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佩蓉:没有什么能代替家庭幸福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seking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佩蓉简介】
  出生于中国台湾,成长于加拿大,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供职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并成功创业。2003年定居北京,集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儿童成长力培训专家、国际商务礼仪培训专家等诸多称谓于一身。主要作品有《丰盈心态养孩子》《佩蓉谈商务礼仪》等。
  从中国台湾到北美,再从北美到北京,蒋佩蓉跨越了大半个地球,跨越了中西两种文化;从麻省理工学院高才生到企业高管,从全职妈妈到“妈妈导师”,蒋佩蓉经历了多个角色转换,对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建设有深刻的感悟。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她。
  事业家庭二选一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曾供职于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并成功创业,在商界如鱼得水,却因为孩子的到来甘愿收敛职场精英的光芒,全心全意回归家庭,相夫教子。请问,是什么动机促使您这样做?
  蒋佩蓉(以下简称蒋):刚结婚的时候,我和丈夫在美国洛杉矶做青少年辅导工作,接触到许多青少年,其中不乏心理创伤的孩子。我们发现,很多孩子的心理创伤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造成的。当时我们就决定,等我们的孩子出生了,一定要有一个人辞职在家带孩子。孩子降临后,我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狂倾向确实很容易使我忽略孩子。于是痛下决心,在事业的巅峰期毅然转型,做全职妈妈,专心陪伴孩子成长。不过说实话,要放弃自己所擅长的一切回归家庭,确实有很多痛苦与心酸。
  记:您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吗?
  蒋:不,绝不后悔!现在回想起来,我很庆幸自己做了那样的选择。做全职妈妈,我收获了家庭的和睦和婚姻中的友谊,以及与孩子们最亲密的关系。我的心得是:家庭幸福是没有任何事业的成功能够代替的。
  记:您不认为家庭和事业可以兼顾吗?
  蒋:在我看来,女人可以兼顾家庭和事业是一个天大的谎言。我的朋友中许多人相信了这个谎言,结果被折腾得焦头烂额。我比较喜欢用“季节”来比喻人生的不同时期,聪明人应该像农民那样,什么季节就做什么样的事,而做适合当下季节的事,不意味着否定其他季节,这样,事业和家庭就获得了平衡。也就是说,人只有明白了生命每个季节的重点,才可以比较恰当地取舍。
  记:在家里,您认为丈夫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蒋:丈夫和孩子都重要。如果您指的是家庭成员的关系,那么婚姻关系第一,亲子关系第二。
  记:在许多中国家庭里,只要孩子一出生,亲子关系便超过婚姻关系,家庭的所有活动都以孩子为中心。有的女性甚至变身“直升机妈妈”,只盘旋在孩子的头顶上。
  蒋:这样的家庭关系迟早会出问題。我和丈夫一直坚持一项原则:亲子关系是婚姻关系的副产品,婚姻关系经营好了,亲子关系自然好经营,为了亲子关系而牺牲婚姻关系,到最后只会把所有都牺牲掉。所以,在家庭里,最重要的不是亲子关系,而是婚姻关系。
  记:您对您现在的婚姻关系满意吗?
  蒋:非常满意,因为我和丈夫都有足够的时间给予彼此。世上很少有天然融洽的家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需要尊重和体谅,需要接纳和理解。这些都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幸福的家庭需要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去经营。我和丈夫在麻省理工学院相识相恋,毕业后结婚,感情一直很好,但婚姻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也曾陷入婚姻的困境:因为都处于事业高峰期,生活忙乱,精疲力竭,没有时间给予彼此,情绪很容易爆发,常常一不小心就会吵架。2013年,我和丈夫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辞掉工作,变卖北京所有家产,带上小学刚毕业的小儿子开始了一场为期一年的环球旅行。我把这一年称为“间隔年”。之所以选择休息一年,是为了自我修复,重建婚姻关系。我和丈夫最大的优点是会主动寻求外界的帮助。旅行开始前,我们进行了40个小时的婚姻辅导,把婚姻生活中累积的问题都倒出来,敞开来处理。间隔年很有效,而孩子在旅行中的成长则是一个惊喜的副产品,也证实了我们一直坚持的原则:婚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
  记:您的三个儿子都蛮有出息的。家庭教育有何秘诀?
  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重视的不是培养他们的品质和才能,而是培养我与孩子之间亲密的关系和一生的友谊。如果没有情感的链接,他们就成了我的一个项目,不是我亲爱的孩子了,那多无趣!我认为,充满爱与信任的亲密关系永远是家庭教育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基础。
  不要仅仅谈生存
  记:您从小接受了东西方不同的教育,一定对东西方教育之间的差异有深刻认识,您认为最本质的差异是什么?
  蒋:西方比较尊重人的个体,东方比较强调人要怎么样融入社会。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观念,也就造成了教育的差异。另外,中国的教育历史是从科举而来的,所以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学生普遍抱有通过教育改变家族命运的使命,所以才会有十年寒窗这一类的故事。在北美、欧美这些国家,教育纯粹就是为了学习,即为了追求知识,没有改变命运的包袱,这样更容易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所以,不同的历史背景、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自然就不一样。
  记:有些家长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就业,所以,对就业有帮助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您对此有何看法?
  蒋:就业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我们还是要生活,我们还是要做人。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我们要孩子能生存还是能生活?想让孩子生存,就直接让他去打个工,能够吃得饱、住得好就可以了,但是,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享受他的生活呢?
  记:享受生活,对很多家长来说是找到一份好工作。
  蒋:那我们怎样定义好工作呢?我的三儿子想当厨师,这是一份好工作吗?恐怕许多家长不乐意,但是,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顶级的厨师年薪几百万美元,难道不是好工作吗?我不是说薪水高就是好工作,但薪水高证明社会承认这个工作不错,如果孩子热爱这份工作,做这份工作时感觉快乐,也能够让周围的人受益,这就是最大的幸福。所以,我们应该把教育的目标设得远一点,我们的视野要宽阔一点,不能仅仅谈生存,更不能有难民心态。   记:什么是难民心态?
  蒋:我们的前辈那一代经历过战乱和饥荒,以及各种物质缺乏的时代,虽然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不缺乏物质了,但是我们家长还会有像难民一样的心态。我举个例子:每一次上飞机,大家就抢着往前跑,飞机舱门还没有开就要抢到最前面。抢到最前面还不是要等待吗?每人都有座位,为什么要抢呢?其实,在战乱与饥荒的岁月里,争抢已经潜移默化成為我们骨子里的一种习惯,甚至都不再思考它有无必要。买房子、上学校,无论干什么都存在着盲目的、很不能理解的焦虑。每一次讲竞争、每一次讲就业,家长心中就会冒出无限的焦虑,甚至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计划好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
  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蒋:对,这是最具代表性的信条。但是我们有没有好好地想过,我们要怎么样去享受目前这一刻?我们要怎样去读懂孩子,然后按照孩子的兴趣、性格来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
  记:让我们回到刚才的话题。您说中国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压力,的确如此。本刊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很高。以出国留学为例,在申请学校的时候,家长往往追求名校。您作为留学专家,对此有何看法?
  蒋:我觉得名校本身没有什么不好,就像名牌衣服没有什么不好一样。但我认为,不顾自己的经济条件,一味追求名牌是一件愚蠢的事。有一次我去爬长城,看到一些女士穿着很贵的高跟鞋和满身名牌衣服,好像要去夜总会跳舞似的。我不懂她们为什么要这样,她们走在长城上一定很辛苦。追求名校同样如此。中国人在国内谈清华、北大,到了北美就谈哈佛、耶鲁;到了欧洲谈剑桥、牛津,换汤不换药。这是骨子里的东西,我们的民族对教育特别重视,这是优点,但也是包袱。有一个朋友对我说,你要是想让哈佛帮助你实现梦想,哈佛很可能会帮助你,但如果你的梦想就是要去哈佛上学,哈佛肯定不会要你,因为你的梦想不够大。此话颇有深意,值得家长们深思。
  优秀是四商健全
  记: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面试官,您认为麻省理工学院希望招收什么样的学生?
  蒋:我们的官方网站写得很清楚,学校的使命是要用科技来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所以,如果你喜欢理科,喜欢科技,那跟麻省理工学院很匹配。另外,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学生就像组建一个登山队,录取的学生不是一样一样的考试满分、数学全能的理科机器人,而是每一个人都要对集体有所贡献,比如你的幽默感,你的创造力,你的坚韧毅力,等等。
  记:对于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名校来说,怎样的学生才算优秀?
  蒋:真正优秀的人要四商健全,即智商、情商、品商和逆商都要有,而且都要高。
  记:智商和情商大家说得比较多,品商和逆商指的是什么呢?
  蒋:品商指的是品格、人品。没有哪所学校希望看到自己的毕业生将来去坐牢。逆商就是抵抗挫折的能力。麻省理工学院特别注重这一点,因为你要做一个科学家,你要创新、你要发明,失败绝对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你恐惧失败,没有承受失败打击的能力,不能在失败中学习、成长,那是肯定不行的。所以,逆商高是成为科学家最基本的条件。
  记:在清华和北大这样的国内顶尖大学,学生都是在中学里很优秀的学生,但是到了大学就显得不那么优秀了,因为大家的水平在伯仲之间。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些学生会出现心理落差,出现厌学、消沉、迷茫,甚至心理畸变。这恐怕也是逆商不高的表现吧?麻省理工学院会不会也有这种情况?
  蒋:当然有。不过,我觉得中国的学生心理压抑的概率会比较高。
  记:为什么会这样?
  蒋:我们又绕回了最初的问题。我觉得中国学生受到我们民族文化的影响,背负着沉重的改变命运的使命,必然导致两个结果:第一,中学时学业优秀;第二,大学时不开心。这是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很容易识别。即使很早定居欧美的中国家长也是如此。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虎妈”,是一个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妈妈,但她的血液里仍然有中国人对教育的焦虑。因为不开心,中国学生更容易在逆商上出现问题。据美国官方统计,亚裔学生在大学自杀的概率是全美最高的,亚裔女性在全美自杀率也是最高的。
  记:听了您的讲述,我觉得想要申请欧美名校的家长要考虑考虑了,至少要做好心理调试,不要给孩子增加负担。
  蒋:没错,是要深入反思。我认为,孩子到了大学,已经不是在竞争能力跟实力了,而是在竞争动力。那些从小被父母逼着、哄着学习的孩子,多半会在大学遇到不适应环境的问题。这里所说的动力,不是来自外在,不是来自他人,而是来自内在的驱动力,是我要怎样,而不是我妈妈让我怎样,或者老师让我怎样。不得不承认,中国学生在这方面普遍落后于美国学生。这也是美国大学教育比中国更好的根本原因。
  记:中国家庭对孩子有哪些正面的影响?
  蒋:我的观察是,最优秀的学生都是来自比较民主的家庭,他们跟家长都有比较融洽的关系。另外,家长跟学校有非常良好的关系。其实,世界各地的家长都会抱怨学校的不足,但是我发现那些最优秀的孩子,他们的家长总是在想办法帮助孩子与学校融合得更好。所以我们今天在强调团队的重要性,不仅是夫妻这个团队,我们跟孩子,跟长辈,跟学校,甚至跟保姆,都要讲团队合作,一起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妈妈,今天你批评了我5次,却只表扬了我1次。”  女儿刷完牙,又没有扣牙膏盖。我当即批评她:“你怎么又没扣牙膏盖啊?提出批评……”  女儿打断我的话:“妈媽,今天你已经批评我5次了,却只表扬了我1次。”  本来还想再批评她几句,听她这么说我愣住了。女儿说的那两个明显的数字,令我动容。天啊!仅仅一个白天的时间,我都批评女儿5次了。  我缓和了一下语气问:“有吗?妈妈批评你5次了?都因为什么事啊?”
问: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13岁的儿子用手机打赏游戏平台的主播,总共打赏了8000多元,分20多次完成。这些钱是儿子的压岁钱,存在他的微信钱包里。请问,孩子的钱,他能自己做主吗?我能以儿子尚未成年为由要回这些钱吗?如果要打官司,我应该起诉游戏平台还是主播?  吉远峰(河南伊川)   律师意见: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孩子的压岁钱性质上属于赠予,长辈一旦给付孩子,孩子接受后,赠予即成立。也就是说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0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针对幼儿园小学化的调查。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69.4%是幼儿家长,其中居住在一线城市的受访者占29.7%,二线城市的占45.9%,三四线城市的占20.6%,县城的占3.1%,乡镇或农村的占0.8%。  调查中,81.1%的受访者表示周围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严重,其中19.8%的受访者直言非常严重。交互分析发现,高达85.3%的二
试验区关键在“试”。要针对制约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拿出一些有突破性的改革措施,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努力把试验区打造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示范区。    《决策》: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视察时,对安徽的自主创新充分肯定、给予厚望,请问安徽在自主创新方面有哪些优势和亮点?  王金山:近年来,安徽大力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经济发展保持较快速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连续5年
政府管理人员要有正确的绩效观和危机意识,否则,公共危机管理将无从谈起。切实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问责制及信息公开制度,是公共权利合理化、合法化的基础,也有益于赢得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案例]    重庆711事件  2006年10月1日13时50分左右,重庆市一辆满载乘客的711路公共汽车在途经石门大桥时,由于天雨路滑,车速过快,冲上路沿撞坏石门大桥护栏后坠入几十米高的桥下,酿成30人死亡,20
1月23日,停暖近20天的河南林州市。经过多方努力,基本恢复供暖。这对于正在准备新春佳节的当地居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而对于地方决策者来说,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深刻教训:一项关系到民生问题的决定或政策,在出台之前,必须进行充分论证,既要考虑民众的承受能力,也要有足够的纠错能力。  在停暖事件中,当地政府通过专家论证和小型试验对替代性供暖设备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然后做出了决定。但是在实际运转中,替
辅导孩子做作业是许多家长最不情愿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不做作业母慈子孝,辅导作业鸡飞狗跳”。有家长表示,宁愿花重金把孩子送去上补习班,也不愿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那么——  家长:作业我辅导,还要老师干什么  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小学生家长,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家长,对辅导孩子做作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  家长余女士说:“我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因为辅导她做作业,现在我家的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原来,前
当人们还看不清东莞的未来之路时,争论和阻力更加考验当地领导人的智慧与勇气。矢志于转型的刘志庚,能否带领东莞“杀出一条血路”?    2009年第一季度,东莞地区生产总值3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自2007年起,东莞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下滑,尽管困难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但负2.5%的增长率仍让外界大跌眼镜。“产业结构调整不惜经济减速”,虽然已经做了“壮士断腕”的思想准备,但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经济形势,东莞
新学期伊始,女儿晴晴的班主任就在班级微信群里发了关于组织团体操表演的消息。对于已经在市少年宫舞蹈班学了近一年舞蹈的晴晴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展示才艺的好机会。可是,当晴晴放学回来,我建议她报名参加表演时,她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不,我才不报名呢!上次参加表演失败了,被老师猛批一顿,我发誓再也不参加表演了。”  原来,在上个学期学校举办的迎新年晚会上,晴晴和班上三名女生一起表演了民族舞。当时她们穿的是红
有话你就说出来  小鸥今年18岁,是珠海市横琴新区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三男生。他学习成绩中等,对一年后的高考渐感无望,滋生了放弃的念头,在其父亲唐先生的陪同下找到我咨询。  唐先生首先介绍小鸥的情况,言语间流露出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而小鸥则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不承认,也不反驳,但他的身体姿态表明他对爸爸的数落极为抗拒。  为了摸清小鸥厌学的真实原因,我请唐先生先到阅览室休息,我与小鸥一对一交流。  小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