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首例人感染A(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特征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芜湖市2014年首例人感染A(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特征。

方法

患者标本经Real-time RT-PCR检测A(H7N9)核酸阳性后送检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分离毒株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序列提交GenBank并Blast。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 Lasergene 7.1和MEGA7.0对该病毒基因组进行同源性、关键氨基酸位点突变及系统进化树分析。

结果

毒株命名为A/Wuhu/1/2014(H7N9),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系统进化树分析属于W2-4分支,HA裂解位点为PEIPKGR↓G,对比高致病性疫苗株A/Guangdong/17SF003/2016(H7N9)缺失4个氨基酸KRTA插入序列。HA受体结合位点发生T160A、G186V和Q226L突变。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茎区69~73位缺失5个氨基酸QISNT。PB2出现L89V、M535L及E627K突变。PB1 I368V,PA V100A、K356R和S409N,NS1 P42S和N205S,NS2 T48A,M1 N30D和T215A均发生了位点突变。NA未发生E119V、R152K、H274Y和R292K突变,但M2出现了S31N突变。

结论

A/Wuhu/1/2014(H7N9)毒株来源为禽类,起源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对人类受体有亲和力、不耐NA抑制剂、耐M2离子通道抑制剂以及对哺乳动物毒力和人类的适应性增强,属于低致病性A(H7N9)禽流感病毒。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河南省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中检出非伤寒沙门菌的病原学特征和耐药情况。方法以2015—2018年河南省5个监测点采集的4 250份5岁以下腹泻儿童患者粪便为研究对象,标本进行肠道菌的分离培养,沙门菌阳性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和药敏试验,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耐药性年度变化趋势,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 250份粪便标本中非伤寒沙门菌检出率为8.73%(371/4 250),0~1岁年龄组幼儿检出
过敏相关性疾病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其发展遵循由皮肤过敏向呼吸道过敏的敏化传递规律,称为过敏性疾病自然进程或特应性进程。肠道菌群与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免疫调节与神经调节是肠道菌群参与过敏性疾病发生的两个重要方面。因此,本文基于多系统敏化进展的角度,系统综述菌群-免疫-神经网络在特应性进程中的交互作用,以期为敏化进展的机制研究及防治工作开辟新思路。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2015年1月—2019年7月期间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的6 759例心脑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ANC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抗髓过氧化物酶(MPO)和抗蛋白酶3(PR3)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6 759例患者中558例ANCA阳性,阳性率为8.26%(558/6 7
目的分析辽宁地区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的主要病原学构成并对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A CV-A)组6型(CV-A6)和10型(CV-A10)进行基因特征分析,为进一步做好HFMD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辽宁地区的4 744份临床标本进行肠道病毒的核酸检测,选择核酸阳性的688份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鉴定,对6株CV
目的探讨药物离子导入技术对病毒性或细菌性角膜炎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到我院眼科治疗病毒性角膜及细菌性角膜炎的患者各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药物离子导入技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疗效有效率,视力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半年复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AIDS患者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感染病原菌分布、药敏结果及不同病原菌脑脊液相关指标结果,为AIDS患者CNS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将CNS感染的AIDS患者173例分为真菌组、革兰阳性杆菌组、革兰阳性球菌组、革兰阴性杆菌组,同一时期非CNS感染的AIDS患者198例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脑脊液和血液进行培养,分
期刊
目的探讨安徽省7 646例送检女性标本宫颈上皮细胞病变类型及其HPV感染亚型,为我省开展宫颈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流式荧光杂交分型等方法对宫颈刷出物进行宫颈上皮细胞病变及HPV感染亚型检验。结果细胞学检测总阳性检出率为20.25%;≥60岁组细胞学检测阳性检出率最高(28.41%),其次为10~19岁年龄组(26.32%);≥60岁年龄组(atypical squamou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或SARS-CoV-2)是一种传染性强、致死率较高的病毒,目前已造成全球25个国家的5万余人感染,1千余人死亡。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出现发热和咳嗽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重症患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脓毒症休克而导致死亡。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明确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本文拟通过对近期国内外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病毒药物基础研
目的了解山东省HIV /AIDS接受抗病毒治疗后CD4+/CD8+比值变化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山东省2010—2015年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年龄≥15周岁HIV/AIDS的基线及治疗后6个月、1年、2年、3年、4年和5年时的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等随防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和广义估计方程(GEE)描述和分析不同治疗时间的CD4+/CD8+比值变化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