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开展课外阅读的几点措施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kejin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农村小学校大都藏有一定量的图书。据我个人的不完全的调查,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的图书室藏书,每生大都在15册到20册之间不等,藏书的来源一部分是由师生逐年捐赠的对青少年有益的书籍,一部分是学校逐年购置的,还有一部分是项目配发的。如欧盟项目就给中小学校配发捐赠了大量的书籍。除此之外,有些学校还订有可供学生学习的报刊杂志之类。这就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得到了书籍上的保证,让学生有书可读,还能促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如何让这大量的书籍、报刊发挥最大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学校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那么,这些书籍,就应该发挥真正的效用。但事实上有的学校并不是这样。并没有开展正常的长期的借阅活动,也没有明确的制度作为保障。即使有一些制度和阅览措施,那也只是应对策略而已,从根本上没有建立起师生长期借阅的机制。当然,学生借阅图书,在农村中小学校,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学校没有可供学生阅览图书的场所。学生个人借书就更是落不到实处,有些学校没有专门的图书管理人员,只是由科任教师代办或兼职,致使图书借阅就如同虚设,工作无法展开。有的学校虽然建立了一定的借阅制度,有专门管理人员负责,但由于场所和时间的限制,加之思想认识上的不足,致使借阅只是流于形式,走过场,从根本上没有解决课外阅读问题。就如有的学校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安排三至四个班阅览图书,由于没有专门的阅览室,只有在教室里阅读。班干部先从学校图书室领取图书,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阅览后,再收交图书室,图书管理人员要一一清点,查缺登记。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阅读的时间还不到20分钟,只是让图书管理人员和班干部忙个不已乐乎。效用却是微乎其微。有的学校就根本没有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大量的图书只是常年立于书架上,使得尘蒙书卷。
  那么,如何克服眼前的困难,正常地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呢?我在这近两年的图书管理借阅实践中总结出了如下措施。供参阅借鉴。
  1、明确学生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
  大力开展学生课外阅读,对于学校教育,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的突出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是不无裨益的,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可是,目前,有的学校从领导到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不明确,主要是因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思想还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认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势必会分散精力,对文化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这是势利思想和个人名利思想在作怪,只图升学率,没有把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发展个人能力真正重视起来。没有真正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各方面能力的积极的促进作用。试想,如果一所大学里没有开放的图书馆,那么这所大学的学生其能力和水平将是怎样一种状况。
  2、建立健全图书管理及图书借阅制度。使图书借阅工作得到制度上的保证。
  学校的图书管理及借阅首先要有完善的制度。管理制度、借阅制度、赔偿制度等等。建制专门图书管理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图书借阅工作的正常开展。才能为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得到制度上的保证。
  3、建立集体借阅和个人借阅相结合的机制。
  (1)集体借阅。具体地说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借阅。班主任牵头,班干部负责,每班以班级学生数为准,每人一册(也可两册),发给学生,由学生本人填写借阅图书登记册,一式二份,一份由班主任留存,以便归还时查缺补漏。一份交图书室存档。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使图书借阅具有可操作性,书册真正地能够拿到读者手中;一是让学生真正地有书可读,将学生课外阅读落到实处。你想,一个60人的班级,60册或120册图书,互换阅读,每个人就拥有60或120册图书可读,学生可以利用零星时间、周末、节假日在图书中“游玩”,何乐而不为呢!
  (2)师生个人借阅。教师借阅实行登记签名制度。学生个人借书实行借书卡抵押制度。有些热衷于阅读的学生往往要阅读系列性的图书,为了满足这些学生的需要,可以采用借书卡抵押的方式,每次只借一册,先还再借。
  4、建立班级“图书角”。
  班级同学可将自己的图书暂时性地收集起来,造册登记,供班级同学大家阅读;学校图书室也可以按具体情况给每班“图书角”填充部分图书。这样,学生在校的组织阅读就有了大量的书籍。
  以上是我的工作实践的总结。学生的借阅图书、课外阅读已经在我们学校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每学期集体借阅两次,保证了学生在校期间和假期间的阅读。学生个人借阅,由开始的几十人到现在的五百多人。我虽然劳累了些,但心里是快乐的。图书的最大资本在于阅读,我为学校的图书赢得了“资本”。这是我最大的快乐,也是我的追求。
其他文献
历史学是反映过去的客观事实,而这种客观事实既不能重演也不能通过实践去感知,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教的枯燥单调,学生学的乏味无趣,达不到预期效果,提高不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通过教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的设计,自身素质的展示等手段,把不能重演的历史现象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直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中考在即,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如何提高复习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谈谈我的几点想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和帮助。 一、研读《数学课程标准》,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初中中考的数学复习,首先要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自已的教学中。教师要在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的思想后,结合当地的〈考试说明〉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突
期刊
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伴随而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计算机信息一旦遭受破坏,将给个人或单位造成严重的损失.就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对可能产生的安全因素进行
期刊
【摘要】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向社会的各行各业,而当代社会对高等职业人才的形体素质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职业学校更应注意形体素质教育。职业学校形体素质教育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升艺术修养、适应社会需求方面发挥着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 形体 素质教育 职业学校  形体素质是人们在具有一定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以人体科学为基础,通过各种手段来改变形体的原始状态,以提高人体的灵活性、控制力和
期刊
常听身边的许多学生叹息说:语文难学!的确,语文涉及的内容“量大面宽”,要想象数理化那样拿高分很不容易。但是,我认为,只要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持之以恒,学好语文并不难。  1、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是探求新知识的前奏,能为学好新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的预习,往往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预习的方式有:(1)借助教材自身的编写特点,整体感知课文。预习课文时,要先参读“预习提示”“自
期刊
随着信息化在全球的快速进展,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当今社会生活的基石。在日常教学中,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远程教育技术以及多样的信息载体,正在逐渐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目前,渗入我国各地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多的就是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英语教学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有利于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学习动机推动并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作
期刊
导入技能是指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目标,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用巧妙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上来的教学活动方式.好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如果教师在导入新课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好导入的方法,就会过到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导入技能的理论依据是启发式教学思想,而导入技能要遵循的原则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