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彝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云南省普洱卫生学校一、二年级2894名汉族、彝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对其心理健康特点比较分析。
结果①少数民族卫校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40.3%,心理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佤族48人(55.8%)、傣族75人(41.4%),彝族258人(41.0%),哈尼族182人(40.2%),汉族557人(39.1%),拉祜族46人(38.3%);各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强迫(38.6%)、人际关系敏感(33.2%)、恐怖(27.5%)、敌对性(25.3%)、抑郁(23.6%)、焦虑(22.4%)、偏执(21.9%)、精神病性(17.4%)、躯体化(13.7%);②除敌对外,各民族心理问题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③少数民族卫校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青年常模,多数因子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④佤族心理健康水平最差,彝族、拉祜族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其他各族。
结论少数民族地区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