现状的改变还必须依教师为主力,从教育教学上逐渐地转化。教学实践中,这种倾斜有两种:教师课堂关注倾斜。即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对学生进行耳提面命,让他们知道老师不是歧视他们的,是重视他们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适合他们的问题,让他们不断地强化学习获得成功体验,以巩固自己的信心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课外辅导倾斜。教师要根据这些学生日常的表现,从他们最容易获得进步的方面切入,去加强他们的学习辅导,让他们在逐步地提高中树立信心。如单词的发音、词汇默写、语法的理解以及各种特定用法的讲解等,让他们在基础逐渐坚实的情况下,感受到学习与学习进步的快乐。
七年级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样化的。但无论是在什么阶段与什么原因造成的学困现象,作为七年级教师都需要立足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地实现他们学困的转化,为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都起到助力作用。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中小学外语教学》3、《外语心理学》
一、调查对象与内容
1、本文以2011至2014年限内的三个学年度的七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抽样本校七年级学生50人,网络随意抽样50人,共计一百人,发放纸质问卷一百份,收回95份,有效率为95%,具有切实代表性。
2、本此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五类:家长对英语的态度、家长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支持率、家长的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要求、家长对英语教师的依赖性与家长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辅导与督导情况。
二、调研情况与存在问题
1、家长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视与英语辅导的反比关系
根据调研,七年级英语学困生的家长89%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认为英语学科是主科,无论是日常与教师的交流,还是对学生的常规家庭教育,都积极要求要学好英语。然而,学困生家长却很少能学生的学习起到其他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78%的家长对英语一窍不通,自己不懂,只能要求学生自己开展学习,学生学习的好坏只能看教师的反应和考试分数;另一种,86%的家长没有时间辅导、陪同孩子学习,甚至连检查作业的时间都没有。这直接地形成了鲜明的反比,无论对学生的学习,还是对学生的学习心理,都造成了落差巨大的负面影响。
2、家长对英语教师教学的依赖高与与英语教师交流少的反比关系
调研中,91%的家长认为,这些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主要还要依靠教师,甚至只能依靠教师。但对于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英语学习困难,88%家长却很少与教师进行交流,其原因有两点:75%认为自己工作繁忙,根本没有时间与教师交流,再说自己去了和教师交流了,也不会自己孩子的学习产生什么积极影响;67%的家长是为了个人的面子,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差,与教师交流只能让自己丢人,甚至还要受到教师批评,教师说的自己也做不到,不如不去。如此,则会造成两种结果:一方面学生自暴自弃,家长的态度让他们在自控能力差的情况下,更加放纵自己;另一方面学生很失望,不仅对家长失望、对自己失望,也对未来失望,更不能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结论
1、七年级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之一,是缺少良好家庭氛围。90%的学生到家后,不仅得不到家长的学习辅导,反而会因为其他的原因,导致他们无法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展学习。主要表现为两点:家庭有较多的繁杂事务需要学生帮助,43%的学生需要帮助家长干一些家务,耽误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学生放学回家后无人管理,致使他们失控,不能按质按量的开始英语学习,51%的学生是这种原因。
2、七年级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之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自己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又不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86%的学生既不愿意读也不愿意写,更不会去预习,因而,他们的英语学习,只能是一种乏味的上课过程,至于教师课堂上讲什么,需要怎么做,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去接受。
四、解决方案
1、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学习作为一种主观性内驱行为,需要学生从自身的切实需要出发,产生积极地学习动力,才能把各种外在的教育与客观推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内驱力。因而,教师与学校要注意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切入。教学实践中,操作性强的做法有两种:其一,运用英语语言国家的知识培养兴趣。即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激活他们对那些国家及其相关知识的关注切入,引导他们加强英语的学习,以满足自己更多的成长需要。其二,教师运用适当的教法和教学技术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前课改的背景下,对学生而言,可以选用的教法较多,如游戏法、竞赛法、表演体验法等,只要能调动这些学困生积极地参与进来都是好的教法。教学技术主要是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白板技术等应用,让学生有更加直观与高效的学习平台。
2、家长支持与密切配合。根据调研,需要家长做好两个方面的配合:一是,家长随时督导学生的英语学习。如作业检查、单词复习、课文背诵、英语情境表演等,家长要根据所学习内容的进度,在教师的要求与指导下与学生配合好,让学生感受到家长关怀的同时,也逐渐地树立成长的信心。二是,家长要尽可能地与教师多交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英语学困生可能不仅是英语学习的差,会表现在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与学习习惯等各个方面,家长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与教师达成共识,形成对学生教育的合力,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改进,为学生的学困现象转化奠定良性的基础环境。
3、教师给予学困生教学倾斜性关注。虽然英语学困生的现状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现状的改变还必须依教师为主力,从教育教学上逐渐地转化。教学实践中,这种倾斜有两种:教师课堂关注倾斜。即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对学生进行耳提面命,让他们知道老师不是歧视他们的,是重视他们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适合他们的问题,让他们不断地强化学习获得成功体验,以巩固自己的信心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课外辅导倾斜。教师要根据这些学生日常的表现,从他们最容易获得进步的方面切入,去加强他们的学习辅导,让他们在逐步地提高中树立信心。如单词的发音、词汇默写、语法的理解以及各种特定用法的讲解等,让他们在基础逐渐坚实的情况下,感受到学习与学习进步的快乐。
七年级英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样化的。但无论是在什么阶段与什么原因造成的学困现象,作为七年级教师都需要立足自己的教学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地实现他们学困的转化,为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都起到助力作用。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中小学外语教学》3、《外语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